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仁义之君刘备-开心读历史

封面

作者:陈禹安著

页数:236

出版社: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

ISBN:9787559703187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开心读历史:仁义之君刘备》运用社会心理学,揭开刘备的内心之谜。他既有从小就深藏心中的天子梦,又缺乏其他英雄豪杰的一点运气。想要像其他人一样放手一搏,“仁义道德”的招牌却又束缚着他。一路不断跌倒,他从不放弃,蹉跎越多,他对自己所选的道路也越清晰。他凭借“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人生经验,在乱世中走上一条与曹操截然不同的道路。在坎坷的逆境中,刘备的心战兵法,值得正在认真打拼的我们借鉴!

作者简介

  陈禹安,心理管理学家、“心理说史”第一者、多家商业经济类核心期刊专栏作者、宁波大学兼职教授。其著作分为“心理说史”“心理管理”两大类,主要作品有“心理三国三部曲”(《心理关羽》《心理诸葛》《心理曹操》)“心理吴越三部曲”(《鞭楚》《辱越》《吞吴》)《心理乔布斯》《人性之根:互联网思想的本质》《激励相对论》《麦当劳悖论》《谁主宝洁沉浮》《海底捞能捞多久》等,共计20余部。其中“心理说史”系列多部作品已在两岸三地(大陆、香港、台湾)以及韩国等地出版。

本书特色

中国的孩子,最缺的就是“批发系思维”。填鸭式的应试教育,要求孩子们完全服从于标准答案,而不能有任何个人的想法。这样的孩子,怎么可能从历史中读到不同凡响的感觉呢?
作者之所以要为孩子们推出这一套开“心”读历史的三国英雄人物系列,就是希望孩子们通过阅读这一套书,能够领略到一种完全不同的历史叙事方式,从而激发他们的灵感与想象力,启发他们去塑造开放多元的思维模式。
作者之所以鼓励孩子们读历史,是希望他们能够从历史中汲取经验及教训,从而拥有更好的未来。
本书为陈禹安著的《开心读历史(仁义之君刘备)》。

目录

屌丝遇到了土豪
草民有个皇帝梦
一个神奇的预言
谁有资格当老大
主见就是领导力
无数次亲密接触
背景决定前景
逼你上路的人
痛苦来自比较
给自己争个座位
且让小僧伸伸脚
不像英雄的英雄
孔子门前掉书袋
天上掉个大馅饼
馅饼太大不敢吃
道德不是糊涂账
空手套了白眼狼
一把不想杀人的刀
世上只有兄弟好
从将军到奴隶
第三种可能性
反复无常的老师
杀人何必要用刀
人算还是天算
田猎是一场戏
一头鹿的分水岭
英雄眼里无英雄
背叛就像一把刀
一封兄弟的来信
绝境中的绝望
给你来盘大杂烩
安逸是最大的痛苦
说错话的代价
你没有一点儿秘密
重病遇上老神医
半路来个抢跑的
抢跑的被人抢跑了
一个比一个会吹牛
谁中了谁的计
有借从来没有还
关于投降的争论
和稀泥的危害
智商不等于智慧
斗气从来无赢家
天上掉下个孙妹妹
温柔是把杀猪刀
玩笑开得太大了
相反也是一种模仿
谁是谁的棋子
心结是怎样打开的
高手算不了自己的命
愧疚带来的后遗症
又吃了一记闷棍
梦想在苦涩中成真
鲜血淋漓的教训
算不清的身份账
两个被忘却的教训
英雄逃不脱末路
人生中的最大败笔
备尝艰辛的一生

