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卞志村著
页数:329页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
ISBN:9787010187983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基于物价调控的我国最优财政货币政策体制研究”(12&ZD064)的最终研究成果。 本书在全面梳理各种物价水平决定理论的基础上,以物价调控为研究视角,全面总结与阐述财政货币政策体制的内涵、特征、类型及其对物价水平的影响等内容,探讨开放经济条件下有利于保证物价稳定的中国财政货币政策体制类型及其构建。作者研究认为,在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下,要进行物价调控,必须建立被动型财政政策与主动型货币政策体制。同时,本书通过识别各时期我国财政货币政策体制的类型,定量分析和评价其政策效果,总结了以往物价调控的经验与教训。并且对金融危机以来中国宏观经济政策体制及其运行效果进行了研判,在此基础上模拟研究我国财政刺激计划和货币适度扩张以及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配合在各种政策体制下的价格效应和产出效应,为当前及未来物价调控的财政货币政策体制选择与调整提供有说服力的依据。
作者简介
卞志村(1975-),男,江苏高邮人,南京大学经济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博士后,金融学教授(二级)、博士生导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人选,江苏省“333工程”第二层次培养对象,中共江苏省委决策咨询专家,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优秀青年骨干教师,现任南京财经大学金融学院院长、中国国际金融学会理事、中国世界经济学会理事、江苏省保险学会副会长。近年来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等项目9项,主持其他省部级科研项目12项。迄今已在《经济研究》《金融研究》《世界经济》等刊物发表论文200多篇,多篇论文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出版著作及教材15部。曾荣获第十届(2015)“江苏青年五四奖章”,第三届(2007)“黄达一蒙代尔经济学奖”,第四届(2016)金融图书“金羊奖”,江苏省第十三届(2014)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江苏省第九届(2005)、第十四届(2016)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江苏省第十(2007)、十一届(2011)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本书特色
本书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基于物价调控的我国最财政货币政策体制研究”(12&ZD064)的最终研究成果。
本书在全面梳理各种物价水平决定理论的基础上,以物价调控为研究视角,全面总结与阐述财政货币政策体制的内涵、特征、类型及其对物价水平的影响等内容,探讨开放经济条件下有利于保证物价稳定的中国财政货币政策体制类型及其构建。作者研究认为,在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下,要进行物价调控,必须建立被动型财政政策与主动型货币政策体制。同时,本书通过识别各时期我国财政货币政策体制的类型,定量分析和评价其政策效果,总结了以往物价调控的经验与教训。并且对金融危机以来中国宏观经济政策体制及其运行效果进行了研判,在此基础上模拟研究我国财政刺激计划和货币适度扩张以及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配合在各种政策体制下的价格效应和产出效应,为当前及未来物价调控的财政货币政策体制选择与调整提供有说服力的依据。
目录
第一节 物价波动与宏观政策操作的历史演变
第二节 物价水平决定理论机制的演变
第三节 财政货币政策体制类型与搭配
第四节 研究内容与框架概述
第二章 中国物价波动动态机制分析
第一节 研究概述
第二节 通货膨胀动态机制分析:基于粘性价格框架
第三节 通货膨胀动态机制分析:基于双粘性框架
第四节 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三章 公众预期、物价调控与中国最优货币政策
第一节 研究概述
第二节 央行信息披露、传统货币干预与通胀预期管理
第三节 适应性学习、宏观经济预期与最优货币政策目标
体制
第四节 物价调控、金融形势指数与中国最优货币政策规则
第五节 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四章 物价波动与中国财政政策操作转型
第一节 研究概述
第二节 财政政策影响物价水平的经验分析
第三节 物价水平决定的财政理论在中国的适用性检验
第四节 结构性财政调控与新常态下财政政策操作转型
第五节 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五章 汇率传递、物价波动与宏观政策调控
第一节 研究概述
第二节 人民币汇率对物价的传递效应研究
第三节 开放经济条件下物价水平的非对称效应研究
第四节 开放经济下中国货币政策目标制的选择
第五节 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六章 中国广义价格指数的编制及货币政策应用
第一节 研究概述
第二节 中国物价指数体系的现状与问题
第三节 中国广义价格指数的编制
第四节 广义价格指数与菲利普斯曲线
第五节 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七章 中国财政货币政策体制类型识别与最优选择
第一节 研究概述
第二节 财政货币政策体制类型与识别:文献视角
第三节 不同政策体制下价格水平的决定:理论视角
第四节 中国最优财政货币政策体制选择:经验视角
第五节 中国最优财政货币政策体制选择:实证视角
第六节 中国最优财政货币政策体制构建:十条建议
参考文献
图表索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