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中华文化传习歌曲

封面

作者:田老山主编

页数:130

出版社:湖南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

ISBN:9787566709592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中华文化传习歌曲》共有歌曲28首,以我国古代哲学经典、古文名片选段,以及诗经、楚辞、汉魏乐府诗、唐诗、宋词、元曲等名篇为歌词,根据歌词特点采用不同曲风进行编曲,并对歌词的出处进行解析,对歌词进行意译。有利于读者对歌词的理解,有利于歌曲的传唱,有利于我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目录

关雎
天人合一歌
说仁歌
孔子全民教育歌
孟子老幼歌
上兵伐谋
吾将上下而求索
龟虽寿
采菊东篱下
相思
凉州词
登鹳雀楼
春晓
过故人庄
早发白帝城
静夜思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赋得古原草送别
山行
游子吟
乌衣巷
悯农二首
元日
四时田园杂兴
示儿
汉字之歌
千年学府颂
做人要做龙
后记

节选

  《中华文化传习歌曲》:  我国原始先民是共享天下的,有饭大家吃,有衣大家穿。部落及部落联盟领导人都是由全部落成员民主选举出来的贤人(即仁德之人),他们全心全意、任劳任怨地为全部落民众服务,到了年迈力不从心的时候,便把位子禅让给民众新推选出来的贤人。  那时候全社会都崇尚仁义崇尚德行,从推举各级首领的程序可见一斑。衡量一个人能不能做大家的首领,总是把德行放在首位,往往由德高望重的长老们反反复复慎重地协商讨论,最后集体表决定夺。比如尧年老的时候,想找一位适合的人选接替自己做部落联盟的首领,便召集各部落的首领和长老们来商量。放齐认为尧的儿子丹朱开明能干,做大家的首领很适合。但尧觉得丹朱性格粗暴,爱跟人吵架,乃不仁之人,不予考虑。欢兜则推荐负责水利工作而且很有成绩的共工。尧认为共工能说会道,爱做表面文章,也不适合。这一次未能确定人选。过了一段时间,大家经过广泛细致地调查,又来碰头商议。这一次大家没有任何争议,一致选举舜为部落联盟的新首领。因为舜为人仁厚,能够以德报怨,孝敬和善待多次暗害他的后母、父亲和同父异母的弟弟,远近闻名,人人都把他当作仁爱孝悌的楷模。尧又经过一段时间的严格考察,才把重任交给舜。  伏羲、神农、轩辕、陶唐,有虞都是后世文人景仰的上古仁德之君,夏禹、商汤、周文王和周武王在建立夏、商、周朝之初,也都崇尚仁治。周公旦辅佐成王“敬德保民”,制札作乐,建立典章制度,开创天下富足、社会安定、百姓和睦、“刑措四十余年不用”的成康之治,更是大仁大义的典范,被传为千古美谈。孔子及其弟子都非常推崇周公旦,把他尊为儒家的“元圣”,儒学的奠基人。  孔子之前,人们一般把尊亲敬长、忠君爱民、相互亲爱和仪文美德称为仁。孔子继承了古圣人特别是周公旦的朴素“仁学”和礼治理念,创立了以“仁”为最高准则的儒家学说。并且给“仁”引入了新的含义,它们包括孝、弟(悌)、忠、恕、礼、知、勇、恭、宽、信、敏、惠等内容,使“仁”发展成为系统的社会伦理观。其中孝悌是仁的基础,是仁学思想体系的基本支柱。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他很注重“仁”和“礼”的结合,纳“仁”于“礼”,用具有形而上色彩的价值概念“仁”来充实既有的礼乐制度;“礼”则为“仁”的实践提供了制度保障。孔子号召儒者行仁道弘仁道,决不可为了自己活命而做出损害仁义的事情,而要宁可牺牲自己也要恪守仁义的原则。(“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以孔子为宗师的先秦儒家以阐述尧舜、效法文武周公为宗旨,其社会伦理的核心价值就是“仁”,一言以蔽之,儒学就是“仁学”。政治上向往尧舜文武之治,推崇德治和仁政,把道德和礼教看成是最高尚的治国方略;崇尚仁、义、礼、智、信五德,以之为做人的行为准则;维护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五常,以之为社会伦常准则;待人忠恕,处事中庸,以之为最高社交准则;重视修身养性,以克己复礼为个人修养的准则;信奉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强调“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为”之间的协调发展,认为人不应该消极地服从天命,应该在顺应自然的前提下,积极努力改变命运;注重道德伦理教育,以孔子的言行为典范,以《诗》《书》《礼》《乐》《易》《春秋》为学习经典。儒家把他们以仁义治天下的政治主张称之为“王道”。  同孔子的仁说和礼说相联系,在治国的方略上,他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这种治国方略也叫“德治”或“礼治”。这种方略把德、礼施之于民,实际上已打破了传统的礼不下庶人的信条,打破了贵族和庶民间原有的一条重要界限。  ……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中华文化传习歌曲》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8761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