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朱其著
页数:304
出版社:北岳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
ISBN:9787537854030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朱其自选集》收入了作者1990年代以来的作品,正如作者所说,这部自选集可叫“前卫往尘”。作者于1990年代加入当代艺术,从稿子的时间顺序亦可发现,早期的文字一路力挺当代艺术,新世纪后期的艺术资本狂欢后,文字中的前卫热忱逐年下降,对当代艺术不断抱怨甚至几近指责。“前卫”终于在中国绝尘而去,留下的是一批体温犹在的文字记录。这也是让未在当初现场的人多了一份视野。
作者简介
朱其,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学博士,现为文化部中国国家画院理论部研究员,在国内多所大学担任客座教授。1990年代开始从事艺术评论,并策划了一系列重要的前卫艺术展。著作包括《新艺术史和视觉叙事》(湖南美术出版社,2003年),《Video:20世纪后期的新媒介艺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主编著作包括《1990年以来的中国先锋摄影》(湖南美术出版社,2004年),《形象的模糊:里希特三十年艺术访谈和笔记》(湖南美术出版社,2007年),《当代艺术理论前沿》(江苏美术出版社,2009年、2010年、2012年),《未来指向·影像艺术》《未来指向·雕塑装置》(湖南美术出版社,2012年)。曾获2008年中国批评家年会“年度青年批评家奖”、《美术报》2008年度中国美术界十大人物奖、中国艺术研究院优秀博士论文奖(2009年)、2012年台湾《艺术》英文杂志第二届“中国当代艺术批评写作奖”、2013年523海安艺术思想论坛“年度艺术批评奖”。
目录
总论
什么是当代艺术
当代艺术的未来:新人类、电子经验及其社群
中国当代艺术史的史学标准问题
中国艺术给全球带来什么创造性贡献
有没有一个中国当代艺术解释的正宗版本
当代艺术三十年只是一个过渡阶段
“523海安艺术批评奖”答谢词
如何看待参与中国当代艺术的西方人
当代艺术史研究
中国当代三十年艺术
——《艺术汇》杂志口述史访谈
当代艺术、异化和现代主义
1980年代的水墨和现代主义实践
1990年代的观念艺术及装置艺术
1990年代以来的新媒体艺术
1990年以来的中国先锋摄影
1990年代以来的行为艺术
1990年代的独立策展和新生代批评
推进历史:艺术媒体与当代三十年艺术
回到原形:重新评估二十年(1985–2004)
缺乏超越·性的十年:新世纪以来的当代艺术生态
从传统到世界主义的影像再造
——新世纪十年的当代摄影
物化时代的诗性
——新世纪十年的雕塑装置
自然、抽象与现代性
自然的现代性及其传统的转换
自然与抽象形式及其中国画未完成的现代性
公民社会与当代艺术
流动的社群:2009首届北京798双年展主题展策展论述
当代艺术如何言说底层社会
异域对话
文化的游牧性很重要
——阿基莱·伯尼托·奥利瓦访谈
真理没走,只是错误改变了
——对话罗伯特-斯托
欧游反思录:欧洲三大艺术活动带给我们什么启示
如何超越艺术全球化后的“万人一谱”
——2010年韩国光州双年展观后记
阿基里斯与龟:亚洲艺术追赶西方的困境
邂逅草间弥生及物派艺术家
空白的意义:李禹涣访谈
后记
什么是当代艺术
当代艺术的未来:新人类、电子经验及其社群
中国当代艺术史的史学标准问题
中国艺术给全球带来什么创造性贡献
有没有一个中国当代艺术解释的正宗版本
当代艺术三十年只是一个过渡阶段
“523海安艺术批评奖”答谢词
如何看待参与中国当代艺术的西方人
当代艺术史研究
中国当代三十年艺术
——《艺术汇》杂志口述史访谈
当代艺术、异化和现代主义
1980年代的水墨和现代主义实践
1990年代的观念艺术及装置艺术
1990年代以来的新媒体艺术
1990年以来的中国先锋摄影
1990年代以来的行为艺术
1990年代的独立策展和新生代批评
推进历史:艺术媒体与当代三十年艺术
回到原形:重新评估二十年(1985–2004)
缺乏超越·性的十年:新世纪以来的当代艺术生态
从传统到世界主义的影像再造
——新世纪十年的当代摄影
物化时代的诗性
——新世纪十年的雕塑装置
自然、抽象与现代性
自然的现代性及其传统的转换
自然与抽象形式及其中国画未完成的现代性
公民社会与当代艺术
流动的社群:2009首届北京798双年展主题展策展论述
当代艺术如何言说底层社会
异域对话
文化的游牧性很重要
——阿基莱·伯尼托·奥利瓦访谈
真理没走,只是错误改变了
——对话罗伯特-斯托
欧游反思录:欧洲三大艺术活动带给我们什么启示
如何超越艺术全球化后的“万人一谱”
——2010年韩国光州双年展观后记
阿基里斯与龟:亚洲艺术追赶西方的困境
邂逅草间弥生及物派艺术家
空白的意义:李禹涣访谈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