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马骏,管涛等著
页数:168页
出版社:中国金融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
ISBN:9787504994820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 利率市场化的理论依据与国际经验、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与体系建设、利率传导机制评估、对利率市场化改革效果的评价等。
作者简介
马骏,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金融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主任,G20绿色金融研究小组共同主席,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特别顾问,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成员,管涛,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高级研究员,四十人金融教育发展基金会理事长,经济学博士。管涛先生曾就职于国家外汇管理局,2009—2015年担任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司司长。长期从事货币可兑换、国际收支、汇率政策、国际资本流动等问题的研究,参与了1994年以来我国外汇体制改革的重大方案设计,并撰写了大量工作报告和学术论文。
本书特色
本书研究两个有所区别,但又高度相关的问题。 一是对我国的利率市场化进程和已经取得的效果进行评估,并对下一步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提出建议。二是在利率管制已经基本取消的背景下,分析我国货币政策(尤其是利率)决策与传导机制所面临的问题,并对如何建立作为现代化宏观经济治理体系一部分、适应市场化要求的货币政策框架提出改革建议。 本书的结构安排如下。最章对利率市场化的理论基础和相关的国际经验作了梳理,详细讨论了支持和反对利率市场化的各种理论和实证理由,分析了推动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各种因素。第二章回顾了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与利率市场化体系的构建过程,并对银行利率定价机制、利率走廊、收益率曲线和存款保险制度建设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进行了评述。第三章在国际比较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评估了我国目前的利率传导机制的有效性,分析了制约利率传导的各种因素。第四章对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效果进行了一个总体评估,分析了利率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及其对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减少寻租现象和对金融稳定的影响,指出了干扰利率风险定价和阻滞利率传导的一些问题。第五章对我国货币政策框架转型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我国货币政策框架转型的中期目标和未来几年的应该推动的具体改革措施。
目录
第一节 利率市场化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 利率市场化的国际经验
第三节 中国利率市场化的条件和动因
第二章 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与体系建设
第一节 利率市场化进程
第二节 央行货币政策工具和利率走廊建设
第三节 收益率曲线
第四节 存款保险制度
第五节 小结
第三章 利率传导机制评估
第一节 央行对短期利率调控所面临的悖论
第二节 货币市场利率向债券市场利率的传导
第三节 货币市场利率在信贷市场的传导效率
第四节 货币市场利率在影子银行体系中的传导
第五节 小结
第四章 对利率市场化改革效果的评价
第一节 不同视角下的利率市场化进程评估
第二节 利率市场化的实际效果
第三节 构建市场化利率调控体系所面临的挑战
第五章 对货币政策框架转型和利率调控机制改革的思考
第一节 目前体制面临的问题
第二节 货币政策决策机制是问题的关键
第三节 建议考虑的改革中期目标(3~5年)
第四节 建议考虑的过渡期安排(2~3年)
参考文献
附件一 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
附件二 关于央行独立性的理论、实证研究和近期案例
鸣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