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闽东老区扶贫路

封面

作者:张小萍主编

页数:12,495页

出版社:海峡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

ISBN:9787555013570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以老区的扶贫脱贫为主线的地方性经济社会发展编著, 全书不仅以宁德的县 (市、区) 为单位, 对管辖区域内老区扶贫工作进行总结性全面综述, 而且首次以闽东区域的老区村为基本单位, 回顾缅怀闽东红土地的革命传统和历史贡献 ; 翔实介绍老区村的村情特点与人文故事。

本书特色

张小萍主编的这本《闽东老区扶贫路》由“综述篇”“村情篇”“发展篇”三部分内容组成。“综述篇”集中介绍了各县(市、区)老区基本情况,概括了各级党政采取的一系列精准扶贫措施以及取得的成功脱贫经验,并对未来老区脱贫攻坚提出了努力方向。“村情篇”“发展篇”占了大量篇幅,两个篇目共介绍宁德市各县(区、市)122个老区村扶贫发展情况,反映了闽东老区村薄弱的经济基础和自然条件,总结了闽东老区村走向脱贫的卓著业绩和经验成效。

目录


综述篇
坚决打赢闽东革命老区精准脱贫攻坚战
坚持党建引领 加快老区脱贫
矢志帮扶久为功 情注老区促发展——宁德市老促会致力老区村脱贫致富的实践探索
主动融人三都澳 致力发展新蕉城——蕉城区革命老区扶贫工作综述
精准扶贫谋新篇 古田老区焕新颜——古田县革命老区扶贫工作综述
不忘初心抓精准 砥砺奋进展宏图——屏南县革命老区扶贫工作综述
凝聚内生动力 加快精准脱贫——周宁县革命老区扶贫工作综述
融人三都澳 建设新寿宁——寿宁县革命老区扶贫工作综述
争当新标杆 建设新福安——福安市革命老区扶贫工作综述
改变贫困旧面貌 建设幸福新柘荣——柘荣县革命老区扶贫工作综述
勤筑桥头堡 勇当排头兵——福鼎市革命老区扶贫工作综述
精准发力摘贫帽 多措并举奔小康——霞浦县革命老区扶贫工作综述

村情篇
第一章 红色记忆
第一节 红土地
“闽东苏区首府”谱新篇——福安市溪柄镇斗面村
而今迈步从头越——蕉城区霍童镇桃花溪村
一叶竹舟载史册——福安市穆云畲族乡竹州山村
闽浙赣省委活动的重要基地——古田县城西街道罗峰村
村溪红色基因永放光芒——古田县大甲镇村溪村
第二节 传佳话
白云山中小村美——福安市晓阳镇首洋村
高山筑好“起跑线”——寿宁县坑底乡楹当洋村
……

发展篇
后记

节选

  《闽东老区扶贫路》:  三、宁德市老促会助推老区村脱贫致富的经验探索  宁德市老促会是非盈利性的社团组织,单纯从机构本身来说,老促会力量有限。但是,21年来,他们始终坚持促进老区建设发展的宗旨,点滴做起、持之不懈,“积小胜为大胜”,为闽东老区村脱贫致富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一)建社团情注老区,发挥平台载体作用  革命老区是共和国的摇篮,是党和人民军队的根,我们不能忘本,更不能忘记历史。促进老区建设与发展,不仅有经济意义、历史意义,更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闽东老区作为福建革命老区的重点地区之一,其重大历史贡献永远值得学习铭记,其优秀革命传统和作风永远值得传承弘扬。宁德市老促会成立前,仍有一大部分老区村因处于边远山区,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经济发展缓慢,老区群众还相当贫困。一批新中国成立前后参加革命和建设的老同志离退休后,出于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老区情结,自愿发起创建老促会。源于亲身经历,他们最了解党的历史和闽东区情,也最清楚老区人民的贡献及老区建设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正是这种深厚的革命情怀促使许多老同志通过为老区办实事等实际行动来表达对老区人民的关心,为改善老区人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倾心血、尽心力,为老区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所以.不同于一般的社团,市老促会的建立,说到底就是做一参谋助手作用的基本功和先决条件。市老促会成立21年来,最有特色亮点的就是深入老区基层调研。他们始终把党委重大决策、政府着力推进、群众普遍关心的事项,作为开展调查研究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紧紧围绕党委的工作部署,主动呼应,主动对接,力求做到调研方向与中心工作方向的一致性,调研内容与领导决策需要的一致性,调研成果与实际工作应用的一致性,因而使调查研究的过程更有针对性、目的性,能够更好地为党委、政府服务。就加快发展、民生建设、维护稳定等重大问题和中心工作上广泛听取民情民意,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实事求是,提取有效信息。同时,认真总结经验,找准问题、研究对策、提出建议,撰写调研报告,善于讲真话、敢于讲实话,对于发现的问题,尤其是老区群众普遍关心和反映强烈的问题,不回避、不变味,不打折扣,形成一批批含金量高、影响力大的调研报告,努力为领导决策提供新信息、新思路。近年来,市老促会努力加大协调力度,把调研与办实事、做好事相结合,邀请市人大常委会或市政府及相关部门的领导参加,一起关心支持老区的减贫工作。调研不是停留在写报告上面,而是变成在职领导干部的现场办公会,有效推动了老区村一些困难的及时解决。  (三)聚力量助推老区,发挥动员宣传作用  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形成的老区精神,是党带领人民铸就的历史丰碑。在伟大的革命实践中,闽东老区红土地上留有众多的革命过程史迹、革命内容史料、革命活动遗址、战场遗迹,以及烈士们的安息地,是最真实、最生动的老区厚重历史的见证,是红色文化的宝贵资源、红色基因的无价财富。宁德市老促会的许多成员都亲历了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恢复国民经济、十年动乱、改革开放、民族复兴等重大历史时期,正是由于他们人生道路伴随这不同时期的兴颓而跌宕起伏的经历,让他们坚守着自己内心对革命老区的真挚情感和执着奉献。正是凭着这样的“老区情结”,让他们多年来自觉自愿、无怨无悔地专注于老区红色文化、革命精神的传承弘扬;致力于关心支持老区、加快老区建设的宏伟事业。市老促会的同志带着对老区人民的深厚感情,不顾年迈,不辞辛苦,四处奔走,宣传老区的贡献和老区精神。同时将老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老区群众的需求反映给党政部门,争取部门扶持资金,鼓励各类企业通过资源开发、产业培育、市场开拓、村企共建等形式到贫困老区投资兴业、培训技能、吸纳就业、捐资助贫。开展多种类型的公益活动,引导广大社会成员和各界人士,通过爱心捐赠、志愿服务、结对帮扶等多种形式参与老区扶贫开发。件事——帮助老区群众脱贫致富。市老促会充分发挥老同志联系面广的优势,主动同交通、水电、邮电、广电、教育等部门联系,帮助老区解决一些水、电、路、通讯、办学等方面的实际困难;发动有关部门对老区增加资金投入,发展生产,增强“造血”功能;同科技、农业、老区办等部门联系,深入老区就地举办实用技术培训班;协助有关部门引进农业、畜牧业、经济作物等良种,提高老区种、养业品种的优化组合;同经济、贸易等部门、企业联系,帮助老区输出劳务,增加收入,摆脱贫困。总之,采取多种形式,牵线搭桥、筹措资金、寻找项目,大力支持老区的建设。  ……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闽东老区扶贫路》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8547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