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忠肝义胆关羽

封面

作者:陈禹安著

页数:228

出版社: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

ISBN:9787559703217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陈禹安著的《开心读历史(忠肝义胆关羽)》讲述了他的一生以忠义为宗旨,却在刘备落难时投到曹操帐下;他身在曹营,却从未停止对刘备的找寻;他对着刘备立下军令状,却冒着砍头的风险放走了曹操。关羽的一生,从未动摇过对刘备的效忠,却也没有忘记曹操对自己的厚爱。他饱受着“忠义两难全”的煎熬和挣扎,用生命兑现着对“桃园三结义”的承诺。关羽的忠肝义胆,给我们即使身处绝境,也要遵守原则的启示。

作者简介

  陈禹安,心理管理学家、“心理说史”第一者、多家商业经济类核心期刊专栏作者、宁波大学兼职教授。其著作分为“心理说史”“心理管理”两大类,主要作品有“心理三国三部曲”(《心理关羽》《心理诸葛》《心理曹操》)“心理吴越三部曲”(《鞭楚》《辱越》《吞吴》)《心理乔布斯》《人性之根:互联网思想的本质》《激励相对论》《麦当劳悖论》《谁主宝洁沉浮》《海底捞能捞多久》等,共计20余部。其中“心理说史”系列多部作品已在两岸三地(大陆、香港、台湾)以及韩国等地出版。

本书特色

陈禹安著的《开心读历史(忠肝义胆关羽)》这是一本长篇历史故事。在本书中,作者运用社会心理学这一现今日益受到追捧并极富成长性的学科深入剖析三国时期的英雄人物关羽,分析他的忠义性格以及跌宕起伏的命运故事,使读者在重温三国故事的同时认清自己并学会分析身边的人和事,极富成长教育意义。

目录

承诺是一条绳子
算一笔情理法的账
三大罪状与三大好处
一场自我欺骗的游戏
糖衣炮弹的攻势
客人总是要走的
一件送了就后悔的礼物
评价的杀伤力
谦逊是用来骄傲的
史上最古怪的金印
被权威吓死的猛将
一个危险的信号
两个女人的价值
必须要走人了
睡出来的影响力
分手信的冲击
情绪复杂的送别
黄颜色的联想
施惠的小算盘
盲目乐观害死人
头衔没发挥作用
全靠老乡帮了忙
颜值是救命稻草
说软话办硬事
一个奇怪的决定
兄弟变成死对头
兄弟久别再聚首
差生考了好成绩
骄傲的种子发芽了
骄傲与骄傲不兼容
广告好疗效也好
光环足以吓死人
玩一次激将法
谁能敌过互惠
天意岂能当把戏
误打误撞立大功
都是骨头惹的祸
权威也有失灵的时候
离刺头远一点
从骄傲走向骄狂
报复性踢猫
老实人动了坏心眼
壮举埋下了隐患
名声会束缚你的手脚
一只替罪的猫
并非意外的走火
梦的不同解释
最高水平的激将法
经历是最好的老师
面子比疼痛更重要
在骄傲的巅峰坠落
英雄是不能征服的
用生命兑现诺言