节选

  《开心读历史:仁义之君刘备》:  屌丝遇到了土豪  年轻人都爱凑个热闹,刘备当然也不例外。  这一天,刘备看见涿县城门附近挤着一群人在看墙上张贴的榜文,也挤了过去。刚看了几句,刘备心中波澜翻涌,不由得一声长叹。  旁边的一个黑大汉正好听到了刘备的叹息,并自以为听懂了他的叹息,立即大喝道:“大丈夫不为国家出力,何故长叹?”  刘备回头一看,只见一个身材高大、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威猛无比的黑壮大汉,正用热灼的目光注视着自己。  这个黑大汉就是张飞!这是刘备和张飞的第一次相遇。  张飞的嗓门大在三国中是出了名的。人们印象最深刻的是张飞后来在长坂坡前吓退曹操百万大军、吓死小将夏侯杰的那一声大喝。但其实张飞今天的这一声大喝才是最重要的。如果没有这一声大喝,就没有张飞日后在长坂坡的露脸,刘备也会错失成为风云人物的机会。因为叹息之后,刘备就会默默收拾心情,转身离开,从此与张飞再无交集。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原来,天下出大事了。  这一年是东汉灵帝中平元年(公元184年)。冀州巨鹿郡张角、张宝、张梁三兄弟以行太平道为名,发动了“黄巾起义”,贫苦百姓应者云集,徒众多达数十万人。当时天下共分十三州,黄巾军竟然席卷青、徐、-幽、冀、荆、扬、兖、豫等八个州,一时间朝野震惊。  汉灵帝立即派兵征剿,并下令天下各州郡县,招募义兵,共扫黄巾。  刘备、张飞刚才所看的正是幽州刺史所发的招募义兵的榜文。  那么,看了榜文之后,为什么刘备会发出一声叹息,而张飞却对他一声大喝呢?  很多人都会想当然地认为张飞性格鲁莽,这种冒失行为是很正常的。人们往往根据直接或间接的经验,将某些性格特征赋予某一类人,从而不假思索地形成对这一类别个体的顽固性第一印象。但这样看待张飞就是落人“以貌取人”的刻板印象陷阱了。  张飞长得五大三粗,在人们的刻板印象中,这就是莽夫的典型特征。其实,张飞虽然外表粗豪,内心却精细灵动。  明朝冯梦龙所著的《智囊》一书,集萃了中国历史上诸多智慧人物的故事,其中就有一则是写张飞的。  刘备在攻取益州时,马超来投,刘备对他十分礼遇,封他为平西将军、都亭侯。马超由此起了骄纵之心,不怎么把刘备放在眼里,见面的时候,竟然直接称呼刘备的表字。关羽很生气,想杀了马超。张飞却说:“马超是员勇将,杀了可惜。不如咱哥俩给他做个榜样,让他懂得规矩。”第二天,刘备宴请诸将。马超入座后,见关羽、张飞的位子却是空着的。抬眼一看,这哥俩正站在刘备身后,恭恭敬敬地给刘备当侍卫。马超大惊,这才明白自己得意忘形了,从此对刘备毕恭毕敬。  冯梦龙因此慨叹说,后世一直将张飞当作粗人,实在是太冤枉这个外粗内细的黑大汉了。  那么,张飞为什么要在刘备叹息后冲着他来一嗓子呢?  原来,张飞一直渴望出人头地,看了榜文之后,内心的成就需求被激发了出来,起了从军扫黄的念头。  不过,人们往往不愿意独自面对不确定的未来。只有当人们结成群体,人多势众后,才会有足够的勇气去消融恐惧。这就是“结伴需求”。  张飞虽然胆气豪壮,但从来没干过从军杀敌这一刀头上舔血的行当,难免有一些畏惧心理。他正在纠结之时,听到了刘备的叹息,以为刘备也和自己有着同样的需求,所以立即向刘备发出这一声雄壮的邀约,以免错过这个可以用来结伴壮胆的朋友。  其实,刘备的心思要比张飞想象的复杂得多。但不管如何,张飞的这一声大喝误打误撞,也触发了刘备的“结伴需求”。  刘备素来喜欢结交朋友,见张飞形貌威猛,不禁走近问道:“敢问壮士大名?”  张飞爽朗地回答道:“我姓张名飞,字翼德,世居涿郡,家里有不少田庄。我现在卖酒杀猪,专好结交天下壮士。刚才见你看了榜文,不知为何长叹?”  张飞殷实的家底正好击中了刘备的痛处,一种强烈的自卑感油然而生,恨不得拔腿就走,离张飞越远越好。为什么会这样呢?  原因很简单。刘备是幽州涿县楼桑村人,父亲早逝,家中贫寒,和老母亲只是靠着编织草席、贩卖草鞋勉强度日。如果说家有田庄、杀猪卖酒的张飞是一个土豪的话,那么,家徒四壁、织席贩履的刘备,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屌丝。  当屌丝遭遇土豪,刘备在社会比较中显然落了下风。可是,刘备绝不愿轻易地屈居人下。在他的内心深处,一股雄心之火,已经被刚才的榜文点燃。他的雄心,百倍胜过张飞的梦想。可是,也正因为这一雄心太过高远,甚至有些惊人,刘备担心自己力所不能及,这才发出那一声被张飞误解了的叹息。  ……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仁义之君刘备-开心读历史》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8630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