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徐玲
页数:248
出版社:希望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
ISBN:9787537967327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桑桃的村庄》是徐玲所著的一部儿童小说。
《桑桃的村庄》讲述:我从来都不知道,在离我并不遥远的地方,有那样一个巨大的村庄,那里有枕河的粉墙黛瓦,有花园式的联排别墅;有蜿蜒的盘山公路,有便捷的乡村轻轨;有一望无垠的油菜花地,有热闹繁华的购物休闲广场;有参差动听的蛙鸣蝉叫,有无拘无束的欢歌笑语……更让我感到不可思议的是,在那片美丽富饶的江滩沙地上,生活着我的至亲。他们的勤劳善良和宽广心胸,给予我一声受用的陶冶和回味。
这一切发生得太突然,这个巨大的村庄莽莽撞撞闯入我的眼帘,却结结实实立在了我的心上。
作者简介
徐玲,希望出版社签约作家、江苏省作家协会签约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作家协会与《中国日报》合作向海外推介的优秀作家,已出版《403的俏MM》《酷炫课堂》等系列小说30余部。其唱片代表作《流动的花朵》获中宣部第十一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和第三届“三个一百”原创出版工程奖等诸多殊荣。徐玲长期致力于阅读推广,给广大读者阅读关怀和指导,并在多所学校创设“徐玲公益书屋”。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7-10岁
《桑桃的村庄》对准了与我们国家和社会发展息息相关的城乡一体化建设这样一个恢弘主题。作者笔下的乡村,犹如一场用现代乡村的文明、现代乡村的大气和现代乡村才有的浓浓乡情交织而成,足以振聋发聩的巨型交响乐。现代乡村的美好,必将激发更多的人去关注乡村,发现乡村,建设乡村,热爱乡村。《桑桃的村庄》中的小主人公桑桃生活在大上海,是正正宗宗的城里人,只是她没想到自己竟又千真万确是乡下人的后代。在她的印象里,哥哥对乡村的话题一直不感兴趣,妈妈更是从未去过乡村,就连提也没有提过。一个鲜为人知的天大秘密,一段深藏36年的伟大情感,让桑桃跌进了一个苏南乡村的怀抱。乡下人的标签不仅没有让她觉得没有面子,相反,乡下巨大的村庄让她觉得无比荣耀,也让她的同学们无比向往。因为她拥有的乡下是不一样的乡下,她就喜欢那样的乡下,那个让她走到那里,头可以顶天,脚可以着地,心可以变宽,理想可以变高的乡下。经过城乡一体化建设的现代乡村非凡气势、优质生态、文明时尚,无一不令桑桃留恋迷醉,她为自己能是乡下人的后代而感到幸福和骄傲。
目录
一、我们家有故事
二、一组奇怪的老照片
三、我被吓坏了
四、那路,一弯一折都刻在我心上
五、天上掉下一级机密
六、二居室、三居室和一居室
七、云中漫步
八、粉墙黛瓦和青山红云
九、外公是个了不起的蔬果大王
十、邱家唯一的丫头
十一、圣桃山的桃花节
十二、第一次看外婆
十三、那么多别墅
十四、巨大的村庄
十五、面试谈话提前了
十六、不是底层,就是顶层
十七、幸福桑桃
十八、小纸条没有用
十九、令人难以置信的婚车
二十、在星空下看水幕电影
二十一、一朵桑桃路程程
二十二、大学校
二十三、快乐绿岛行
二十四、乡村炼出大钢铁
二十五、把农村装在一个园子里
二十六、我的水蜜桃熟了
二十七、购物休闲公园
二十八、桑圣归来
二十九、唱得那月娘到岸上
三十、我把心留在了江滩沙地上
三十一、邱家湾的粉丝
三十二、牵手中国馆
三十三、妈妈的倔强柔软心
