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秦佑国
页数:175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
ISBN:9787112216307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从文化的角度出发,解读古今中外建筑的社会历史背景及其文化涵义,提高建筑文化修养,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各个时期的建筑与城市,认识与思考当今建筑与城市建设的现实与发展方向。本分册侧重讲解“20世纪建筑风云”。
作者简介
秦佑国,1943年生,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1961~1967年清华大学建筑学专业本科学习;1978~1981年清华大学建筑技术科学方向研究生;1988年评为副教授,1990年评为教授;1996年9月~1997年3月赴哈佛大学作高级访问学者。
秦佑国教授长期以来在清华大学开设全校文化素质核心课“建筑的文化理解”,得到广泛好评;秦佑国教授多次获得清华大学“良师益友”的称号,并且因其在建筑学基础教育上作出的杰出贡献,2016年获得“清华新百年基础教学教师奖”。
曾任: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院长;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建筑学学科评议组成员;
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教育评估委员会主任;
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物理分会理事长。
曾获:全军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国务院颁发政府特殊津贴;
国家教委优秀设计一等奖;
全军优秀设计一等奖;
北京市科技奖一等奖;
北京市优秀教师称号;
国家级教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中国建筑学会建筑教育奖:
国际住宅协会“绿色建筑杰出贡献人士”奖;
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
目录
第一章 20世纪建筑风云
现代建筑的萌发期(1851年~1890年代)
现代建筑的探索期(1900年代~1930年代)
现代主义建筑的鼎盛期(1945年~1960年代)
现代主义的嬗变和后现代(1970年代~1980年代中期)
新现代主义(1980年代中期~2000年)
第二章 中国现代建筑的中国表达
新政运动与五四运动(1900~1927年)
中国固有之形式(1928~1949年)
“社会主义内容,民族形式”(1950~1980年)
混杂的思潮,多样的变化(1980~2000年)
中国建筑之路的探索
图片来源
现代建筑的萌发期(1851年~1890年代)
现代建筑的探索期(1900年代~1930年代)
现代主义建筑的鼎盛期(1945年~1960年代)
现代主义的嬗变和后现代(1970年代~1980年代中期)
新现代主义(1980年代中期~2000年)
第二章 中国现代建筑的中国表达
新政运动与五四运动(1900~1927年)
中国固有之形式(1928~1949年)
“社会主义内容,民族形式”(1950~1980年)
混杂的思潮,多样的变化(1980~2000年)
中国建筑之路的探索
图片来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