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温信祥著
页数:12,483页
出版社:中国金融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
ISBN:9787504993816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对近年来中国金融科技创新、货币政策改革与商业银行管理等领域的热点议题进行了深入的阐述。覆盖数字货币、金融科技、货币政策、金融改革和商业银行, 把握了这些领域的最新动向和趋势, 对决策、管理和经营都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温信祥博士,现任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秘书长,研究员。高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中国金融会计学会副秘书长。律师资格。《清华金融评论》和《金融会计》编委。保险精算师协会顾问。中国金融论坛成员,财富管理50人论坛学术成员。北京大学数学系本科、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经济学硕士、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原人民银行研究生部)博士。
在商业银行工作18年,历任总行财务处长、股改办副主任、国际部副总经理(兼任工银中东董事,工银莫斯科董事)、京东分行总经理(日本总代表)。调任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后历任金融研究所副所长、货币政策司副司长。
出版专著《银行资本监管研究:银行行为、货币政策与金融稳定》和《日本农村金融及其启示》,主编《蓝色金融:助力海洋经济发展》,合著《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与中国道路》,合作译著《经济周期理论研究》,组织编写《商业银行国际化:体制与环境》等。在《人民日报》《金融研究》等发表论文上百篇。
研究领域为国际金融、货币政策、金融科技、农村金融等。
本书特色
本书作者商业银行 中央银行的从业精力,以及他对热点问题的深入研究是形成本书观点的重要支撑。书中收录的文章虽然有的发表时间稍显久远,但其内容上的前瞻性也因此体现。全书共分五大部分,分别为数字货币、金融科技、货币政策、金融改革和商业银行,皆为当下比较热门的领域。对于广大读者来讲具有很强的参考意义。 为了保持文章原貌,便于读者了解当时所思所想,对文稿基本不做重大修改。当然时过境迁,也许当时描述的情景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变化,不过即使这样也可以提供一个了解原貌的视角。作为个人观察和思考,囿于水平和视野,本书仅代表个人学术观点和看法.
目录
数字货币展望
区块链的能与不能
数字货币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如何监管数字货币?
移动货币:非洲案例及启示
从肯尼亚移动货币看移动支付在中国农村金融服务中的应用前景
第二部分:金融科技
科技如何改变金融
现代金融产业体系的全新发展机遇:互联网金融的创新通道及约束因素
马云的成功可以复制吗?
互联网金融的中国道路
主动降维应对互联网金融攻击
互联网银行的挑战和机遇
法国互联网金融及其启示
从货币角度看第三方支付创新与监管
互联网金融能够破解创新型小微企业融资难题吗?
互联网金融也要重视流动性风险管理
谁的互联网金融?
迎接互联网金融的春天
第三部分:货币政策
奠定新时期金融稳定发展的基石——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精神解读
降社会融资成本重在结构性改革
稳健的货币政策的认识
非常规货币政策的国际实践及其启示
未来五年全球经济金融展望
利率市场化临门一脚
存款准备金制度研究
“融资难与贵”的三个视角:融资结构、资本约束和信任重建
影子银行融资成本探析
多渠道解决地方政府债务和融资
经济泡沫判断的日本教训
货币政策不宜长期持续宽松:特朗普当选的一个启示
未来经济增长的积极因素
第四部分:金融改革
经济企稳向好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造适宜的环境
也谈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四种观点
建议对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实施宏观审慎管理
区域互保联保风险化解探讨
人民币国际化的全新历史时期——“一带一路”与未来国际金融体系
金融如何助力住房供给侧改革
“十三五”住房金融改革发展的新思路
我国住房金融体系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住房金融发展的国际经验及启示
进一步深化我国住房金融改革的建议
设立蓝色金融创新综合试验区的设想
第五部分:商业银行
商业银行行为与文化建设
后金融危机时期中资银行国际化的路径选择
国际金融监管新趋势与我国的对策
推进中资银行国际化具有战略意义
跨国银行应对经济周期的战略研究
从富国银行看大银行如何提供小微金融服务
从德意志银行的兼并收购看其发展战略转型
渣打银行的新兴市场发展路径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