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童禅福
页数:458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
ISBN:9787010190310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安徽小冈村冲破了重重阻力,实行了土地家庭承包责任制。全国农村全面推行小冈村的这一伟大创举。这一改革,解决了九亿多农民的温饱问题,使他们逐步走上了小康路。但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的快速推进,“三农”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单家独户的生产模式严重阻碍着集体经济的发展和壮大,严重阻碍着新型农业现代化形成和推进。从此,农村出现了“空壳村”问题,两极分化问题,贫困问题,农民工问题,留守儿童问题,留守妇女问题,土地抛荒问题,土地碎片化问题和养老问题等等。但全国一直有一批坚持集体化道路的村庄。还有一部分村庄,在经历家庭承包责任制,温饱问题解决之后,生产关系又重新进行了调整,把承包到户的土地收拢起来,实行土地集体所有,集中经营。集中公共资源办大事。河南省刘庄、南街、土古洞,河北省周家庄、周台子,浙江省航民、塍头、花园、方林8村1乡依靠集体力量,经历了几十年奋斗,如今这些村已建立了以集体经济为主体的乡村新社区,形成了乡村都市了。从而推进了“新三农”的全面兴盛。这里没有暴发户,没有贫困户,家家都是富裕户。这些农村发展模式为彻底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提供了新路。
作者简介
童禅福 (1969-),男,1969年浙江农业大学毕业,在军垦农场劳动锻炼18个月后分配到常山县广播站任编辑、记者。现任浙江省文史馆馆员。曾写过100多篇调研报告。
本书特色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安徽小冈村冲破了重重阻力,实行了土地家庭承包责任制。全国农村全面推行小冈村的这一伟大创举。这一改革,解决了九亿多农民的温饱问题,使他们逐步走上了小康路。但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的快速推进,“三农”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单家独户的生产模式严重阻碍着集体经济的发展和壮大,严重阻碍着新型农业现代化形成和推进。从此,农村出现了“空壳村”问题,两极分化问题,贫困问题,农民工问题,留守儿童问题,留守妇女问题,土地抛荒问题,土地碎片化问题和养老问题等等。但全国一直有一批坚持集体化道路的村庄。还有一部分村庄,在经历家庭承包责任制,温饱问题解决之后,生产关系又重新进行了调整,把承包到户的土地收拢起来,实行土地集体所有,集中经营。集中公共资源办大事。河南省刘庄、南街、土古洞,河北省周家庄、周台子,浙江省航民、塍头、花园、方林8村1乡依靠集体力量,经历了几十年奋斗,如今这些村已建立了以集体经济为主体的乡村新社区,形成了乡村都市了。从而推进了“新三农”的全面兴盛。这里没有暴发户,没有贫困户,家家都是富裕户。这些农村发展模式为彻底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提供了新路
目录
编者引言
引子
一 集体化道路
1 松崖村的土地改革到全面走上集体化道路
2 刘庄之路与史来贺传奇
3 中国第一个粮食超《纲要》的大队
4 生产队送我上大学
二 阳关道与独木桥
5 第一次创造“包产到户”的代价
6 三次上书党中央的民主同盟会员
7 浙江省金华地区党委书记厉德馨
8 “五里”翻身记
三 挑战“三农”报告(一)
9 一位全国劳动模范的无奈选择
10 深山中的失地农民
11 土地宁愿抛荒也不肯流转
12 一个家庭农场主的心声
四 挑战“三农”报告(二)
13 土地继续碎片化,农业难推现代化
14 死人“种”着地,活人无田耕
15 6平方米地撕毁了一个家
16 一年只住5天的农村别墅
五 挑战“三农”报告(三)
17 当前农村村庄建设中的几种形态
18 讨饭村跳变成了空心村
19 中国最美县城中的破烂村
20 781年的古村落衰败了
六 挑战“兰农”报告(四)
21 浙江省最早一对农民工兄弟
22 一个保姆自述打工大家族
23 一对进城打工的夫妇
24 农村文化受到冲击
七 坚定走好自己的路
25 杜润生特批刘庄村
26 村民不愿接包土地的滕头村
27 三千多户主摁下手印坚持走集体化道路的周家庄乡
八 乡村振兴抉择报告(上)
28 杭州最富的航民村
29 国家级贫困县中的周台子幸福村
九 乡村振兴抉择报告(中)
30 先富带后富,共同富裕的巨富花园村
31 老百姓推着村领导重走集体路的方林村
十 乡村振兴抉择报告(下)
32 “三十而立”的福利型王兰庄村
33 农民五年人均年增超万元的郭家沟村
十一 新“三农”现象报告
34 新“三农”的文化现象
35 创立新集体经济乡村新社区的三要素
36 新集体经济乡村新社区是一种制度创新
十二 践行“三农”的憧憬
37 民俗特色新月村合作联合路先走一步
38 基层官员和农民们呼唤农村再次合作与联合
附录1 再也不能遗忘他们了
附录2 我国中小城市户籍制度改革的难点和思考
附录3 我国“三农”问题和就地就近城镇化
附录4 关于尽快制定我省实施外来民工子女就地参加中考、高考的法规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建议
附录5 新农村建设巾的难点和问题思考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