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华南赣杭构造带含铀火山盆地岩浆的岩石成因及动力学背景

封面

作者:杨水源

页数:153

出版社: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

ISBN:9787562541288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华南赣杭构造带含铀火山盆地岩浆岩的岩石成因及动力学背景》是第一最科学技术研究重大项目“华南铀矿床形成机理与富集分布规律”、科技部“973”项目“华夏地块中生代重要成矿区带巨量金属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江西盛源盆地火山岩的年代学及岩石成因研究”的部分课题成果的总结。赣杭构造带是我国重要的含铀火山岩带,分布有相山、盛源、新路、大洲4个主要含铀火山盆地。对于火山盆地中岩浆岩的形成时代、岩石成因及动力学背景的研究相对薄弱或者存在争议。《华南赣杭构造带含铀火山盆地岩浆岩的岩石成因及动力学背景》以相山、盛源、新路和大洲4个火山盆地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锆石U-Pb年代学、元素地球化学、Sr-Nd-Hf同位素组成等方面的研究,探讨赣杭构造带的酸性火山一侵入岩体的岩石成因及动力学背景。  《华南赣杭构造带含铀火山盆地岩浆岩的岩石成因及动力学背景》可供岩石学及矿床学等领域的地质工作者、高等院校地质专业的师生参考使用。

作者简介

  杨水源,男,1984年生,分别于2008年和2013年在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获得地球化学学士学位和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博士学位,是第一最博士研究生学术新人奖获得者、南京大学优秀毕业生。现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华南花岗岩及其热液金属矿床成因研究,特别是对赣杭构造带含铀火山盆地中火山侵入杂岩的年代学格架、岩石成因及构造演化特征开展了深入的研究。参与多项“973”项目、国家重大研发计划项目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相关研究已经在Contributions to Mineralogy and Petrolo-gy,Chemical Geology,L/th03,Gondwana Research等期刊上以作者及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19篇。    蒋少涌,男,1964年生,博士,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授,博士生导师,首批第一最“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973”项目首席科学家,获李四光地质科学奖。长期从事矿床地球化学、同位素地球化学、海洋地球化学、古海洋环境等方面的研究,已在Nature,Science,Nature Communication,Geology,GCA和EPSL等国际一流学术刊物发表论文200余篇。两次获第一最自然科学一等奖。兼任国际SCI杂志Mineralium Deposita,Jour-nal of Geochernical E.rploration,Canadian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s的副主编。    舒珣,男,1 993年生,2014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地球科学系,获得理学学士学位,2017年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获得地质学硕士学位,在Lithos上以作者发表论文1篇。

目录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华南赣杭构造带含铀火山盆地岩浆的岩石成因及动力学背景》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8677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