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中外创造学发展比较研究

封面

作者:简红江著

页数:314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

ISBN:9787520300476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按照历史、现状与未来的逻辑思路对国内外创造学发展进行了探讨。通过国内外创造学发展比较,以吸收其他国家和地区创造学发展的先进理念与经验,为我国创造学发展提供借鉴。首先,考察了国内外创造学发展的历史轨迹、国内外创造学理论研究的相关重要内容。其次,以中日、中美与海峡两岸创造学实践为典型案例,从侧面探析了中日发明创造、中美创造教育及海峡两岸创造学传播等现实概况。最后,立于马克思主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西思维互补的综合创新观,瞻望了建设与发展中国特色创造学的前景与思路。

作者简介

简红江,安徽霍邱人。2007年12月,毕业于合肥工业大学,获哲学硕士学位。2012年6月,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中国文化与创造学、思想政治教育、生命伦理学研究。目前主持并参与厅级以上课题“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创造学发展的意蕴”“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医学伦理研究”“健康中国与医学教育的关系研究”等6项,发表学术论文《中日发明专利技术领域分布比较》《天人之学:中国创造学的哲学命理》等20余篇。现为遵义医学院教授,主讲《中国传统文化》《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生命伦理学》《医学创造学》等课程。兼任遵义市中华美德文化传播协会常务理事。

本书特色

本书按历史、现状与未来的逻辑思路对国内外创造学发展进行了探讨。通过国内外创造学发展比较,吸收其他国家和地区创造学发展的先进理念与经验,为我国创造学发展提供借鉴。首先,考察了国内外创造学发展的历史轨迹、国内外创造学理论研究的相关重要内容。其次,以中日、中美和中国海峡两岸创造学实践为典型案例,从侧面探析了中日发明创造、中美创造教育及中国海峡两岸创造学传播等现实概况。最后,立足于马克思主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西思维互补的综合创新观,瞻望了建设与发展中国特色创造学的前景与思路。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中外创造学发展比较研究意义
一 理论意义
二 实践意义
第二节 中外创造学发展概况与趋势
一 国外创造学发展研究概况
二 国内创造学发展研究概况
三 创造学发展趋势分析
第三节 内容结构、主要方法与创新点
一 内容结构
二 主要方法
三 创新点
第二章 中外创造学发展历史回顾
第一节 国外创造学发展概况
一 国外创造学发展概述
二 国外创造学发展整体分析
第二节 国内创造学发展概况
一 中国创造学发展与成果分析
二 中国创造学发展趋势与问题分析
第三章 中外创造学理论比较分析
第一节 中外创造学理论研究主要内容分析
一 国外创造学理论研究主要内容
二 国内创造学理论研究主要内容
第二节 中外创造学理论研究主要方法分析
一 国外创造学理论研究主要方法
二 国内创造学理论研究主要方法
第三节 中外创造学研究主要理论基础与学派分析
一 国外创造学研究主要理论基础与学派
二 国内创造学研究理论特色与学派
第四节 中外创造学理论研究差异与启示
一 国内外创造学理论研究差异分析
二 国外创造学理论研究对中国创造学理论研究启示
第四章 中外发明创造比较分析——以中日发明创造为例
第一节 中日发明创造与专利制度关系比较
一 专利制度与发明创造关系
二 日本专利制度对发明创造影响
三 中国专利制度对发明创造影响
四 中日发明创造与专利制度关系评价
第二节 中日发明创造成果及主要技术指标比较
一 中日发明创造成果整体分析
二 中日发明创造成果量化分析
三 中日发明创造主要技术领域分布比较
四 中日企业发明创造比较分析
第三节 中日发明创造差异与启示
一 中日发明创造差异分析
二 日本发明创造对中国发明创造启示
第五章 中外创造教育比较分析——以中美高校创造学课程为例
第一节 美国高校创造学课程设置现状
一 美国高校创造学课程概况
二 美国著名高校开设创造学课程分析
三 美国高校创造学课程特征分析
四 美国高校创造学课程注重社会实效分析
第二节 中国高校创造学课程设置现状
一 中国高校创造学课程概况
二 中国高校创造学课程案例及其成果分析
三 中国高校创造学课程特征分析
四 中国高校创造学课程设置主要问题分析
第三节 中美高校创造学课程设置差异与启示
一 中美高校创造学课程设置差异分析
二 美国高校创造学课程对中国高校启示
第六章 中国海峡两岸创造学传播比较分析——以两岸创造学组织活动为例
第一节 中国台湾创造学民间组织开展创造学传播活动现状
一 台湾创造学民间组织开展创造力活动概况
二 台湾创造学民间组织开展创造力主要活动分析
三 台湾创造学民间组织开展创造力活动特征分析
第二节 中国大陆创造学民间组织开展创造学传播活动现状
一 大陆创造学民间组织开展创造力活动概况
二 大陆创造学民间组织开展创造力主要活动分析
三 大陆创造学民间组织创造力活动特征分析
第三节 中国海峡两岸创造学民间组织开展创造学传播活动差异与启示
一 海峡两岸创造学民间组织创造学传播活动差异分析
二 台湾创造学民间组织创造学传播活动对大陆创造学组织活动的启示
第七章 中国创造学未来建设与发展
第一节 中国创造学建设与发展困境
一 中国创造学学科地位困境内外视角分析
二 中国创造学学科地位困境特定视角分析
第二节 中国创造学建设与发展理论基础框架及实践方法
一 原旨进程——从生生到创造不息
二 真有价值——从求放心到悟创造之道
三 中国创造学与创造教育
第三节 中国创造学建设与发展人格转化观
一 “内圣外王”人格历史流变及其创之本真
二 觉悟“内圣外王”创造人格理论依据
三 觉悟“内圣外王”创造人格路径选择
结语
参考文献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中外创造学发展比较研究》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8569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