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高瑞泉
页数:335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4
ISBN:9787559867858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网盘下载地址:下载高瑞泉作品系列:中国观念史的视域与方法(精装)
内容简介
中国观念史注重探寻中国文化在漫长的精神变迁——幅度以晚近“古今”之变为巨——中某些基本观念的生成、传承、位移及延展之历史,本质上欲对治观念与现实交涉而激起之议题。它逸出哲学史专注于体系哲学的接续与更替为常规的方式,将围绕重大观念的争论视为民族精神生活的展示平台,兼综“平等的眼光”、“同情的理解”和“批判的头脑”,勾勒观念的谱系——家谱、族谱或光谱,进而对国人之观念世界探赜索隐。观念史在多学科、跨文化的历史视野中从事哲学分析,以期正统与异端、边缘与中心、新知与旧学皆得辩证,并拷问其所以然。此种“认识自己”的学术活动,推扩哲学史的视域,引至新的作业方法。本书在观念史研究的诸层理论和实际操作两个向度上展开,意在叩问中国哲学史新的疆域。
作者简介
高瑞泉,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兼任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研究员、ECNU Review主编。研习中国哲学凡四十余载,旁及中国思想文化研究。著有《天命的没落?中国近代唯意志论思潮研究》《中国现代精神传统?中国现代性的观念谱系》《从历史中发现价值》《平等观念史论略》《动力与秩 序 :中 国 哲 学 的 现 代 追 寻 与 转 向(1895 —1995)》。主编《中国近代社会思潮》《中国思潮评论》等。
本书特色
本书稿是高瑞泉教授对观念史研究领域的一次总结,主要以讨论观念史研究的理论和方法,以及如何通过“观念—单位”即个案的研究来体现观念史理论的宗旨。该书稿已被收入高瑞泉作品系列。
1.作为一项跨学科的活动,观念史是如何在哲学史—思想史—社会史之间界定自身,研究观念史的动力又来自哪里,中国近代价值观念是如何变迁的等有关观念史的一系列问题,都是学界关注的焦点。
2.本书稿也论述了中国古代哲学“天人之辩”“群己之辩”和“理欲之辨”在近代历史条件下的延续和转型,平等观念演变的总体脉络、古代儒家思想中可供今人做平等观念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资源,以及其在蔡元培等人观念世界中的体现等。通过以上这些观念变化的阐述,也将对现阶段人们的思想观念产生一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