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我国政府统计调查发展与改革

封面

作者:刘建平

页数:360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

ISBN:9787010186443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我国政府统计调查发展与改革》以问题为导向,通过回顾和总结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政府统计调查体系建立和发展的历史,梳理归纳现存的主要矛盾和问题,根据时代形势发展的要求和中国的实际国情,由近及远循序地提出解决问题的路径和方法,促使中国政府统计调查在深化改革中得到不断的发展。

作者简介

  刘建平,男,1951年生,山西怀仁人。现任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暨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82年毕业于山西财经学院计划统计专业,获学士学位。1988年毕业于中南财经大学统计学专业,获经济学硕士学位。曾任山西财经大学和暨南大学统计学系主任,第七届中国商业统计学会副会长,第八届中国统计学会常务理事。  主要研究方向是统计调查与数据分析。先后主持三个关于统计调查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研究项目。前两个侧重现代抽样理论和方法的研究;第三个是结合中国实际对前两个研究项目的延伸,主要从实践的层面探讨现代抽样调查理论和方法在中国政府统计调查中的应用。代表著作《辅助信息在抽样调查中的应用模型与方法》。

本书特色

本书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我国政府统计调查体系研究”的最终成果

目录

第一章 我国政府统计调查发展与改革概述
第一节 政府统计调查的内涵与发展要求
第二节 我国政府统计调查体系的建立与发展
第三节 我国政府统计调查体系存在的问题
第四节 深化我国政府统计调查体系改革的思考

第二章 四国住户类抽样调查体系的比较研究
第一节 四国住户类抽样调查体系发展情况的比较分析
第二节 四国住户类抽样调查体系的组织和实施情况
第三节 主要结论和改革建议

第三章 我国农村住户连续性抽样调查方案设计
第一节 农村住户调查的演变历程及实施现状
第二节 国外连续性抽样调查方法概述及经验总结
第三节 我国农村住户连续性抽样调查方案设计思路

第四章 我国住户调查轮换样本确定机制研究
第一节 住户调查样本轮换研究及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 分析框架的构建以及相关的有效性分析
第三节 我国住户调查轮换样本的确定机制

第五章 我国住户调查一体化设计研究
第一节 住户调查的国际经验与发展趋势
第二节 我国住户调查一体化设计的基本要求
第三节 我国住户调查一体化设计的基础框架
第四节 我国住户调查一体化设计的主体内容

第六章 基于最终类集的复杂样本设计研究
第一节 基本概念
第二节 最终类集抽样对复杂样本的近似
第三节 基于最终类集设计效应的复杂样本设计分析
第四节 我国一体化住户调查的主样本设计

第七章 我国基本单位多水平连续性抽样调查体系改革研究
第一节 我国基本单位调查实施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第二节 我国基本单位调查体系的改革设想
第三节 规模以下工业多水平连续性抽样调查方案设计步骤

第八章 我国规模以下工业连续性抽样调查方案设计
第一节 我国规模以下工业抽样调查的现状分析
第二节 我国规模以下工业抽样调查的改革建议
第三节 我国规模以下工业连续性抽样调查方案设计思路

第九章 基于多重抽样框的服务业抽样调查体系改革研究
第一节 我国服务业抽样调查的抽样框问题
第二节 构建服务业多重抽样框体系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第三节 基于多重抽样框的规模以下服务业抽样调查方案设计
第四节 基于多重抽样框的服务业抽样估计方法

第十章 中国、美国、日本基本单位名录库建设的比较与思考
第一节 美国企业登记名录库介绍
第二节 日本基本单位名录库介绍
第三节 我国基本单位名录库建设的现状及问题
第四节 对我国基本单位名录库建设的思考

第十一章 行政记录:政府统计不可忽略的数据资源
第一节 行政记录统计化是解决政府统计数据获取困难的有效途径
第二节 行政记录统计化的发展进程
第三节 行政记录统计化的国内外比较
第四节 提高我国行政记录统计化程度的路径建议

第十二章 名录库调查——基于行政记录的统计调查方法
第一节 国外进行名录库调查的基本情况
第二节 名录库调查的理论和方法
第三节 名录库调查的作用
第四节 深化我国政府统计改革的建议

第十三章 我国人口数据获取的困境与出路
第一节 我国人口数据获取的困境
第二节 国外人口数据获取方法的演变
第三节 我国人口数据获取的出路
第四节 利用全员人口信息获取人口数据的可行性

