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阿兰·施密德,刘璨,吴水荣
页数:348
出版社:格致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
ISBN:9787543227613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是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终身教授阿兰·斯密德(AllanA.schmid)博士的最新力作。作者以非凡的勇气对新古典经济学的众多观点提出了质疑,扩大了人们对现实经济运行的认识的视野,向读者展示了新颖的观点。本书内容丰富多彩,既有对行为经济学、制度与组织的分析,又有人类相互依赖的根源、方法论、市场、技术与增长及劳动制度的阐述,更有对宏观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变迁分析的展望。作者从信息不完全性,有限理性等假设入手,采用其建立的独特的研究制度与绩效之间关系的范式——SSP范式,即状态—结构—绩效范式,并把它作为一个通用范式的应用到政治制度、宏观经济制度、劳动力制度、技术制度等方面,为开展制度分析提供了很好的制度框架。作者不仅构造出完整的理论框架,而且采用了大量的案例分析,案例包括了一些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等方面的制度分析,因此中国读者阅读此书可能倍感亲切。
作者简介
阿兰·斯密德(AllanA.Schmid),1959年毕业于威斯康星大学,获得博士学位。1956-1959年任威斯康星大学的研究助理。1959-1964年、1964-1968年分别任密歇根州立大学助理教授和副教授,1968年以来,任密歇根州立大学教授。他是国际知名的经济学家,其主要研究领域是制度经济学和公共选择.提出了状态一结构一绩效分析范式。在有影响的学术杂志上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8部,代表作包括《财产、权利和公共选择》和《冲突与合作–制度与行为经济学》。曾担任世界银行、联合国粮农组织、美国国会和农业部等的顾问或咨询专家。
本书特色
本书是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终身教授阿兰·斯密德(AllanA.schmid)博士的最力作。作者以非凡的勇气对新古典经济学的众多观点提出了质疑,扩大了人们对现实经济运行的认识的视野,向读者展示了新颖的观点。本书内容丰富多彩,既有对行为经济学、制度与组织的分析,又有人类相互依赖的根源、方法论、市场、技术与增长及劳动制度的阐述,更有对宏观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变迁分析的展望。作者从信息不完全性,有限理性等假设入手,采用其建立的独特的研究制度与绩效之间关系的范式——SSP范式,即状态—结构—绩效范式,并把它作为一个通用范式的应用到政治制度、宏观经济制度、劳动力制度、技术制度等方面,为开展制度分析提供了很好的制度框架。作者
目录
1.1 制度分析
1.2 本书概览
2 制度与行为经济学理论
2.1 作为观察单位的交易
2.2 分析的层次与提出的问题
2.3 理论:变量与过程
2.4 变量与过程的一些含义:系统视角
3 行为经济学
3.1 有限理性
3.2 情感与评价
3.3 行为规则:代理的特征
3.4 行为法与经济学
3.5 学习
3.6 结论
4 个人与制度
4.1 从个人经历到制度与反馈
4.2 演化理论
4.3 不确定性
4.4 个人与社会
4.5 突创论
4.6 结论:学习与演化
5 制度与组织
5.1 人类与物质的关系
5.2 行政管理、谈判与习惯性交易
5.3 组织(厂商)、制度与边界
5.4 制定规则:国家
5.5 社会选择(冲突管理)
5.6 结论
6 人类相互依赖性的源泉
6.1 引言
6.2 不相容
6.3 排他成本
6.4 非竞争性产品(其他使用者或使用的边际成本一0)
6.5 规模经济
6.6 循环与累积因果关系
6.7 交易成本与效益
6.8 租金与寻租
6.9 不断波动的需求与供给
6.10 社会情感产品
6.11 小结
7 方法论
7.1 引言
7.2 实验
7.3 案例研究
7.4 计量经济学
7.5 模拟与计算
8 市场
8.1 引言
8.2 谁拥有?
8.3 市场参与者的内部组织
8.4 谈判交易和行政管理交易
8.5 贸易规则与市场组织
8.6 厂商如何对产品定价?
8.7 什么是利润?
8.8 社会主义转向市场
8.9 结论
9 宏观经济制度
9.1 货币重要
9.2 信贷与协调:或“遗失锄头的寓言”
9.3 银行业与产权
9.4 商业周期与资本主义的发展
9.5 预期:心理学与联邦储备委员会
9.6 赤字财政
9.7 联邦储备委员会与累积因果关系
9.8 金融资本
9.9 国际维度
9.10 结论性观察
10 技术、增长和制度
10.1 备选制度中的技术进步
10.2 技术与制度变迁
10.3 技术政策与增长
10.4 结论性观察
11 劳动力制度
11.1 劳动力的特征
11.2 资本与劳动力的关系
11.3 集体谈判
11.4 工作安全、健康和时间
11.5 工资、失业与商业周期
11.6 歧视
11.7 结论
12 政治制度
12.1 宪法经济学
12.2 公理理论
12.3 制度与行为理论
12.4 经验性分析
12.5 相关主题
12.6 结论性观察
13 制度变迁分析
13.1 制度变迁理论
13.2 非正式制度变迁
13.3 正式制度变迁
13.4 制定规则的规则演化
13.5 变迁的福利经济学
13.6 结论
14 回顾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