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李连滨
页数:243
出版社:中国商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
ISBN:9787520802345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幸福原来在这里:影响孩子一生幸福的家长必读/生命彩排系列丛书》从“经营家庭”的角度系统性的分析了人类思维模式的形成过程、人与人互动时思维模式的排异与兼容以及有利于成功的思维模式的要素设置,以求通过家长觉醒来有效促进孩子的自强自立、有力推动家庭的和谐幸福。
作者简介
李连滨,十几年如一日的探索淬炼,自主研发了“心灵发动机”、“能量交换器”两大价值体系。汇聚成了自成一派的企业家修炼秘笈,奠定了创业者自我升级的学术威望。 十几年如一日的忍辱负重,传播着家庭经营、企业运营方面的独到见解及实战智慧,支持过上万人追求人生使命及实现自我价值。 十几年如一日的兢兢业业。创立了“生命彩排”企业家修炼品牌,推动了这个领域的健康发展及产业创新。
本书特色
李连滨著的《幸福原来在这里–影响孩子一生幸福的家长必读》是一本为广大家长所写的书,为的是填满天下父母的成长空间。你不要只盯着那半块馒头,我也不知道怎么跟狗算账。那个由内而外洋溢的精神存在是需要用心来体会的,你感觉满足了,你的孩子才会去吃那半块馒头。
为了你的孩子能活着,你也得好好活着。活出最大化的价值是个不小的挑战,你可以从书中100个侧面不同视角地火力全开中找寻到达成目标的资源。作者几乎把每一个十字路口的灯都打开了,你能借上哪一盏灯的光就不是作者的事情了。只要有一丝光钻进了你的心里面,就足以将黑暗挤出你的世界。
目录
生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灵健康
情绪稳定
关系和谐
关系
利益关系
朋友关系
夫妻关系
亲子关系
自我关系
自我
自我存在感
自我角色感
自我价值感
核心价值观
自我修复力
真爱
爱不是控制
爱没有条件
爱需要时间
爱也有痛苦
爱的启动键
性格
人性需求
行为动机
处事能力
个性气质
性格特征
环境
人与自然的和谐
人与人的和谐
人与事的和谐
事与事的和谐
成长的氛围
思维
独立思考
换位思考
正面思考
系统思考
全脑思维
智商
注意力
觉察力
想象力
应变力
判断力
情商
情感是正能量
情绪是负能量
自我情绪认知
他人情绪感应
精神新陈代谢
财商
真正的奢侈品
消费但不浪费
延迟满足欲望
让钱越花越多
家庭银行赢利
习惯
生活习惯
学习习惯
工作习惯
正面角色
成功模式
境界
人生的长度
人生的宽度
人生的高度
人生的深度
能量体升级
梦想
谁偷走了我的梦
没有什么不可能
看到了才会相信
时间表和路线图
相信了就能看到
做人
自信
诚信
担当
感恩
尊重
做事
心中有事眼里有活
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爱岗敬业不讲条件
方向不变方法随变
日事日毕日清日高
竞争
跟自己比
向别人学
逆风飞翔
竞而不争
共生双赢
得失
何谓多少
没有好坏
品味舍得
无中生有
顺其自然
自由
守规则的人最自由
身体自由
心灵自由
财务自由
时间自由
生死
离愁别绪
宿命轮回
因果循环
敬畏之心
善始善终
幸福
放得下才过得去
活在当下的力量
提炼价值的习惯
感受幸福的能力
你高兴我才快乐
结束才是刚刚开始
别说再见
节选
《幸福原来在这里:影响孩子一生幸福的家长必读/生命彩排系列丛书》: 心理健康 心理是行为的驱动 我们都是自己思想的产物。思想就像子宫,孕育了大千世界里的林林总总。婴儿出生的第一声啼哭彰显了一个由内而外的转折,思想的诞生就如同受精卵的植入,经历了“十月怀胎”的过程之后,最终将变成某一个结果。 如果没有思想脉冲的驱动,我们就不会有任何的行为反应。怎么想就会怎么做,那么做了说明之前那么想过。正是日积月累的每一个动作,让我们变成了今天的这个样子。 每个人都渴望自己的理想能变成现实,但最终能真正生活在自己理想中的人却并不多见。这些美梦成真的人的脑海里大多有着非常清晰的未来画卷,他们对于自己的人生有着相当具体的规划设计。 视觉化带来相信感。一个相信自己不会失败的人会怎样地举手投足呢?当他在按图索骥的过程中遭遇挑战时,会把问题当成目标吗?请记住:有问题的人才会碰到问题,没问题的人才能解决问题。 别人的肉眼当然看不到我们心中的目标,我们也不用自己的肉眼来看待自己的未来。只有极度渴望的情感,才能勾勒出脑海里的璀璨画卷。希望我们能成功的人渴望用肉眼看到这个奇迹的存在,相信我们能成功的人才有机会亲眼见证这个久违的时刻。 并不是所有人的思想都没有上限,觉得自己值得拥有的人才心中有梦。知道“为什么”而活的人几乎能克服一切“怎么做”的问题,方法总比困难多,这让他们越来越觉得自己值得拥有。 我们当仁不让地接受别人的赞美,因为我们也觉得自己真的很不错。我们态度谦卑地聆听别人的批评,因为我们也想让自己变得更好。 正确地看待自己的方式也被用来正确地看待别人。我们有能力让自己感觉好,也习惯于给别人带来更加美好的感觉。这让我们迎来了健康的人际关系,这让精神避开了被病毒感染的风险。 身残志坚的人大多心理健康。接纳了自己身体的不健全,让他们得以腾出更多的注意力来经营自己的内心世界。就像春种秋收一样,种下什么就会收获什么;在哪里播种就会在哪里收获。 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报告显示:截至2001年,全世界共有约4.5亿各类精神和脑部疾病患者,每4人中就有1个在其一生中的某个时段产生过某种精神障碍。很多人的心理年龄跟生理年龄并不匹配,7岁的眼神有时也会被安装在70岁的身体上。 客观世界对谁都是那般模样,而不同的主观认识却把我们带进了截然不同的精神世界。事情本身没有好坏之分,但不同的想法却给我们带来了好的感觉和坏的感受。外因通过内因才能起到作用,是我们内在的心理活动决定了外在的现实结果。 谁都想拥有更加美好的未来,但没几个人能100%相信自己能够幸运得美梦成真。结果打折的原因也许很多,但真正致命的却只有两个:要么是不相信自己值得拥有,要么是不清楚自己真正想要的到底是什么。 在我们很小的时候,在我们的自我意识逐渐形成的那个阶段,周围的人对于我们的看法直接决定着我们怎么看待自己。当他们有心情夸我们的时候,我们觉得自己天下第一;当他们没心情理我们的时候,我们觉得自己狗屁不是。渐渐的,我们不知道自己到底是谁了。渐渐的,我们不敢相信最美好的事物会没有悬念地降临到自己的头上。 在我们追求美好未来的过程中,理想与现实的差距给我们带来了压力。当问题变得比目标还大的时候,我们的视线里就已经没有了前进的方向。对于没有目标的风帆而言,任何方向吹来的风都是逆风。没有了导航图,让我们经常光临那个叫做海市蜃楼的地方。越来越觉得自己白日做梦了,越来越不相信自己了,越来越觉得自己应该有个问题了。 当我们吃饭的时候,营养被身体吸收,废物被排出体外。生理上的新陈代谢系统让我们不至于成为一个垃圾桶,而精神上经常念念不忘的却并不是我们真正想要的东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