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编者:陈焕江
页数:310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
ISBN:9787111419341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陈焕江主编的《汽车运用基础(第3版)》以汽车 技术管理和合理运用为主线,系统介绍了从汽车选购 到报废的整个使用过程中有关汽车运用条件、车辆技 术管理规定、汽车选购基础知识、汽车户籍管理与保 险、汽车运输组织与效益、汽车运行材料及合理使用 、汽车行驶安全、汽车的公害及防治、汽车在特殊条 件下的使用、汽车技术状况变化及其最新、汽车检测 与审验、车辆的维护与修理等知识。
《汽车运用基础(第3版)》为普通高等教育交通 类规划教材,既可作为高等院校交通运输(汽车运用 工程)和其他相关专业“汽车运用基础”课程的教材 ,也可供汽车运输和管理部门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参考。
本书特色
陈焕江主编的《汽车运用基础(第3版)》以汽车 技术管理和合理运用为主线,系统介绍了从汽车选购 到报废的整个使用过程中有关汽车运用条件、车辆技 术管理规定、汽车选购基础知识、汽车户籍管理与保 险、汽车运输组织与效益、汽车运行材料及合理使用 、汽车行驶安全、汽车的公害及防治、汽车在特殊条 件下的使用、汽车技术状况变化及其最新、汽车检测 与审验、车辆的维护与修理等知识。
《汽车运用基础(第3版)》为普通高等教育交通 类规划教材,既可作为高等院校交通运输(汽车运用 工程)和其他相关专业“汽车运用基础”课程的教材 ,也可供汽车运输和管理部门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参考。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汽车运用条件1第一节 气候条件1第二节 道路条件3一、公路等级和技术特性3二、城市道路7三、道路景观9第三节 道路交通控制设施9一、交通信号10二、道路交通安全设施11三、交通流检测与控制设施13第四节 运输条件14一、货物运输条件14二、旅客运输条件17第五节 社会经济和运输场站条件17一、社会经济条件17二、运输枢纽和运输场站17三、公路运输枢纽和公路运输场站18四、公路运输枢纽的构成18第六节 汽车运用技术19一、驾驶操作技术19二、汽车维修技术19三、汽车运输组织管理技术19四、汽车运行安全技术20五、汽车在特殊条件下的运用技术20
第二章 车辆技术管理规定22第一节 车辆技术管理概述22一、车辆技术管理的目的、任务22二、车辆技术管理的原则22三、全行业车辆技术管理的职责23第二节 车辆的基础管理24一、车辆的技术档案24二、车辆的装备25三、车辆技术状况等级鉴定25四、车辆的技术经济定额25五、车辆的租赁、停驶和封存28六、车辆折旧28第三节 车辆的择优选配29一、车辆发展规划29二、择优选配29三、新车接收和使用的前期管理30第四节 车辆的正确使用30一、合理装载30二、合理拖挂31三、合理装载、运输危险货物31四、运行材料合理使用与管理32五、汽车在特殊条件下使用时的有关规定32六、车辆驾驶操作基本要求和日常维护工作34第五节 车辆的检测诊断与维修34一、车辆的检测诊断34二、车辆的维修35第六节 车辆改装、改造、更新与报废37一、车辆改装、改造37二、车辆更新与报废37
第三章 汽车选购基础知识40第一节 汽车的构成和行驶原理40一、发动机40二、底盘41三、车身42四、电气设备43五、汽车的驱动型式44六、汽车行驶基本原理45第二节 汽车的分类、型号和识别46一、汽车的分类方法46二、汽车产品型号编制规则49三、车辆识别代号51第三节 汽车的结构特征参数54一、汽车整车尺寸参数54二、汽车质量参数56三、汽车通过性参数58四、汽车的容载量59第四节 发动机性能指标60一、基本术语60二、动力性指标62三、经济性指标62四、强化指标63第五节 汽车的使用性能指标63一、汽车的动力性63二、汽车的燃油经济性64三、汽车的制动性64四、汽车的操纵稳定性65五、汽车的通过性65六、汽车的行驶平顺性65七、汽车的行驶安全性66八、汽车的环保性66九、汽车的使用方便性66第六节 汽车的选购68一、汽车选购的基本步骤68二、车辆合理配置的要求和影响因素69三、车辆择优选购应满足的要求70四、个人选购汽车时应注意的问题71五、新车的检查74六、新车购买手续76七、质量问题的解决76
第四章 汽车的户籍管理与保险77第一节 汽车的户籍管理77一、车辆管理概述77二、注册登记78三、过户登记81四、转出登记和转入登记81五、变更登记83六、抵押、注销抵押登记84七、注销登记84八、其他管理规定85第二节 汽车的保险86一、保险的基本概念86二、汽车保险及其功能88三、汽车保险的种类89四、汽车投保的程序91五、保险金额的确定91六、保险费的确定93第三节 保险责任与理赔94一、保险责任94二、责任免除97三、被保险人应履行的义务99四、汽车保险事故索赔99五、汽车保险事故理赔101
