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陆有军,张嘉孝著
页数:291
出版社:黑龙江美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
ISBN:9787559303646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最后一个军礼》讲述了全国特级战斗英雄张国福,在战争年代奋勇杀敌不怕牺牲,在和平年代不求官不求荣,从不以英雄自居,隐姓埋名四十年,在看似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仍然像一名革命战士那样严格要求自己,继续挥写着并不平凡人生的传奇故事。张国福不管是在战争年代的辽沈战役、湘西剿匪、抗美援朝战斗中,不管是在黑龙江鹤岗煤矿火药厂担任几十年的火药工职务中,他却以一名普通共产党员,严格地要求着自己,展现了共产党员的伟大风采。读罢之后,使人明白了“如何做人”、“怎样做人”的真正道理,增添了国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信心。
本书特色
尽管在采访老英雄的过程中,作者有过痛苦,有过眼泪,有过无奈,有过艰辛,有过尴尬,有过愤怒,可陆有军、张嘉孝能为还原一个真实可信的老英雄,一个有血有肉的老英雄,一个鲜为人知的老英雄,一个敢爱敢恨的老英雄,可以说,无怨无悔。同时,我们能为广大读者、全国人民,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奉献出一部长篇报告文学《最后一个军礼》,这就是作者一生中最大的光荣和幸福啊!
目录
梦想成真的放牛娃
1.从不服输
2.报仇雪恨
3.报名参军
活捉国民党中将的“张虎子”
4.军营里的“张第一”
5.江密峰战役中的小猛虎
6.第一次受到表彰的“张虎子”
胆大心细的“小个子”
7.火眼金晴般的监视
8.千钧一发的勇猛
9二次立功后的申谙.
湘西剧匪中的传奇人物
10.击退“刘黑手”
11.微穿“刘黑手”
12.智擒“刘黑手”
毛泽东特别喜爱的“小战士”
13.年龄最小的“英模”代表
14.难忘的主席家宴
15.慷慨激昂的应战书
七天八夜的代理连长
16.沉着面对敌人的狂轰滥炸
17.施用奇特巧妙的应对战术
18.不惧暴雨浓雾的轮番袭击
无名高地的最后一人
19.缺粮断水时刻
20.生死存亡时刻
21.爬回团部时刻
远离光环的退伍转业兵
22.他选择了退伍转业
23.他选择了莲子姑娘
24.他选择了煤矿鹤岗
令人不解的“火药工”
25.“张大傻”
26.“张大胆”
27.“张四级”
三年严重困难的坚强者
28.张国福的三个窝头
29.张国福的无奈“谎言”
30.张国福的绵绵心痛
柔情似水的好“爸爸”
31.扶养烈士女儿的好爸爸
32.抢回两条弱小生命的好爸爸
33.为了两支青霉素的好爸爸
帽然醒悟的保卫者
34.酒后重伤害
35.愤怒决裂书
36.大智护工厂
小平房里的主人
37.和儿女们贪黑起早筹备
38.用胸膛挡住沥青流淌
39.发动全家人紧衣缩食
留党察看的共产党员
40.情急之中:承揽错误
41.无奈之中:选择“盗窃”
42.沉默之中:忍辱负重
儿女们眼中的“怪老头”
43.指责——无济于事
44.质疑——据理力争
45.弹劾——岿然不动
大义灭亲的“干爸爸
46.规劝与决裂
47.愤怒与劝阻
48.暗访与揭发
侠肝义胆的“张大侠”
49.“我这辆’破车’就是揽载的命儿!”
50.“我的名字并不重要!”
51.“我是战斗英雄张国富!”