节选

  《开心读历史:忠肝义胆关羽》:  尽管郭嘉说得很肯定,但曹操还是不肯放过这个可以收揽关羽的机会。  这时,张辽说:“我和关羽有过一面之交,我去跑一趟,劝说他投降。”  张辽其实和关羽也说不上有多大的交情,反倒是关羽对张辽有莫大的恩情。当初张辽在吕布手下,差点用火攻烧死曹操。后来,曹操击溃吕布,张辽本来也是难逃一死。幸亏刘备和关羽苦苦求情,曹操这才不计前仇,张辽也降了曹操,并得到重用。  张辽主动去劝降关羽,并不是为了报关羽的救命之恩,而是因为归降之后,寸功未立,不免立功心切。  不过要劝关羽投降,该从何下手呢?  跟红面孔玩硬的,逼他就范?现在曹军大兵压境,关羽已经被团团围住,插翅难飞。如果不投降,只有死路一条。  张辽想了想,觉得这条路走不通。关羽是个吃软不吃硬的家伙,如果把他逼急了,只能是个两败俱伤的局面。  和红面孔讲道理?这家伙就认“忠义”二字,难道有什么道理可以把“背刘降曹”解释成既忠且义?  和红面孔拉关系,动之以情?要说感情,曹营里和关羽有点交情的人只能是曹操了。  那还是董卓作乱的时候。十八路诸侯歃血为盟,以袁绍为盟主,征讨董卓。在汜水关前,大军被董卓部下悍将华雄拦住去路。华雄连斩数将,吓得各路诸侯胆战心惊。彼时,刘备不过是个小小的县令,关羽只是他手下的一个马弓手,看不过眼,讨令出马。袁术大怒,喝道:“你是不是欺负我们这么多诸侯没有大将啊?你一个小小的马弓手,怎么就敢在大帐上胡言乱语。来人,给我乱棍打出!”是曹操极力劝解,关羽才得到出战华雄的机会。曹操给关羽倒了一杯热酒壮行,关羽说:“酒先放着,我去去就来。”不一会儿,只听关外鼓声大振,喊声大举,马到中军,关羽提着华雄之头,掷于地上。关羽赚足了面子,袁术面上可挂不住了,怒骂道:“区区县令手下一个小卒,竟敢在此耀武扬威,都给我赶出帐去。”曹操说:“论功行赏,怎么能考虑身份贵贱呢?”此后还暗中派人给刘、关、张送去酒肉犒赏抚慰,当然是为了收买人心,储备感情。  张辽苦笑一声,总不能回去把曹操请过来,让他亲自劝降吧。再说了,就凭曹操对关羽的这一点感情,又怎么能比过刘备和关羽的结义之情呢?  中国人做事,一般是按照“情”“理”“法”的先后次序来解决的。情排第一,情大于理,理又大于法。先要看看相互间有没有感情,有没有交情。如果有,一切都好商量。感情好,错的也能变成对的。感情不好,对的也是错的。如果“情”不能解决问题,接下来就要看看能不能晓之以理,如果言之有理,无可辩驳,也能解决问题。如果道理说不通,最后只好公事公办,束之以法。这个“法”是个广义的概念,不仅仅是指法律法规,它包含一切约定俗成的惯例、规矩,其直接的含义就是采用强制的手段解决问题。  张辽的思维和一般人不一样,他是逆向思维。他先考虑威力最小的武器,这样的投人成本最小。“情”需要长时间的投人培养,“理”需要聪慧的头脑、敏锐的眼光、出众的口才。只有“法”是借势逼人,无须太多的讲究。  事实上,除了情、理、法之外,还有一个招数,那就是诱之以利。可是,利是忠义的天敌,关羽既然要忠义,就不可能为利所诱。  张辽想了想,这个红面孔情不能动、理不能晓、法不能束、利不能诱,单独劝关羽投降可比劝刘、关、张一起投降难多了,要是刘备、张飞在这里就好了。这时,灵光一现,刘备怎么抛下兄弟自己跑了呢?桃园三结义时的诺言,刘备就不用遵守了吗?还有张飞,怎么也置身事外了呢?  张辽想得一点都没错。同一个承诺,对不同的承诺者的约束力确实是不一样的。刘备一看情况不妙,一个人跑到青州投奔了袁绍。张飞带着几个败兵,跑到芒砀山当强盗去了。只有关羽死守不弃。  张辽想,能不能利用这个做点文章,挑拨一下兄弟三人的关系,从而达到劝降关羽的目的呢?  情、理、法都不能说服关羽,并不是因为情、理、法对关羽不起作用。相反,是因为情、理、法对关羽的约束。想通了这一点,张辽觉得找到了对付关羽的办法。那就是帮他打破情、理、法的束缚,这就要先从“情”下手。  张辽顺着这条思路想下去,曹操是大汉丞相,刘备身为皇叔,口口声声要为大汉效力,那有什么理由和大汉丞相搞对立呢?既然这样,刘备也应该为曹操效力,更何况是刘备手下的关羽呢?为曹操效力,就是为大汉效力,这当然是忠义之举了。  如果关羽是一把锁,那么刘备就是这把锁唯一的钥匙。关羽不允许任何人说刘备的坏话,刘备是他自己选择的大哥和领导,如果刘备错了,那不就说明关羽看错人、选错人了?这是关羽不能接受的。如果要想打开关羽这把顽固的锁,只有想办法用好刘备这把钥匙,别无他法。  张辽还沉浸在思考之中,马行迅疾,已经来到关羽面前。关羽一声断喝,把张辽吓了个激灵,一下子就回到了现实中。  ……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忠肝义胆关羽》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8747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