第十四章 基于多重抽样框的连续性抽样估计方法研究
第一节 记号及总体结构变动表设计
第二节 轮换样本调查的估计方法
第三节 结语及研究展望

第十五章 设计效应在复杂样本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第一节 设计效应的相对优势
第二节 理论分析框架
第三节 设计效应在我国住户调查设计中的应用

第十六章 基于扫描数据的CPI基本分类指数编制方法研究
第一节 扫描数据的采集
第二节 代表性商品的选择方法
第三节 缺失价格观察值的处理
第四节 基于扫描数据的CPI编制方法
第五节 实证研究
第六节 国外经验的启示及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第十七章 抽样调查中的校准估计法
第一节 校准估计法理论上的发展
第二节 校准估计法应用上的发展
第三节 启示与展望

第十八章 季节调整方法的历史演变及发展新趋势
第一节 季节调整方法的历史演变
第二节 季节调整方法发展新趋势
第三节 对我国季节调整发展现状的思考和建议

参考文献
后记

节选

  《我国政府统计调查发展与改革》:  三、经常性抽样调查缺乏科学的连续性设计  经常性抽样调查设计可以采取两种方式:一种是一次性抽样设计,即每次调查单独设计,即便对同一调查对象总体,设计时也不考虑各次调查相互间的内在联系,只反映本次调查总体的特征状况;另一种是连续性抽样设计,即对同一调查对象总体,各次调查采取统一科学的连续性抽样设计,调查结果既能看到一次性抽样设计所反映的调查总体本次调查的特征状况,又能看到调查总体在时序上的结构和特征的动态变化。我国政府统计大部分抽样调查项目,采用的多是一次性抽样设计,某些调查对象相对固定的调查虽然已经开始实行连续性抽样调查,但是,这些调查大都没有科学规范地实施连续性抽样调查设计,样本轮换模式缺乏科学论证和设计,实施时随意性很大,经常采用连续调查若干年,然后一次性更换样本单元的做法,这种做法难以客观反映调查总体结构的变化情况,接受调查的单位由于连续接受多年调查,往往采取不合作或应付的态度,且有可能改变调查单位的行为方式,引起轮换偏差和估计偏误。比如,我国城乡居民住户调查的连续性抽样方法,从对我国住户调查轮换制度历史的考察分析中可以看到,在2007年到2012年的短短几年内,城镇住户调查的样本轮换率从1/3变为1/2,之后又变回1/3。明显存在着轮换率调整的随意性和缺乏对受轮换率作用影响方面较为全面分析考察的事实。①再比如,我国规模以下“工业抽样调查虽然进行过多次改革,但每次改革都是在一次性抽样设计的基础上进行,目前规模以下工业企业采用的固定样本调查,就是一次性抽样的结果,第一年抽取的样本企业,连续调查五年,五年后进行一次性更新。这种传统的对同一调查对象经常进行的一次性抽样调查设计,不仅不能有效利用调查资源,也不利于形成科学的时间序列数据和面板数据”。②  四、政府统计管理体制尚未理顺,调查组织机构设置不尽合理  (一)政府综合统计内在协调性不够  目前,我国各级统计局与调查队之间不同的管理体制和隶属关系不利于各项统计职能和统计总体功能的发挥。  1.地方统计局和国家统计局存在权、责、利的不同诉求  由于这种权、责、利的不同诉求,经常发生某些经济社会统计指标各省加总数据与全国数据悬殊的情况。  2.局、队关系不顺  我国综合统计系统在国家统计局以下采用局、队分家管理模式,初衷在于维护统计调查的独立性,提高调查效率。但是,直属调查队与同级地方统计局在事权、人权和财权等制度安排上,在机构设置和人员配置诸环节没有理顺。①首先,业务职能划分不明晰,事权安排不合理。从各级地方统计局独立出来的专司统计调查职能的各级调查队只承担“规下、限下、资质以下”企业和农产量、城乡住户、价格等局部调查任务,而地方统计局依然保留了大量国家年报、季报以及重点单位的调查任务,还要承担普查和地方的专项调查任务,统计行政管理及统计分析、咨询和监督的职能发挥不够;无论“条”还是“块”都不能单独完成国家和地方的调查任务。其次,地方统计局的组织人事权力受制于地方,使所承担的国家调查的独立性难以保证。最后,由于事权安排不合理和人权上的不独立,使局和队的机构设置与人员安排、调查项目和调查内容的交叉重复在所难免,调查资源的不足与浪费并存势所必然。  ……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我国政府统计调查发展与改革》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8551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