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陈兴
页数:117页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
ISBN:9787030552709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横断山国家公园,其规划和建设,是以国家公园保护、游憩和教育的理念为指导,结合生态旅游本土化思想来进行的。其规划充分体现了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经济可持续发展是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动力的价值维度。本书首先对“横断山国家公园”进行资源本身固有价值的分析与评价、发展定位、功能分区和土地利用规划;二是按生态旅游本土化的理念,对资源的开发价值和市场前景进行分析和评价,将游览空间分为大众生态旅游区、专业生态旅游区和生态度假区来进行空间结构分析和规划。而“保障体系”包括管理体制、资源和环境保护措施、商业计划、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等方面。
作者简介
陈兴,男,汉族。1980年生,辽宁锦州人,博士。成都理工大学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美国地理学家协会(AAG)会员,中国地理学会(旅游地理专委会)会员,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会员。国家公派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ASU)访问学者。英国知山大学(Edge Hill University)访问学者。研究领域为旅游管理、人文地理与旅游人类学,主要从事旅游规划与目的地管理、文化地理与景观地学、旅游体验与旅游影响研究。已在《旅游学刊》《JourrlaI of Mountain Science》《经济地理》等国内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1部,参编专著2部、教材2部。主持及主研科研课题20余项。
本书特色
横断山国家公园,其规划和建设,是以国家公园保护、游憩和教育的理念为指导,结合生态旅游本土化思想来进行的。其规划充分体现了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经济可持续发展是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动力的价值维度。本书首先对“横断山国家公园”进行资源本身固有价值的分析与评价、发展定位、功能分区和土地利用规划;二是按生态旅游本土化的理念,对资源的开发价值和市场前景进行分析和评价,将游览空间分为大众生态旅游区、专业生态旅游区和生态度假区来进行空间结构分析和规划。而“保障体系”包括管理体制、资源和环境保护措施、商业计划、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等方面。
目录
1.1 国家公园的概念、发展历程与特征
1.1.1 国家公园的概念
1.1.2 国家公园发展历程与概况
1.1.3 国家公园体制机制
1.1.4 国家公园专项管理
1.1.5 国家公园规划
1.2 中国国家公园的发展背景
1.2.1 中国国家公园发展历程
1.2.2 中国国家公园体制试点
1.3 横断山国家公园的设想
1.4 横断山区域地学景观研究概况
1.4.1 国内外地学景观研究
1.4.2 高山峡谷景观保护开发研究
1.4.3 基础地质研究
1.4.4 综述结论
1.5 本书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5.1 主要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6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横断山国家公园区域地学背景
2.1 大地构造位置
2.2 区域构造特征及演化
2.2.1 区域构造特征
2.2.2 区域构造演化
2.3 研究区地层体系及岩性
2.3.1 区域地层体系
2.3.2 区域地层划分及岩性
2.3.3 岩浆活动及岩浆岩
2.4 区域地理特征
2.4.1 自然地理特征
2.4.2 人文地理特征
第3章 横断山国家公园地学景观系统
3.1 地学景观系统等级划分
3.2 地学景观类型
3.2.1 景观类型
3.2.2 主要地学景观描述
3.3 地学景观分布及特征
3.3.1 横断山西缘地学景观体系域
3.3.2 三江地学景观体系域
3.4 人文景观系统
3.4.1 文化景观系统区划
3.4.2 文化景观主要类型
第4章 横断山国家公园地学景观评价
4.1 地学景观评价
4.1.1 景观特色评价
4.1.2 景观旅游开发价值评价
4.2 景观风险评价
4.2.1 评价指标体系
4.2.2 评价指标权重及评价标准
4.2.3 评价模型的建立与评价结果
第5章 横断山国家公园地学景观成因分析
5.1 景观地层沉积演化
5.2 构造演化过程
5.3 地学景观形成机理
第6章 横断山国家公园景观保护与旅游开发策略
6.1 景观保护策略
6.1.1 地学景观脆弱性分析
6.1.2 地学景观保护对策
6.1.3 建立文化景观旅游影响评价机制
6.2 旅游开发策略
6.2.1 可持续旅游发展理念
6.2.2 旅游开发原则
6.2.3 旅游开发战略
6.2.4 旅游开发模式
6.3 全书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