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名人传

封面

作者:(法)罗曼·罗兰著;枕戈,龙红梅译

页数:294

出版社: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

ISBN:9787559407900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名人传/部编教材指定阅读》是由贝多芬、米开朗琪罗、托尔斯泰三位文艺巨匠的人生传记组成。  贝多芬一生备受耳疾的折磨,他是如何用音乐来歌颂欢乐,并与命运斗争?  米开朗基罗,他一生舍弃欢乐,舍弃荣耀,甚至舍弃自由,只为了实现心中的艺术。  托尔斯泰被称为俄罗斯伟大的心魂,除了为人所熟知的文学巨著,他的思想又是如何影响全世界的?  传记中的三人在不同的艺术领域,虽然各有各的园地,但他们在崎岖坎坷的人生征途中,为追求真理和正义,为创造真、善、美的不朽杰作,都献出了毕生精力。

作者简介

  罗曼·罗兰(1866-1944),法国思想家、文学家。他凭借长篇小说《约翰·克里斯托夫》获得1913年法兰西学院文学奖,后因其“文学作品中的高尚理想与在描绘各种不同类型人物所具有的同情和对真理的热爱”而获得1915年诺贝尔文学奖。他为让世人“呼吸英雄的气息”,替具有巨大精神力量的英雄树碑立传,把不同时期写就的三部传记(《贝多芬传》《米开朗基罗传》和《托尔斯泰传》)汇集成一册,题为《英雄传记》,也就是为我们今天所称道的世界衔己文学的典范之作《名人传》。

本书特色

罗曼·罗兰经典“巨人三传”,孤独而坚定的灵魂奏起生命强音,至今撼动人心。

唯有真实的苦难,才能驱除罗曼蒂克的幻想苦难,唯有看见克服苦难的壮烈的悲剧,才能帮助我们担受残酷的命运,唯有抱着“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精神,才能挽救一个萎靡而自私的民族。
――傅雷《贝多芬传》 《米开朗琪罗传》 《托尔斯泰传》同出罗曼·罗兰之手。三部传记都着重记载伟大的天才,在人生忧患困顿的征途上,为寻求真理和正义,为创造能表现真、善、美的不朽杰作,献出了毕生精力。 ――杨绛

目录

贝多芬传
原序
初版序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贝多芬遗嘱
书信集
米开朗琪罗传
原序
上篇战斗
一、力
二、力的崩裂
三、绝望
下篇舍弃
一、爱情
二、信仰
三、孤独
尾声死亡
后记这便是神圣的痛苦的生涯
托尔斯泰传
第一章 童年
第二章 少年与青年时代
第三章 从军
第四章 早期创作:高加索山脉的故事
第五章 塞瓦斯托波尔:战争和宗教
第六章 圣彼得堡
第七章 《家庭幸福》
第八章 婚姻
第九章 《安娜·卡列尼娜》
第十章 危机
第十一章 现实
第十二章 艺术与良心
第十三章 科学与艺术
第十四章 艺术与理论:音乐
第十五章 《复活》
第十六章 宗教与政治
第十七章 老年
第十八章 尾声

节选

  《名人传/部编教材指定阅读》:  不像莫扎特那般幸运,贝多芬的童年凄惨,很少享受到家庭的温暖。对他而言,人生自始至终都是一场悲惨而残酷的斗争。父亲发现了他的音乐天分后,将他当作神童一般炫耀吹嘘,以便成为自己赚钱的工具。从四岁开始,他就被整天钉在古钢琴前面,一练就是数小时,或和一架提琴绑在一起,孤独地封闭在家里,几乎被繁重的工作折磨死。尽管日复一日承受父亲如此暴虐的对待,少年贝多芬竟没有对艺术厌烦透顶,这也算万幸了。  他从小就为生计奔波,艰辛的生活给他蒙上了一层忧郁的阴影。为了挣取每日果腹的面包,他不得不承担起超出他年龄的重荷,努力工作。十一岁,他加入剧院管弦乐队;十三岁,他成为教堂唱诗班的风琴手。1787年,他敬爱的母亲不幸离他而去。“她对我那么慈爱,让我眷恋如此之深,她是我最好的朋友!噢!当我亲切呼唤母亲那甜蜜的名字时,如若她的在天之灵也能听见的话,那我将是多么幸福!”她死于肺结核;贝多芬以为自己也染上同样的病。他常常忍受病痛的折磨,然而比病魔更残酷的,是那无尽的忧郁和绝望。  实际上,他十七岁的时候就成了一家之主,开始担负两个弟弟的学费;他不得不羞愧地请求父亲退休,由他接管父亲的养老金,因为父亲只知道酗酒,而这将挥霍掉那仅有的一点钱。这些悲惨的经历在他心里刻下了深深的创伤。  幸运的是,波恩的一户人家对他抱以深切的同情和怜悯,并施以援手。那就是贝多芬一生都无比珍视的布鲁宁一家。温柔可爱的埃里诺尔·冯·布鲁宁比他小两岁。他教她音乐,而她引领他步入诗歌的殿堂。她是他童年的亲密伴侣;也许他们之间曾有过一段温柔缠绵的爱恋之情。后来埃里诺尔嫁给了瓦格勒医生,而他也成为贝多芬的知己之一;一直到晚年,他们之间一直保持着恬静深厚的友谊,这从瓦格勒、埃里诺尔和贝多芬三人彼此的书信中可以看出来。当这三人晚年的时候,他们之间的友情愈发醇厚动人,内心里依然涌动着年轻时的温暖和激情。贝多芬还有一位可靠的良师益友,就是他的音乐导师克里斯蒂安·古特劳·涅夫:他的高风亮节、宽阔胸怀、渊博学识和艺术眼光,都给贝多芬留下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尽管贝多芬的童年如此悲惨,但他对生他养他的那个地方,自始至终怀有一种温柔而忧伤的记忆。尽管他不得不离开波恩,几乎终身都住在浮华轻佻的维也纳都市,在枯燥乏味的近郊,他却从未忘却美丽而气势恢弘的莱茵河,那庄严的父性的大河,他常称之为“我们的父亲菜茵”。的确,它富有悲天悯人的性格,是那样生动,仿佛一颗巨大的灵魂,无数的思想与力量在其中翻滚,最后滔滔而去;而莱茵河流域中,也没有哪个地方比绿树成荫、鲜花簇拥的波恩,更美丽、更雄壮、更温柔的了。  在那里,贝多芬度过了他最初的二十年;那里,形成了他少年时代的梦境——一望无际的田野一直蔓延到水岸边,雾气袅袅地笼罩在白杨上,丛密的灌木、细柳和果树,把根须浸在清澈而湍急的水流里,——还有村落、教堂、墓园,懒洋洋地睁着好奇的眼睛俯视两岸,——远远的,蓝色的七峰在天空映出苍茫的侧影,那些庄严而悠久、古老而残破的城堡,在这样震撼的背景下显出梦幻般的轮廓。  他的心,永远忠诚于生他养他的美丽故土,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都梦想着重回故园,却不能如愿。“我的故乡,那生我的迷人的地方,在我眼前始终是那样美丽,那样明亮鲜活,和我离开它时毫无两样。”  ……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名人传》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8549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