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谌胜蓝,郝晓光主编
页数:274
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
ISBN:9787201131016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手机有了照相功能,从此照相走入寻常百姓家,变得人人可为。对着照片赋诗,哪怕是打油诗,也便成了诗配照作品。
当一亿人写诗去了,这种国民综合素养的提升有多大,其为提升社会稳定度的作用就有多大。
传承是什么?一定是唐诗宋词的遗风。唐诗宋词之美,我无须赘述,我们的确很难再达到那个高度。但是时代的发展,让我们有了今天的诗配照……在创新中传承,让古典文化焕发出时代的光华,诗配照功莫大焉。
作者简介
谌胜蓝,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咸宁市中国五七干校研究中心副秘书长。湖北省知识型职工。
郝晓光,1982年1月毕业于同济大学测绘专业,理学博士、博士后,中国第13次南极科考队中山站越冬队员,中科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湖北省测绘学会副秘书长、湖北省南北极考察学会副秘书长、中国测绘学会大地测量专业委员会委员,《地学前缘》编委,《湖北社会科学》马克思主义价值哲学研究专题组稿人;长期从事大地测量学、地球物理学、地震学、地图学、地理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研究;出版著作五部,发表论文一百二十余篇。
本书特色
近年来,随着手机摄影的普及,诗配照作为一种大众文化活动的形式应运而生。本书收录了37位作者的58篇文章,所有作者都不是专业作家,但均就日常生活中的诗配照现象写作,有实践后的感悟,有思考后的评论,有针对某个作品的赏析,也有对诗配照进行溯源,从不同视角解读各自心中的诗配照。本书同时配发一批优秀的诗配照作品,并附了郝晓光博士关于诗配照36性的理论解读。这种全方位、多角度、由实践上升到理论的解读,可以带领读者认识诗配照、思考诗配照,也可以让更多的人欣赏诗配照,激发他们创作诗配照的热情。
目录
诗配照序/武卫
诗配照记/陈雷
诗配照的哲理内涵/聂海杰
诗配照艺术的可名与可悦/郑伟
诗歌与摄影:各美其美美美与共/赵志荣
从《柴房》到《襄江》/雷云飞
打造浩瀚诗歌王国/任帅军
历史与新生/郑光勇
诗配照生奇效:1+1>2/老药师
题壁诗与诗配照/过家春
话说“诗配照”之“照”/如蓝
历史的延伸现实的脚步/如蓝
一场诗歌史上的革命/如蓝
柳暗花明又一村/赵昌华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符珉
从地气中走出个诗配照/如蓝
一种文化的引领/如蓝
一花引来百花开/罗勇
诗和远方当下最走心的风景/如蓝
诗歌中的“卡拉OK”/刘玉关
诗配照里的中国元素/如蓝
一亿个诗人的摇篮/如蓝
2 修行
诗意地栖居/胡成瑶
工作生活皆入诗/唐丹玲
桃花烙/张静
双城记两地花/刘陈
一代天骄/李云石
当诗配照遭遇家国情怀/如蓝
原来“诗配照”的祖师爷是“暮色苍茫……”/如蓝
我的妙趣“诗配照”生活/郑安国
打磨日渐粗糙的心/谭慧
向往诗意人生/姚文莉
诗意人生从这里开始/何红梅
诗配照里的大主题/如蓝
当摄影作品被再创作/廖小韵
怀念儿时的向阳湖/如蓝
唯美中的大气/如蓝
越来越近的藏南/如蓝
水仙与芽/如蓝
明月中秋夜/女口蓝
走出小我/秦凤
从青春诗起步/吴国华
3 故事
情人节那最后一吻/如蓝
一张照片和一组诗意感动/如蓝
画说诗配照台历/如蓝
错过的精彩/万红英
诗配照里藏南情/晏明翠
有诗配照还赊月/成冰心
寄一台相机给李白/华尔丹
两篇诗配照的巧遇奇缘/韩志
看遍人生好风景/冷冰
惊魂20秒/如蓝
行走旅途/汪依
黄山行记/浮生一醉
桂在咸宁/如蓝
结束语
诗配照36性/郝晓光
后记:大俗即大雅/如蓝
诗配照32首欣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