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红色察哈尔1921-1949

封面

作者:任亮等编著

页数:251

出版社:中国文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

ISBN:9787520501965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红色察哈尔(1921-1949)》所研究的地理范围主要是察哈尔省的行政区划(不含锡林郭勒地区),重点阐述现今张家口市所属地区在1921年到1949年的红色革命历史,具体从政治、军事和文教三个方面展开论述。《红色察哈尔(1921-1949)》既是近代察哈尔社会发展变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近代以来察哈尔人民艰难曲折的斗争回望,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领导察哈尔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最终赢得伟大胜利的历史画卷。对挖掘整理地方红色历史文化,弘扬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有重要意义。

本书特色

长期的革命斗争,留下了源远流长的红色文化历史,铸就了影响深远的红色文化精神。历史不应该被尘封,精神不应该被淡忘。任亮、贾巨才、郎琦编著的《红色察哈尔(1921-1949)》以红色文化历史为主线,以红色文化精神为重点,大量搜集、广泛阅读和系统分析历史资料,深入开展实地调研和寻访历史见证者,在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察哈尔的政治、军事、文教等方面情况全面梳理。

目录

序金民卿
前言
政治篇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的早期传播
一、京张铁路的修建与铁路工人队伍
二、马克思主义传播与工人教育
第二节 察哈尔各业工人的斗争
一、察哈尔工人运动概况
二、京绥铁路工人的斗争
三、察哈尔电灯业工人的斗争
四、察哈尔农林试验场农工的斗争
五、察哈尔省总工会的创建与意义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组织的创建
一、中国共产党组织的初创
二、中共张家口地方执行委员会的建立
三、西北农工兵代表大会的召开
四、内蒙古人民革命党成立
五、察哈尔农村第一个党支部
六、察哈尔的革命风暴与挫折
第四节 抗日根据地的政权建设
一、察南抗日根据地
二、平西抗日根据地
三、平北抗日根据地
四、察北抗日根据地
五、察哈尔人民对抗日战争的贡献
第五节 建立民主的省级政权
一、察哈尔省会张家口的光复及建设
二、察哈尔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与察省的恢复
三、察哈尔省农村的经济政策及土地改革
第六节 解放战争时期的察哈尔
一、察哈尔省的政治机构变化
二、反动统治与对敌斗争
三、整党整风与土地改革
四、察哈尔人民支援前线

军事篇
第一节 中共对同盟军的领导
一、同盟军的酝酿和组建
二、收复“察东四县”
三、历史意义与经验教训
第二节 察哈尔各根据地的斗争
一、抗战初期察哈尔军民斗争
二、在反扫荡斗争中巩固根据地
三、抗日力量的壮大与大反攻
第三节 中苏军队的首次会师
一、会师普遍性
二、最先会师的主体军队
三、苏联方面的有关记载
四、热河地区的会师
五、晋绥地区的会师
六、察哈尔地区的会师
七、特殊地区的排疑
八、结论
第四节 摧毁伪蒙疆自治政府
一、与苏蒙联军会师张北
二、察哈尔省会的光复
第五节 察哈尔保卫战的胜利
一、1945年八九月国民党进攻察哈尔
二、察哈尔保卫战的过程及意义
第六节 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
一、军调三人小组在张家口
二、进攻张垣“和谈”宣告破裂
三、毛泽东就国民党进攻张垣作出重要指示
第七节 察哈尔省全境的解放
一、晋察冀边区首府张家口的失守
二、全面内战时期的察哈尔军事斗争
三、平津战役与察哈尔的解放

文教篇
第一节 革命宣传教育的开展
一、中共与察哈尔的工农教育
二、张苏与察哈尔的学生教育
第二节 奴化与反奴化的斗争
一、小学奴化教育论列
二、日伪在察哈尔设立的中等教育
三、伪蒙疆时期察哈尔的高等教育
四、1937—1945年中共与察哈尔抗战教育
第三节 红色文化的繁荣昌盛
一、“文化城”的形成
二、张家口的文学艺术活动
三、张家口新华广播电台
第四节 民主察哈尔的教育业
一、冀察中学暨察哈尔省立中学
二、冀察师范学校暨察哈尔师范学校
三、冀察军政干部学校
四、1948—1949年察哈尔文教事业概览
参考文献
后记