第五章 汽车运输组织和效益103第一节 运输需求103一、运输需求的概念103二、运输需求的基本特征103第二节 汽车运输过程及作业程序104一、汽车运输的功能104二、汽车运输过程104三、汽车货运作业程序105四、汽车客运作业程序107第三节 汽车货物运输组织109一、货运车辆运行组织方式109二、车辆行驶路线及其选择112三、货运车辆的选择113第四节 汽车旅客运输组织113一、公路旅客运输组织113二、城市公共汽车客运组织117三、城市出租汽车客运组织122第五节 汽车运输效果的评价指标124一、汽车运输生产率124二、汽车运输成本125三、汽车运输质量125第六节 汽车利用效率单项评价指标126一、汽车运输统计指标127二、汽车运输时间利用指标128三、汽车运输速度利用指标129四、汽车运输行程利用指标130五、汽车运输载质(客)量利用指标130第七节 汽车的运输生产率132一、汽车货运生产率132二、汽车客运生产率133三、出租汽车客运生产率134四、提高汽车运输生产率的措施135第八节 汽车的运输成本136一、汽车运输费用136二、汽车运输成本137三、降低汽车运输成本的措施138
第六章 汽车运行材料及合理使用140第一节 汽车燃料及合理使用140一、汽车燃料的性能指标和规格140二、汽车燃料的选用142三、汽车使用中的节 油措施145第二节 汽车润滑材料及合理使用149一、机油及合理使用149二、齿轮润滑油及合理使用157三、汽车用润滑脂的合理使用161第三节 汽车其他工作液及合理使用165一、汽车液力传动油及合理使用165二、汽车制动液及合理使用168三、汽车发动机冷却液及合理使用170第四节 汽车轮胎及合理使用171一、轮胎的基本术语172二、轮胎规格的表示方法173三、汽车轮胎的合理使用176
第七章 汽车行驶安全181第一节 道路交通事故及其分类181一、道路交通事故的定义181二、道路交通事故的特点181三、道路交通事故的构成要素182四、交通事故现象183五、道路交通事故的分类184第二节 道路交通事故的影响因素185一、人的因素185二、车辆因素187三、道路与交通环境因素187四、交通管理189第三节 道路交通事故的预防措施189一、改善交通环境189二、提高汽车使用安全性190三、加强交通参与者的安全意识190四、加强交通安全管理191五、汽车安全行驶192六、车辆维护和修理196
第八章 汽车的公害及防治197第一节 排放公害197一、汽车排放污染源197二、汽车的排放污染物及危害198三、汽车排放污染物的形成199四、影响汽车排放污染物形成的使用因素200五、汽车排放污染物检测205六、降低汽车排气污染的主要措施211第二节 汽车噪声公害214一、噪声及其危害214二、汽车噪声的来源214三、汽车噪声排放限值219四、汽车噪声检测方法221五、汽车噪声检测仪器224六、汽车噪声的控制措施226第三节 电波公害与防治228一、汽车电波公害的形成228二、电波公害的防治229
第九章 汽车在特殊条件下的使用231第一节 汽车的走合期及其合理使用231一、汽车的走合期231二、汽车走合期的作用231三、走合阶段232四、汽车在走合期的使用特点232五、汽车走合期应采取的技术措施233第二节 汽车在低温条件下的使用234一、低温条件对汽车使用的影响234二、汽车在低温条件下使用时应采取的主要措施238第三节 汽车在高温条件下的使用241一、高温条件对汽车使用的影响241二、汽车在高温条件下使用时应采取的技术措施244第四节 汽车在高原和山区条件下的使用246一、高原山区条件对汽车使用的影响246二、改善发动机性能的主要措施249三、提高汽车行驶安全性的主要措施251第五节 汽车在拖挂运输条件下的使用252一、拖挂运输的条件252二、确定拖挂质量的原则252三、汽车拖挂运输的使用特点253四、汽车拖挂运输条件下应采取的措施254第六节 汽车在危险货物运输条件下的使用255一、危险货物255二、危险货物承运责任256三、危险货物运输要求256四、危险货物运输作业要求258
第十章 汽车技术状况变化及其更新260第一节 汽车的技术状况和运用性能260一、汽车的技术状况260二、汽车的运用性能260三、汽车运用性能的变化261第二节 汽车技术状况变化的基本原因262第三节 影响汽车技术状况变化的使用因素264一、汽车运行条件264二、燃料和润滑油的品质266三、汽车的合理运用266第四节 汽车技术状况变化规律267一、汽车技术状况逐渐变化的规律268二、汽车技术状况的随机变化269第五节 汽车技术状况的分级269一、汽车技术状况等级划分标准270二、车辆平均技术等级和新度系数270三、营运车辆技术状况等级的评定271第六节 汽车的更新271一、汽车性能劣化的原因272二、汽车使用寿命272三、汽车经济使用寿命主要指标274四、汽车更新时刻的确定274
第十一章 汽车检测与审验278第一节 概述278一、车辆检测及审验规定278二、车辆检测和审验的分类278三、汽车检测诊断的方法及特点280第二节 汽车技术检验机构281一、汽车安全技术检测站281二、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283三、汽车维修检测站286第三节 汽车检测及审验的内容及标准287一、汽车检测及审验的主要内容287二、汽车检测及审验标准288
第十二章 车辆的维护与修理297第一节 汽车维修概述297一、汽车维修的作用297二、汽车维修原则及含义297第二节 汽车维修制度300一、汽车维护制度300二、汽车修理制度302三、汽车维修经营业务的分类304第三节 汽车维修组织形式305一、汽车维护作业组织形式305二、汽车修理作业组织形式306第四节 汽车维修质量保证309一、汽车维修质量检验标准309二、汽车维修质量保证309
参考文献3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