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颜佳华
页数:317
出版社:湘潭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
ISBN:9787568701471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1992年,受彭国甫教授之邀,我们主编了《行政文化学》一书。当时,我们初步构建了一个行政文化学的研究体系。从那时开始,我对行政文化一直保持着浓厚的兴趣。其间,我和李熠煜教授主编了《行政文化研究》一书,还参与了周文彰教授主编的《建设中国特色行政文化》一书的撰写工作,同时还发表了一系列与行政文化相关的论文。 《行政文化新探》是在多年思考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力求对行政文化研究的一些根本性问题进行探索。
目录
第一节 什么是行政文化
一、行政与文化的概念
二、行政文化的不同理解
三、行政文化的内涵
第二节 为什么研究行政文化
一、行政文化是行政管理之魂
二、行政文化是政治文化的分支
三、行政文化是促进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推手
第三节 如何研究行政文化
一、行政文化研究的逻辑起点
二、行政文化研究的基本原则
三、行政文化研究的理论框架
第四节 行政文化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一、行政文化研究的知识图谱分析
二、行政文化研究的成就与问题
三、行政文化研究的展望
第二章 行政文化结构与功能
第一节 研究行政文化结构的重要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第二节 行政文化的构成要素
一、行政心理
二、行政观念
三、行政思想体系
第三节 行政文化体系的内在联系
一、同一性联系
二、对立性联系
第四节 行政文化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一、结构决定功能
二、功能反作用于结构
第五节 行政文化的正向与负向功能
一、行政文化的正向功能
二、行政文化的负向功能
第三章 行政文化生成
第一节 行政文化生成的理论逻辑
一、行政心理生成的理论逻辑
二、行政观念生成的理论逻辑
三、行政思想体系生成的理论逻辑
第二节 行政文化生成的实践逻辑
一、行政文化生成的环境因素
二、行政文化生成的动力来源
第三节 行政文化生成的逻辑样态
一、统治型行政文化的生成
二、管理型行政文化的生成
三、服务型行政文化的生成
第四章 行政文化模式
第一节 行政文化模式概述
一、行政文化模式的含义
二、行政文化模式的特点
节选
《行政文化新探》: (一)对行政文化结构的研究有助于开辟行政改革的新层面和行政现代化的新方向 行政文化作为行政管理之魂,是行政体制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实践所面临的最深刻、最触及人们灵魂的问题。①这主要是针对行政文化在行政管理过程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而言的,行政文化所蕴含的行政主体是关于行政活动的所有行政心理、行政观念和行政思想体系的总和,是影响行政行为如何开展、行政体制如何改革的根本性因素。马克斯·韦伯在《新教伦理和资本主义精神》中曾指出:“透过任何一项事业的表象,可以在其背后发现有一种无形的、支撑这一事业的时代精神力量……在一定条件下,这种精神力量决定着这项事业的成败。”②因而对行政体制改革或行政现代化这一事业而言,行政文化就是其背后决定成败的精神力量,要顺利推进行政体制改革或行政现代化进程,就必须革新旧有的落后思想观念,发展与之相适应的行政文化。后来,新制度经济学派也认为,个人与社会相互作用过程中所产生的认识、情感、道德规范等各种心理现象能够决定个体的行为选择,能够通过各种潜移默化的方式使个体自觉遵守某些规则。因此,涉及行政主体精神活动的行政文化能够对行政体制改革与行政现代化进程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从变革与创新行政文化的角度着手,能够为行政体制改革与行政现代化进程扫清诸多障碍,能够借助于行政文化中的道德情感因素,更加深入地影响行政人员和变革行政体制,利用比单纯的制度或组织调整更加强大的精神力量,来推动整个行政体制的改革进程与行政现代化的实现进程。 而要变革与创新行政文化,摒弃过去的落后思想观念,就离不开对行政文化结构的深入剖析与研究,只有从结构上准确把握行政文化的内在要素及其运作机理,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行政文化的变革与创新,也才能借助于行政文化的强大精神力量推进行政体制改革与行政现代化进程。因此,研究行政文化结构,能够改变以往仅从物质和制度层面考虑问题的传统思路,提供从精神文化层面进行改革的新思路;能够改变以往过分追求秩序与效率的行政取向,提供追求行政之真、行政之善、行政之美的新型价值取向,进而提升行政体制改革与行政现代化的整体层次与水平。所以说,对行政文化结构的研究,有助于为行政体制改革开辟新层面,助推行政体制改革的顺利实施;有助于为行政现代化开辟新方向,引导行政管理日益趋向“善政”与“善治”。 (二)对行政文化结构的研究有助于培育和塑造新型行政文化 在当前社会背景下,新型行政文化是指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相适应的、与全面依法治国新要求相适应的现代新型行政文化。它主要体现为以下四个方面的文化:一是服务型行政文化。政府不是万能的,既然有市场不能解决好的问题,那自然也有政府不能解决好的问题,因而政府不应充当“全能”角色,政府与市场之间不能走极端,政府要学会适度放权,积极转变自身职能,将市场能够运转良好的事情归还给市场,从而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政府自身能够做好且应当做好的事情上面,以服务于企业、服务于人民、服务于社会的心态施政。因此,以人为本、公共利益至上的服务型行政文化应当是现代行政文化发展的主流方向。二是责任型行政文化。有权就有责,对公众和社会负责、增进公共福祉,本就是政府作为公共权力执行者的应有之义。政府一方面要积极回应民众需求,全心全意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各类支持与帮助;另一方面要对自身行政行为负责,确保各项职能的正确行使,以承担国家和社会所赋予的政治责任、行政责任、法律责任与道德责任。因此,培育和塑造对人民负责、对社会负责的责任型行政文化也是政府行政的主要努力方向。三是法治型行政文化。无论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还是依法行政的要求,政府都应当自觉遵法守法,强调政府与公民、社会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根本原则;并要积极主动地维护法律尊严,保障各项法律法规的正常运行;还要依法办事、依法作为,不得随意逾越法律界限。四是开放型行政文化。文化本身就是兼收并蓄的,因而行政文化也应当是一种极具开放性与包容性的文化形态,但这种开放与包容又不是盲目的、毫无选择的吸收与融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