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8-11世纪-九姓达靼游牧王国史研究

封面

作者:白玉冬著

页数:307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

ISBN:9787520315128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九姓达靼是十至十一世纪占据蒙古高原中部地区的游牧民集团。在探讨蒙古高原主体民族由突厥语族转变为蒙古语族的历史进程时,九姓达靼不可或缺。本书着重对蒙古族先人室韦——达靼人向蒙古高原核心地带与漠南地区的移居,及其之后的成长壮大过程进行了梳理与考证。其创新性成果主要体现在:八世纪时期九姓达靼居地位于色楞格河中游,与汉籍记录的室韦部落居地相符;十世纪时期的九姓达靼,其社会发展已经达到了“王国”阶段,且与北宋中央王朝保持直接的朝贡关系;十世纪时期的九姓达靼,除契丹外,还与五代宋、甘州回鹘、沙州归义军政权、西州回鹘保持互动关系;九姓达靼与沙陀后唐保持密切关系,甚至于姻亲关系。上述研究成果,有望学术界能够对“阴山达靼”“河西达靼”等提法重新进行定位。更重要的是,五代宋时期,九姓达靼曾归附于沙陀后唐,直接朝贡宋朝,并与河西地区保持有密切联系。这说明当时漠北草原民族的兴衰与中原中央王朝息息相关,这一时期的漠等

作者简介

白玉冬,1969年生,辽宁师范大学副教授,博士后工作站为大阪大学,主要研究专长为利用突厥鲁尼文、回鹘文文献与敦煌出土文献,从事唐宋时期内亚历史语言研究。

本书特色

九姓达靼是十至十一世纪占据蒙古高原中部地区的游牧民集团。在探讨蒙古高原主体民族由突厥语族转变为蒙古语族的历史进程时,九姓达靼不可或缺。本书着重对蒙古族先人室韦——达靼人向蒙古高原核心地带与漠南地区的移居,及其之后的成长壮大过程进行了梳理与考证。其创新性成果主要体现在:八世纪时期九姓达靼居地位于色楞格河中游,与汉籍记录的室韦部落居地相符;十世纪时期的九姓达靼,其社会发展已经达到了“王国”阶段,且与北宋中央王朝保持直接的朝贡关系;十世纪时期的九姓达靼,除契丹外,还与五代宋、甘州回鹘、沙州归义军政权、西州回鹘保持互动关系;九姓达靼与沙陀后唐保持密切关系,甚至于姻亲关系。上述研究成果,有望学术界能够对“阴山达靼”“河西达靼”等提法重新进行定位。更重要的是,五代宋时期,九姓达靼曾归附于沙陀后唐,直接朝贡宋朝,并与河西地区保持有密切联系。这说明当时漠北草原民族的兴衰与中原中央王朝息息相关,这一时期的漠北草原历史,是中国史的有机组成部分。

目录

●序章(1)

●一导论(1)

●二研究现状概述(6)

●三研究意义(9)

●四研究思路(10)

●五创新点(11)

●8世纪时期的九姓达革旦(13)

●室韦居地所见九姓达靼与三十姓达靼之关系(13)

●一三十姓达靼与九姓达靼的出现(13)

●二回鹘牙帐东北面的室韦部落(18)

●三鞠部落所在地(20)

●四鞠与突厥鲁尼文碑文的Cik(23)

●五蒙古高原北部室韦部落之居地(27)

●六九姓达靼与室韦部落的对应关系(31)

●七九姓达靼与三十姓达靼之关系(34)

●第二节回鹘碑文所见8世纪中期的九姓达靼(38)

●一勃兴初期回鹘的活动(38)

●二回鹘碑文所见九姓达靼居地(43)

●三九姓达靼与回鹘之关系(48)

●……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8-11世纪-九姓达靼游牧王国史研究》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8733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