秘密揭开后的老人
52.不同寻常的眼泪
53.女儿西安探访的惊讶
54.秘密揭开后的“三条纪律”
最后一个军礼的特级战斗英雄
55.儿女寻求帮助
56.临终四个要求
57.最后一个军礼
后记 有一股力量驱动着我们
节选
《最后一个军礼》: 英雄的伟大壮举 1948年10月26日,闻名中外的辽沈战役中的东北人民解放军已将国民党廖耀湘兵团包围在黑山、大虎山、新民地区。双方短兵相接,又一场恶战已经开始了。 在战斗打到“胶着”状态时,有一名个头矮小、脸色黝黑、腿脚伶俐的小战士,和他临时组建的加强排战士们,快速地沿着位于黑山和新民中间的胡家窝棚以东的饶阳河直插过来。从这一行动完全可以看出,我军要截断国民党新一军与廖耀湘兵团指挥部的联系。 当加强排赶到胡家窝棚村外一片树林时,小战士发现这里的敌人不但全力以赴地构筑工事,而且还有一个重炮部队在把守着。各种各样的天线,在村内的房顶上林立着。 小战士将这一情况向临时班长和排长进行了汇报。紧接着,后续部队已经全部集结在胡家窝棚村外。 为了将对面的敌人全部彻底干净地消灭掉,三纵七师师长决定在天黑时发起进攻。 黑夜已在饶阳河和胡家窝棚村上空,撒开了一张墨黑墨黑的大网。就像一个无底的深渊,四周没有一点儿光亮。只有落尽叶子的树枝,在北风中轻轻地摇曳着。忽然,一群蝙蝠从附近的树林里飞出,张开着黑色的羽翼,有时在战士们头上做着无声的回旋,有时几乎扑在了战士们的身上。 坚守在阵地上的战士们,焦急地等待着进攻的号令。当时间已到晚10时的时候,三纵七师师长命令信号兵发射三颗信号弹。刹那间,机枪声、重炮声、喊杀声,连成一片,就像奔腾不息的洪峰一样,咆哮般地朝着胡家窝棚涌来。 这时,对面的敌人动用了重炮部队向我军进行了猛烈的轰击。一时,敌人密集的炮火,和那美式现代化的武器装备,将我军一次又一次的冲锋打压下去,一批又一批的战士们纷纷倒在敌人的炮火之下。 整个双方的阵地上,已经是砂石腾空,弹片横飞。 村里、村外的民房和草垛,已被炮弹击打得燃起了熊熊大火。大火像魔鬼一样,在民房墙壁上乱爬,火蛇嘶嘶地拼命地吼叫着、扭结着。一座座房顶连连坍塌,顷刻间变成了一堆堆废墟。这时,从西南方刮来了大风前来助阵,将火势像蓬松的头发一样抛向了四面八方。 在胡家窝棚的东侧,有一个敌人特别激烈的火力点。三营两个连的几次冲锋,都被激烈的炮火打压回去。敌人利用优势的武器装备,拼死地进行着抵抗。 可三纵七师与敌人苦战三个多小时,已经付出了伤亡数百人的代价。一名副营长牺牲,另一营教导员身负重伤。一连副连长率领一排与敌人展开了肉搏战,副连长在刺死一个敌人的同时,被敌人的刺刀刺中头部。就在倒下去的那一个瞬间,他拉响了手榴弹,与包围的敌人同归于尽。 就这样,经过几十次的冲锋,战士们一个个全都倒在了阵地上。 此时的小战士着急了,嗓子哑了,眼睛红了。他的眼睛里不停地喷射着怒火,死死地盯着对面敌人的阵地而一动不动…… 经过师部决定,将要派出一个加强排,通过炮火的掩护,快速地将敌人的火力点消灭。 这个任务很快地交给了小战士的临时加强排来完成。 这时,小战士主动站出来请缨:“班长!查看地形的任务,你就交给我吧!不过,我还有一个请求。” 临时班长问:“你快说吧!” 小战士满有信心地说:“我要随着大部队发起攻击时进行前进,你们一定要在火力上给予我一定的支持。另外,我还要带上四颗手榴弹和一支爆破筒。” 临时班长吃惊地问:“难道你已经做出了牺牲的准备?” 小战士大声地喊着:“班长,你说的对!没有我个人的牺牲,哪有我军的胜利?!没有我个人的奉献,哪有新中国的诞生?!” 临时班长担心地嘱咐着:“你可要灵活机动,果断出击,千万要避开敌人火力的正面攻击,我希望你活着回来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