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郭淑英
页数:196
出版社:郑州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
ISBN:9787564550974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护理伦理学(供护理、助产、相关医学技术类等专业使用)》共分10章,内容包括绪论、护理伦理学的基本理论、护理人际关系伦理、临床护理伦理、公共卫生与康复护理伦理、现代生殖技术应用中的伦理问题、器官移植与人体实验的伦理问题、临终及死亡护理伦理、护理管理与护理科研伦理、护理伦理评价与教育及修养等。每章节前设有“学习目标”和简单的“案例”等阅读材料,提示本章的内容要点,帮助读者理解社会生活中涉及的伦理学现象,激发学习兴趣。各章内容按照职业教育大纲、护士资格考试大纲和临床护理岗位的要求组织材料,层次分明,重点突出,概念清晰,简洁实用;有的抽象理论融人实例分析之中,有的列举具体应对伦理学问题的措施;既有经典医学伦理学理论,又有现代护理新理念,理论精而篇幅少,列举实例具体而又有启发性,帮助读者学会举一反三,灵活运用。每章之后精选少量思考题,便于复习巩固知识要点,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选编了部分与伦理学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摘录的名人名言,大多是人生的感悟,富于哲理而对现实又有很强的指导作用,也是护理伦理学应用于实践的体现,时常诵读定对读者有所裨益。
目录
第一节 伦理学与护理伦理学
一、道德、伦理、伦理学
二、护理学与护理伦理学
第二节 护理伦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內容
一、护理伦理学的研究对象
二、护理伦理学的研究内容
第三节 新医学模式与护理伦理学
一、医学模式的演变
二、新医学模式下护士角色的转变
三、新医学模式下护理观念的演化
第四节 护理伦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一、护理伦理学与护理心理学
二、护理伦理学与护理美学
三、护理伦理学与卫生法学
第五节 学习护理伦理学的意义和方法
一、学习护理伦理学的意义
二、学习护理伦理学的方法
第二章 护理伦理学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 护理伦理学的理论基础
一、生命论
二、人道论
三、美德论
四、道义论
五、功利论
第二节 护理伦理学的原則、规范与范畴
一、护理伦理学的基本原则
二、护理伦理学的具体原则
三、护理伦理的基本规范
四、护理伦理的基本范畴
第三章 护理人际关系伦理
第一节 护理人际关系概述
一、护理人际关系的概念
二、护理人际关系的特点、研究护理人际关系道德的意义
第二节 护患关系伦理
一、护士与患者的权利与义务
二、护患关系的内容及其模式
三、影响护患关系的因素
四、构建和谐护患关系的对策
第三节 护理人员与医务人员关系伦理
一、护理人员之间的关系伦理
二、护理人员与医生之间的关系伦理
三、护理人员与其他科室人员之间合作的伦理规范
第四节 护理人员与社会公共关系伦理
一、护理人员的社会责任
二、护理人员与社会公共关系方面的伦理规范
第四章 临床护理伦理
第一节 门诊与急诊护理伦理
一、门诊护理伦理
二、急诊护理伦理
三、危重病人护理伦理
第二节 手术护理伦理
一、普通手术的护理伦理
二、微创外科手术的护理伦理
三、整形外科手术的护理伦理
第三节 特殊护理伦理
一、精神科病人的护理伦理
二、传染科病人的护理伦理
三、艾滋病病人的护理伦理
四、母、婴护理伦理
五、老年患者的护理伦理
六、肿瘤患者的护理伦理
第五章 公共卫生与康复护理伦理
第一节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护理伦理
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护理人员的责任
二、突发公共卫生卫生事件应急护理的伦理规范
第二节 预防接种和健康教育护理伦理
一、预防接种及其护理伦理
二、健康教育及其护理伦理
第三节 社区保健和家庭病床护理伦理
一、社区保健及其护理伦理规范
二、家庭病床护理伦理
第四节 自我护理和康复护理伦理
一、自我护理伦理
二、康复护理伦理
第六章 现代生殖技术应用中的伦理问题。
第一节 生殖限制技术
一、生殖限制技术及其价值
二、生殖限制技术应用中的伦理问题
三、生殖限制技术护理伦理规范
第二节 现代生殖技术护理伦理
一、现代生殖技术及其伦理价值
二、现代生殖技术应用中的伦理问题
三、现代生殖技术的伦理原则及护士的伦理责任
第七章 器官移植与人体实验的伦理问题
第一节 器官移植
一、器官移植的发展概述
二、器官移植的伦理问题
三、器官移植伦理原则
第二节 人体试验
一、人体试验的历史发展
二、人体实验的伦理问题
三、人体实验的伦理原则
第八章 临终及死亡护理伦理
第一节 临终护理伦理
一、临终患者的心理特点和需求
二、临终关怀及其伦理意义
三、临终护理的伦理规范
第二节 死亡教育
一、死亡标准的演变及其伦理意义
二、死亡教育及其伦理意义
第三节 安乐死
一、安乐死的历史发展
二、安乐死的概念与分类
三、安乐死的伦理问题
四、安乐死的伦理原则
第四节 尸体料理伦理规范
一、尸体料理及其伦理意义
二、尸体料理伦理规范
第九章 护理管理与护理科研伦理
第一节 护理管理伦理
一、护理伦理与护理管理概论
二、护理管理中的伦理价值与护理管理伦理的基本原则
三、护理管理伦理在护理管理中的作用
四、护理领导者应具备的素质
