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乌日陶克套胡
页数:318页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
ISBN:9787010188416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牧区是一个极具特殊性的系统,它集牧民特有的生活方式、以草原为根的生态环境、以畜牧业经济为核心的经济形态以及与这些相适应的社会形态于一体,牧区发展应遵循自身的发展规律。畜牧业在内蒙古牧区经济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决定了本书以牧区畜牧业经济为主线,兼顾其他经济的基本思路。 本书把内蒙古自治区牧区经济发展分为自治区成立初期牧区经济、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牧区经济、人民公社时期牧区经济、改革开放初期牧区经济和市场经济体制时期牧区经济5个发展阶段,进行介绍和评价。本书以党和国家的重要历史文献为基础,在每一个时间段,首先介绍当时的中共中央和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关于牧区经济发展方面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主要内容,并阐述实施这些政策措施之后取得的成效,在此基础上对这些政策实施效果等进行评价和讨论。其目的就是提炼牧区经济发展历程中成功的政策和经验,总结牧区工作中失败的教训,使今后制定牧区经济发展规划和政策时“以史为鉴”,少走弯路,为实现牧区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提供参考。
作者简介
乌日陶克套胡 (1963-),男,蒙古族,内蒙古奈曼旗人,法学博士,现任内蒙古师范大学科技处处长、教授、硕士生导师等职。在《民族研究》等期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著有《蒙古族游牧经济及其变迁》《新牧区建设与牧业产业化发展研究》等4部专著。
本书特色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内蒙古自治区牧区经济发展史研究”结项成果 该书出版受内蒙古自治区“草原英才”工程项目资助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初期的牧区经济
第一节 内蒙古自治区土地改革
第二节 “三不两利”为核心的牧区民主改革
第三节 自治区成立初期的牧区经济方针、政策和措施
第四节 牧区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第五节 对自治区成立初期牧区经济政策的简评
第二章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牧区经济
第一节 牧区社会主义改造的背景及方针、政策和措施
第二节 牧区社会主义改造的实施
第三节 牧业合作化运动及“稳、宽、长”原则
第四节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牧区其他事业发展
第五节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牧区畜牧业发展成效
第六节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牧区经济简评
第三章 人民公社时期的牧区经济
第一节 牧区公社化及其体制框架
第二节 人民公社时期畜牧业政策及管理方法
第三节 人民公社时期的畜牧业经营管理
第四节 人民公社时期的畜牧业配套事业发展
第五节 人民公社时期牧区经济发展成效
第六节 人民公社时期牧区经济政策简评
第四章 改革开放初期的牧区经济
第一节 “以牧为主”政策
第二节 “林牧为主,多种经营”政策和草畜双承包制
第三节 “念草木经,兴畜牧业”与“草场有偿承包”政策
第四节 改革开放初期牧区经济的简评与思考
第五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时期的牧区经济
第一节 牧区经济体制的变化
第二节 “围封转移”政策
第三节 牧区经济的“新型合作制”
第四节 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牧区经济政策简评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第一章 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初期的牧区经济
第一节 内蒙古自治区土地改革
第二节 “三不两利”为核心的牧区民主改革
第三节 自治区成立初期的牧区经济方针、政策和措施
第四节 牧区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第五节 对自治区成立初期牧区经济政策的简评
第二章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牧区经济
第一节 牧区社会主义改造的背景及方针、政策和措施
第二节 牧区社会主义改造的实施
第三节 牧业合作化运动及“稳、宽、长”原则
第四节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牧区其他事业发展
第五节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牧区畜牧业发展成效
第六节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牧区经济简评
第三章 人民公社时期的牧区经济
第一节 牧区公社化及其体制框架
第二节 人民公社时期畜牧业政策及管理方法
第三节 人民公社时期的畜牧业经营管理
第四节 人民公社时期的畜牧业配套事业发展
第五节 人民公社时期牧区经济发展成效
第六节 人民公社时期牧区经济政策简评
第四章 改革开放初期的牧区经济
第一节 “以牧为主”政策
第二节 “林牧为主,多种经营”政策和草畜双承包制
第三节 “念草木经,兴畜牧业”与“草场有偿承包”政策
第四节 改革开放初期牧区经济的简评与思考
第五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时期的牧区经济
第一节 牧区经济体制的变化
第二节 “围封转移”政策
第三节 牧区经济的“新型合作制”
第四节 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牧区经济政策简评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