三十四、回家过年
后记:成长
节选
一、我们家有故事 身边好多人都说我桑桃大大咧咧、疯疯癫癫,不像个城市里的女孩,简直是个乡下丫头。 我讨厌他们这么说。 有一次,我把这样的想法告诉了向老师,她笑眯眯地对我说:“人家这是在夸你呢!”这不是讽刺我吗?我的嘴巴撅得老高。 向老师是个年轻的老师,身上有一股清香的味道,使人忍不住喜欢。她是我们的班主任,却没有一点儿班主任的架子,爽朗、自然、亲切、温和,跟我们打成一片。有时候我对着镜子,莫名其妙地会幻想自己将来的模样。不是说女大十八变嘛,我要是也能像向老师一样,出落得清清爽爽惹人喜爱,那该多好呀!现在的我,龅牙、小眼睛、塌鼻梁,上课还戴副近视眼镜,真是糟糕透了。 尽管如此,我却一直以为自己是个聪慧并且目光长远的女孩。但是在一个春雨淅沥的下午,向老师让我感觉到了自己犹如井底之蛙般的愚笨。 那次要不是因为下雨,我们就不会窝在教室里上体育课。在教室里怎么能上体育课呢?班主任兼体育老师的向老师有办法。她说,平时不下雨的时候,我们在操场上锻炼身体。今天下雨了,我们就在教室里锻炼头脑。头脑和身体一样都需要锻炼,所以,在教室里同样可以上体育课。 “请同学们安安静静地坐在座位上,闭上眼睛。 ”向老师说。 我们都听话地闭上眼。 “请注意调整自己的呼吸,使它均匀、松弛。”我们试着去做。 “好啦,请专注于自己的呼气和吸气,什么都别想,脑子里一片空白。”这个有些难。我的脑袋瓜内壁上吸附着太多杂物,比如矫正龅牙、想办法打开妈妈的红木梳妆盒、买一件麦兜衫配格子裙、找到哥哥的神秘日记本、数学超过叶紫、淘一副蓝框的墨镜、给多多找个伴等等。 我很努力地把它们暂时一一剔除干净。 等我发现脑袋变得空荡荡的时候,我听见了轻柔如纱的音乐,绵绵糯糯、徐徐晃晃、袅袅婷婷,仿佛一张嘴就能抿到,一伸手就能扯到。 “现在,请你在音乐声中跟着我的提示进行想象——你来到了一个很高很高的地方,慢慢向前、向上、向下、向四周看,看见很多很多,还有……还有……”我看见自己登上了亚洲第一高的东方明珠塔,极目远眺,是层层叠叠的建筑,还有丝带一样的公路、垒盘一样的立交桥和蚂蚁一般的汽车……然后,向老师让我们睁开眼睛,一一汇报自己所看见的画面。 我们都一五一十地汇报,内容大同小异。 向老师每听完一个同学的汇报,她脸色就沉下去一点儿,听了七八个同学的汇报后,她就再也听不下去了。 她神色凝重地叹口气,对我们说:“你们的想象都局限于城市,为什么就不能看见湖光山色、田野古道、树木花草、流水小桥?”我们哑然。 这个从苏北农村来到上海教书的向老师,不仅身上清香,而且还有着与众不同的思维和气质,随性、潇洒、大方、朴实,还带点淡淡的忧国忧民似的忧郁。 很有味道。 有时候她的话会吓我们一大跳,比如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可她就不赞成。她说,这句话落伍了,现在乡村更能让生活美好。 我特别欣赏她这种浅浅的放肆,但我不赞同她的话,乡村怎么能和城市比?计算机课上,老师曾经给我们展示过一组网络图片,画面上的乡村孩子穿着邋遢,吃住条件极差,学习环境简陋。那怎能是美好的呢?我坚信:城市,只有城市,才能让生活更美好。 我庆幸自己是城市里的孩子,是上海这座国际大都市的小主人。 啊!上海,多么时尚、多么悦耳、多么让人自豪的名字!听起来就令人热血沸腾,我爱她!我相信这个世界上没有比上海更美、更好的地方了。 可是,我似乎错了。 好朋友叶紫就不同意我的说法。她说,北京就比上海好,因为北京有故宫和长城,还有清华和北大。 我们为此吵了一小架,互相冷着脸,几天都没说话。 今天我熬不住了,风风火火地去找她。 “咱们和好吧。”我挽住她的胳膊直截了当地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