五、护理管理伦理规范
第二节 护理科研伦理
一、护理科研的意义、特点
二、护理科研的道德要求
三、护理科研的范畴
三、护理科研中特有的伦理原则
四、护理科研伦理规范
五、医学高新技术临床应用中的护理伦理
第十章 护理伦理评价与教育及修养
第一节 护理伦理评价
一、护理伦理评价及其意义
二、护理伦理评价的依据
三、护理伦理评价的标准和方式
第二节 护理伦理教育
一、护理伦理教育及其意义
二、护理伦理教育的过程
三、护理伦理教育的原则和方法
第三节 护理伦理修养
一、护理伦理修养及其意义
二、护理伦理修养的境界
三、护理伦理修养的途径和方法
附录 与护理伦理学相关的法规
附录一 护士条例
附录二 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办法
附录三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附录四 人体器官移植条例
参考文献
节选
《护理伦理学(供护理、助产、相关医学技术类等专业使用)》: (二)生命论的发展阶段 人们对自身生命的认识和看法,对待生与死的认知和态度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而变化发展的,其先后经历了生命神圣论、生命质量论和生命价值论三个不同的伦理认识阶段。 1.生命神圣论 生命神圣论强调人的生命神圣不可侵犯,是具有至高无上的道德价值的一种伦理观念。 生命神圣论有其重要意义。①对生命的珍重,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作为首要的社会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条件,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根本所在,人类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都离不开入的贡献,离开了生命,世界上的万事万物便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②促进了医学学科的产生和发展:生命神圣论是医学学科产生的基础,当人类的生命遭受到疾病侵袭甚至面临死亡威胁的时候,就迫切要求有一门学科来解决这类问题,这就促使了医学的产生。③促进医学工作者的不断探索:正是因为生命的可贵性,就要求我们医务人员用所学的医学知识和技能竭尽全力地挽救生命,维护生命,减轻痛苦,恢复健康。随着社会的发展,医学新问题不断产生,生命神圣论激励医学工作者不断探索生命奥秘,发现诊断治疗疾病的新方法、新技术,全心全意维护人类的健康。 生命神圣论也存在其局限性。①首先这种生命观往往是抽象的,绝对地强调了生命的神圣性,缺乏辨证性。②导致了一些医学伦理问题的产生。随着人口数量的膨胀,我们是否应该控制人口,是否应该实施计划生育?面对“无效生命”是否应不惜一切代价进行抢救,甚至不惜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去保护那些已经丧失社会价值的生命,延缓其死亡过程。克隆技术、器官移植等现代科学技术都使这种生命论受到了严峻的挑战。 2.生命质量论 生命质量论是以人的自然素质的高低、优劣(如器官功能,身体、智力状况等)为依据,衡量生命对自身、他人和社会存在价值的一种伦理观念。它是从人类整体利益出发,注重强调人的生命价值并不在于生命存在本身,而在于生命存在的质量;人们不应单纯追求生命的时间长短,更应该关注生命的质量。生命质量论是随着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而产生的一种新理论观点,是在生命神圣论基础上对生命问题的进一步的认识和思考。 世界卫生组织将生命质量定义为不同的文化和价值体系中的个体对于他们的生活目标、期望、标准以及所关心事情有关的生活状态的体验。生命质量一般可以从三个层面上衡量。①主要质量:指个体的身体和智力状态,这种生命状态能满足个体自身生理及生存的最基本需要,是一种低级的生命状态,是区别健康与否的重要标准。这个标准认为无脑儿、严重的先天畸形儿生命质量非常低,没有必要再进行生命维持。②根本质量:人是具有社会属性的人,其生命的目的主要体现在参与社会、生产的能力,与他人在社会、道德上的相互作用关系中生命活动的质量。如根据这一生命质量标准,植物人已经丧失了与他人在社会和道德上的关系,也就失去了生命的意义。③操作质量:指用客观方法测定的生命质量,如通过诊断学的标准测定生命体征,智力测定法测定人的智商等。如有人用智商来评价人的素质,把智商高于140的人看作天才,认为智商低于30则为生命质量严重缺陷。 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中,生命质量论有着重要的意义。①标志着人类生命观、伦理观已经发生了历史性的转变,从历史上繁衍和维护生命的低层次认识过渡到提高生命质量的高层次认识,是人类对自我认识的新发展。②它使护理伦理学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更加科学化、系统化、完善化。将道德评价中的动机与效果有机结合起来,使伦理道德评价观念发生了从“义务论”向“价值论”的转变,是对生命神圣论的进一步补充。③为解决医学伦理学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如为计划生育、优生优育、畸形儿处置等提供了理论依据。 但这种生命观仍有其局限性,它仅就人的自然素质谈生命存在的价值,有其不太合理、客观的一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