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近代民间组织与灾害的应对-以福州救火会为论述中心

封面

作者:徐文彬

页数:296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

ISBN:9787520120968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运用文集、方志、报刊、档案等多种史料,结合田野调查,从近代以来福建省福州市的自然环境、市场网络和民间宗教、地方权力等角度,探讨近代福州市民在社会变迁和局势动荡情况下,如何自我调适,应对灾害,以说明自然灾害与民间组织的嬗变、基层自治之间的关系。

作者简介

徐文彬 福建松溪人,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博士,现为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副教授。研究方向集中于历史文化地理。已在《北大史学》《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

本书特色

本书运用文集、方志、报刊、档案等多种史料,结合田野调查,从近代以来福建省福州市的自然环境、市场网络和民间宗教、地方权力等角度,探讨近代福州市民在社会变迁和局势动荡情况下,如何自我调适,应对灾害,以说明自然灾害与民间组织的嬗变、基层自治之间的关系。

目录

绪 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意义
  第二节 相关研究回顾
    一 福州城市史研究
    二 基层自治组织研究
    三 救火会研究
  第三节 关于本书
    一 资料说明
    二 概念界定
    三 本书的结构
第一章 五口通商与福州社会变迁
  第一节 开埠之前福州的地域环境
    一 灾难重重的滨海之城
    二 迎神赛会与社境组织
    三 士绅与公共事务
  第二节 开埠之后福州的社会变迁
    一 都市化进程加快与灾害频发
    二 地方权力结构的多元化
    三 基层管理体系的调适及衰败
  结 语
第二章 “纸裱之城”救火会兴起及发展
  第一节 国家权力与福州救火会兴衰
    一 萌芽时期
    二 崛起时期
    三 联合阶段
    四 发展阶段
    五 停滞阶段
    六 挫折阶段
    七 复员时期
    八 存续阶段
  第二节 社境组织向救火会嬗变
    一 救火会的空间分布
    二 救火会与社境组织关联
    三 社境组织转化为救火会缘由
第三章 福州救火会的自主性组织运作
  第一节 志愿、平等的人员整合机制
    一 志愿参与的人员构成
    二 平等和谐的内部分工
  第二节 非营利的资金自筹机制
    一 独立自筹的经费来源
    二 业务为主的经费支出
  第三节 自主管理的组织机制
    一 救火会之组织架构
    二 火联会与各救火会关系
    三 各救火会之间的关系
  结 语
第四章 福州救火会与都市自治
  第一节 “无所不包”——救火会与公共事务
    一 救火会与都市消防
    二 救火会与其他公共事务
  第二节 “为民请愿”——救火会与集体行动
    一 救火会与抗捐运动
    二 救火会与电力公司斗争
    三 救火会与民族运动
  第三节 基层中心地位的奠定——救火会与其他地方力量互动
    一 救火会与善堂善社
    二 救火会与商会、商业研究所
    三 救火会与学生社团
    四 救火会与官方基层行政组织
  结 语
第五章 闽南救火会与清末变革下的地方社会——以天安寺事件为个案分析
  第一节 天安寺事件缘起及经过
  第二节 混争事件中的闽南救火会
  第三节 闽南救火会的斗争策略
  第四节 天安寺事件与神光寺事件比较
  结 语
第六章 福州救火会的地域特性——与京沪等地救火会之比较
  第一节 全国救火会的发展脉络及特点
    一 全国救火会的发展脉络
    二 各地救火会发展特点
  第二节 北京、天津、上海的救火会
    一 北京水局
    二 天津水会
    三 上海救火会
  第三节 福州救火会之区域特色
  结 语
结 论
  一 灾害民间组织地域社会
  二 民间组织与基层自治
  三 政府与民间组织关系
参考文献
附录1 《福建省福州市救火会章程》
附录2 福州救火会各会情况(一)
附录3 福州救火会各会情况(二)
附录4 1949年之前全国各地救火会分布
致 谢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近代民间组织与灾害的应对-以福州救火会为论述中心》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8600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