节选

  《红色察哈尔(1921-1949)》: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的早期传播  中国共产党人最早选择在察哈尔境内传播马克思主义有着深刻的历史根源,即“京张铁路”的修建,这不仅是中国政府自主设计并修建的第一条铁路干线,也是察哈尔省境内的第一条铁路干线。随着“京张铁路”的修建与通车,铁路工人队伍逐渐发展壮大,作为“工人阶级先锋队”的中国共产党人必将最先在工人队伍中传播马克思主义,因此,中国共产党的早期历史选择了察哈尔,李大钊同志把目光投向了其首府城市张家口。  一、京张铁路的修建与铁路工人队伍  19世纪末,西方列强争先恐后在中国展开瓜分势力范围的激烈争夺,中国的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他们在中国土地上驻扎军队、开设工厂、开采矿山、修筑铁路,不断扩大对中国的经济剥削和财富掠夺。甲午战争后的几年中,中国境内1万多公里的主要铁路干线都被帝国主义列强所控制。中国人自己修筑和经营铁路的呼声日益高涨,清政府迫于形势,在1902年成立了“矿务铁路总局”。1903年,清政府作出决定,准许中国商人自己修建和经营铁路。为沟通华北和西北,京张铁路的修筑计划就被提上议事日程。  京张铁路,是从北京到张家口的铁路,是京绥铁路(即京包铁路北京至包头)的第一段,需要穿越许多地势险峻的山谷,因此,修建京张铁路不仅在经济上、国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而且在中国铁路建筑史上也有许多难题需要解决。在帝国主义列强相互争夺无果的情况下,提出由中国人来设计修建,正是在这种条件下,才产生了中国第一条完全由自己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铁路干线。  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土木工程系的詹天佑临危受命,被任命为京张铁路会办(副局长)兼总工程师。面对洋人的各种谬论和冷嘲热讽,詹天佑毫不动摇,对完成京张铁路的艰巨工程充满信心。他带领工程技术人员经过认真勘测、仔细比较设计线路,通过采用“两端凿进法”“竖井施工法”开凿居庸关,很好地解决了施工中的难题,缩短了工期;在八达岭的青龙桥设计了“人”字形线路,用两台大马力机车掉头互相推挽的办法,解决坡度大机车牵引力不足的问题,震惊中外。1909年9月,历经4年的紧张施工,京张铁路全线完工。10月2日,在南口举行了通车典礼。京张铁路完工后,1909年10月又开工修建张家口至绥远的铁路。1911年11月,张绥线修至山西境内的阳高,1914年1月修至大同,1921年通车至绥远,1923年通车至包头。至此,京绥铁路成为沟通北京到包头的主要铁路干线,察哈尔特别区首府张家口成为这条铁路干线的中心,并发展成为北方重要的商贸中心、金融中心、中俄蒙汉陆路贸易的重要口岸。  “1910年,在张家口设立了机车车辆修理厂等近代工业,从而在张家口产生了第一批产业工人——铁路工人。同年,资本家周美奄等在下花园创办了宝兴矿业股份有限公司。1918年,天津资本家苑祥甫、卢南生在张家口创办了华北电灯公司。随后,电话局、造币厂等工业部门也相继出现。”这样,京张铁路通车后,察哈尔南部地区的商业繁荣,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随之近代产业工人阶级队伍也逐渐发展壮大起来。1919年,张家口铁路各车站、工段以及铁路机车车辆修理厂等单位的铁路工人达到数千人,加上煤矿、铁矿、邮政、电话、电灯、人力车、汽车运输工人,以及在纺织、印刷、造纸、酿酒、制烟、面粉加工等作坊中的手工业工人,总数已达2万多人。张家口成为当时中国长城以北工人阶级最为集中的城市之一。这就为中国共产党领导工人运动奠定了良好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  ……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红色察哈尔1921-1949》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8666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