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位梦华
页数:156
出版社:辽宁少年儿童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
ISBN:9787531562450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天涯驯狗历险记》作者位梦华具有极高的社会知名度,受邀在全国各地中小学进行数百场讲座,是中科院老科学家演讲团核心成员。同时从事儿童文学创作,作品多次获得重量儿童文学及科普奖项,曾被央视《百家讲坛》邀请为全国的观众讲述北极的奥秘。
《天涯驯狗历险记》是一本专为小学生量身创作的儿童科学探险小说,将北极的人文、地理、动植物方面的知识融入有趣的故事之中。
作者简介
位梦华,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美国探险家俱乐部国际成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有突出贡献的科学家。1982年首探南极,是最先登上南极大陆的少数几个中国人之一。1991年第一次进入北极进行科学考察,成为与因纽特人深入接触并广交朋友的第一位中国科学家。1995年作为总领队,率领中国首次远征北极点科学考察队,把五星红旗插在了北极点。迄今为止,他是对北极考察次数最多(九次),在北极居住时间最长(总共三年多)的人。是发表和出版有关南极、北极的科普文章(数百篇)和科学专著(70余部)最多的中国科学家。作品荣获中国图书奖、第八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全国优秀少儿读物一等奖、冰心儿童文学奖等多个奖项。《旅鼠之谜》《气候的威力》等散文入选中学语文教材。
本书特色
★位梦华老师一进南极,九进北极,对地球两极情有独钟。他把在两极考察的见闻和经历以及两极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知识,著书立说,惠及广大民众,特别是青少年,希望让更多的人了解地球,认识两极,树立全球观念和环境意识,培养他们勇于探索、敢于登攀的科学精神。
——毕福剑
目录
长眼睛的子弹
第一个因纽特朋友
北冰洋上飞船记
遥远的梦想
狗拉雪橇过草地
暴风雪之夜
Chapter 2 冰上追鲸记
一进冰原
中国威士忌
捕鲸者
冰上一餐
帐篷里的故事
追鲸
Chapter 3 不速之客
二进冰原
冰原枪声
倒霉的北极熊
Chapter 4 天涯驯狗记
杰夫的建议
从小黑到沙姆
第一次考验
沙姆的真本事
尴尬的结局
Chapter 5 因纽特人的收获
疾驰冰原
因纽特人的收获
吃鲸与分鲸
鲸梦
Chapter 6 驯鹿屎山谷
飞往阿纳特维克
山谷里的回忆
与狼群斗智
欢迎晚会
节选
地球有两个极,中国人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因此,我在业余之时,对南极作了一些了解和研究之后,又把目光转向了北极。于是上蹿下跳,奔走呼吁,经过了一番艰苦的努力和谋划以后,1991年7月,第一次来到了阿拉斯加的北极小镇巴罗。因为是一个人跑到了这里,所以叫作“独闯北极”。 这次独闯北极,想起来也很滑稽,我先是在地图上找出一个圆点,作为最终到达的目标,然后为之而奋斗了整整一年多的时间,其中的酸甜苦辣就不必细说了,单是争取资助,就使出了全身解数。当然,我还算是个幸运者,总算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学部、国家地震局地震联合基金会以及国家南极考察委员会办公室的支持和帮助。 长眼睛的子弹 北极与南极最重要的区别之一,就是北极有原始居民。其中,居住在北美洲北极的因纽特人,是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民族。然而,在这之前,我对他们却一无所知。其实,在我乘坐的飞机里,大部分都是因纽特人,我虽然与他们近在咫尺,却像是隔着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似的。 飞机越过布鲁克斯山脉,脚下的景色迥然不同,树木没有了,先是起起伏伏的荒山秃岭,接着又为连绵的草原所代替。这就是北坡,是一个巨大的冲积平原,而在行政上,则是北坡因纽特自治区,但却看不到任何道路和村庄,甚至连一点儿人为的东西也没有。后来,飞机开始缓缓地下降,脚下变成了一片汪洋,且漂着许多大大小小的冰山,那就是北冰洋。渐渐地,机身愈来愈低,终于在洋边的一个机场上着陆。我收拾东西,从飞机上走了下来,一阵冷风扑面,从此便开始了北极之旅。 我随着人群,缓步进入了拥挤而狭小的候机室。放眼一看,先是吓了一跳,候机室里人头攒动,大多都是黄种人的面孔,还以为飞机搞错了方向,飞到了亚洲某地。我略作镇静,恢复了意识,看到同机的旅客,都有人上来打招呼,只有我一个人,孤零零地站在那里,东张西望,左顾右盼,不知如何是好。 行李取出来之后,找不到出租汽车,我忽然灵机一动,去求一位白人小伙子,问他能否把我送到旅馆里。他满口答应,帮我把行李搬上汽车,沿着一条坑坑洼洼的土路开过去,不久便到了一家旅馆的门口,原来他就是为这家旅馆拉客的。 柜台服务员也是一个白人,问我预订过房间没有,我摇了摇头,他便故作惊讶地说:“啊!你真幸运,正好有个房间刚刚空出来。你知道,我们这里的房间,一般都要提前几个星期预订的。”我不以为然,猜想他只不过是虚张声势,故弄玄虚,旅馆不可能都住满的。看那旅馆的招牌是:TopoftheWorld,即世界之顶,好大的口气。再问那价钱,说是一百三十元左右一天,着实把我吓了一跳,这才知道了这TopoftheWorld的真正含义,但也别无他法,只能是既来之,则安之。 万事开头难。在刚到巴罗的头几天里,人生地不熟,因纽特人又不了解我,总是躲得远远的。我孤苦伶仃,形影相吊,走投无路,无依无靠,不知道工作如何开展,心理上的压力是很大的,曾经不止一次地想:“嗨!干脆跳进北冰洋里算了,这样我不仅到了北极,而且还永远地留在了这里。”话虽这么说,当然还是要活下去的。 有一天,风平浪静,天气晴好,这在北极是极难得的。于是背上相机,出了村子,沿着海岸,缓缓漫步。几天以来,我一个人在北冰洋边,来来回回地走了不知有多少次,皱着眉头,苦苦思索,真是山穷水尽,盼望着柳暗花明。 巴罗的街道,简单朴素,错落有致。各种建筑色彩艳丽,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格外好看,大概是因为难得有个好天,它们也在尽情地展示着自己。有一个教堂,上面的尖顶直指蓝天,似乎是在给人们指示着进入天堂的路。门口的架子上,吊着一块巨大的鲸肩胛骨,像是一把巨大的扇子。上面的文字说明,这个教堂建于1886年,是巴罗这里留存下来的最古老的建筑之一。我站在远处的草地上,举起了相机,对准了教堂,“咔嚓”一声,按动了快门,同时心想:“嘿!这次一定会出一张好照片。” 正在得意之际,忽然从远处风风火火地跑过来一个因纽特老人。我还以为他是来看我照相的,便微笑着跟他打招呼。谁知他却一言不发,怒气冲冲,跑过来一把揪住了我的照相机。 “为什么?”我反抗着,紧紧地抱住了照相机,“你要干什么?”我大声抗议着。 “你拍了我的照片!”他吼道,“我要把你的照相机扔到北冰洋里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