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陈文忠,李伟著
页数:274页
出版社: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
ISBN:9787567631359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 艺术创造的人生本质、艺术门类的人生渊源、艺术活动与人类文化、精英文艺与大众文化、悲剧艺术与喜剧艺术等。
作者简介
陈文忠,男,1952年生,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诗学研究中心专职研究员,省级教学名师(2007),国家精品课程《文学理论》项目主持人(2010),安徽师范大学第1届本科教学“卓越成果奖”获得者(2011),安徽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2004)。主讲《文学理论》《西方文艺理论史》《现代文艺批评理论》《文艺学美学研究导论》《西方美学名著导读》等专业课程。
李伟,男,安徽太和人,1982年生,文学博士,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诗学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中华美学学会会员。主要从事美学、文艺学和元艺术学方面的研究和教学工作。迄今已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1部,参与撰写本科教材4部,主持省部级项目3项,获省级教学成果奖3项,2010年获安徽省高校“省级教坛新秀”称号。
本书特色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艺术创造的人生本质、艺术门类的人生渊源、艺术活动与人类文化、精英文艺与大众文化、悲剧艺术与喜剧艺术等。
目录
引言 人类为什么需要艺术第一章 艺术创造的人生本质 第一节 艺术诞生的人生根源 一、文艺起源的诸种学说 二、文艺起源的合力作用 第二节 艺术是人性的审美显现 一、艺术的特性 二、艺术与人性 三、艺术是人性的审美显现 第三节 艺术创造与审美理想 一、审美理想与艺术价值 二、审美理想的价值内涵第二章 艺术门类的人生渊源 第一节 艺术门类的区分 一、艺术门类是人生的审美延伸 二、艺术分类的多种途径 三、艺术分类的基本原则 第二节 各门艺术的特征 一、表隋艺术:音乐和舞蹈 二、造型艺术:雕塑和绘画 三、综合艺术:戏剧和影视 第三节 文学在大众传播时代的命运 一、文学作为语言艺术的特征 二、文学在大众传播时代的命运第三章 艺术活动与人类文化 第一节 艺术在文化系统中的地位 一、“文化”的定义 二、文化系统中的艺术 第二节 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 一、艺术生产以物质生产为基础 二、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的不平衡性 第三节 艺术活动与社会政治 一、政治的中介地位 二、政治对艺术的影响 三、艺术对社会政治的影响 第四节 艺术活动与精神文化 一、艺术与宗教 二、艺术与道德 三、艺术与哲学 第五节 艺术活动与科学活动 一、科学与艺术是“—个硬币的两面” 二、艺术“科学化”与科学“艺术化”第四章 精英文艺与大众文化 第一节 文学艺术的文化形态 一、中国文学的文化类型 二、西方文艺的文化形态 第二节 精英文艺的传统 一、精英文艺的特征 二、诗是中国文艺的主流 三、西方文艺的历史变迁 第三节 大众文化的兴盛 一、大众文化的形成 二、大众文化的特征 三、中国当代:大众文化第五章 悲剧艺术与喜剧艺术 第一节 两种意义的人生态度 一、清醒面对“幸福的许诺” 二、“悲剧的与幽默的人生态度” 第二节 悲剧性与悲剧艺术 一、“悲剧”正名 二、悲剧的诸种学说 三、悲剧性分析 四、悲剧性的形态 第三节 喜剧性与喜剧艺术 一、喜剧的涵义和类型 二、喜剧性的一组范畴 三、喜剧艺术的特征第六章 古典诗歌与人生智慧 第一节 哲理诗的智慧形态 一、哲理诗的界定 二、哲理诗的形成与形态 第二节 智慧诗 一、智慧诗:“自得之理” 二、智慧诗的发展与类型 第三节 教诲诗 一、教诲诗:“理带隋韵” 二、教诲诗的发展与主题 第四节 哲学诗 一、哲学诗:“诗化哲学” 二、如何评价哲学诗 三、玄言诗·佛理诗·道学诗 第五节 哲理诗的美学层次 一、理障:有韵经义,说理自障 二、理致:明理隽永,思致超拔 三、理趣:至理妙趣,浑融契合第七章 艺术鉴赏的人生意义 第一节 艺术鉴赏是审美再创造 一、艺术欣赏的过程 二、艺术作品的风格 三、艺术欣赏的再创造 第二节 审美与人生艺术化 一、艺术功能的多样化 二、美感教育与心灵升华 三、走向人生艺术化第八章 艺术批评与评论写作 第一节 艺术批评与审美标准 一、艺术批评的性质和素养 二、艺术批评的审美标准 第二节 艺术批评的原则方法 一、艺术批评方法的构成 二、艺术批评的基本原则 三、艺术批评的论述方法附录参考文献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