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张守文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
ISBN:9787300079523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财税法学是以财税法为研究对象的新兴法学学科。由于财税法关乎国计与民生,直接影响各类主体的利益与行为,对于保障收入分配的公平、宏观调控的效率、社会经济的稳定均举足轻重,因而各国莫不重视财税法的理论研究和制度建设,从而极大地推动了财税法学的发展。
财税法学是高等院校法学、经济学、管理学等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由于财税法的调整涉及每个人,涉及国家和社会的方方面面,因而每个公民无论是基于对自己、对社会还是对国家的权利与义务的考虑,都有必要学一些财税法学知识。
财税法学方面的教材并不鲜见,但各类教材在内容、体例的安排上不尽相同。本书在篇章结构上首先分为上、下两篇,其中,上篇财政法部分共六章,下篇税法部分共十二章,这样的比例关系同财政法与税法在理论研究和制度建设的实际,同财税法课程通常的教学时数安排等都是一致的。此外,考虑到财税法学的特殊性,两大部分基本的认知线索,都是经济原理一法学理论法律制度,即各部分先介绍相关的经济学原理,如财政原理、税收原理;在此基础上,再介绍法学的基本理论,如财政法总论、税法总论;最后,基于相关的经济学原理和法学理论,分别介绍相关的法律制度。上述安排,对于读者在认识上层层深入,更为系统地掌握财税法的理论与制度,也许更有裨益。
相对于其他法律制度,财税法制度更加纷繁,研习不便,因而需要财税法学教材去粗取精,取舍整合。为此,本书在财政法律制度方面,主要介绍预算法律制度、国债法律制度、政府采购法律制度和转移支付法律制度;在税收法律制度方面,主要介绍税收体制法律制度、税收征纳实体法律制度、税收征纳程序法律制度,以及与此相关的税收争讼法律制度,以体现制度与原理之间以及各类制度之间的内在关联。
相对于其他法律制度,财税法制度更加易变,学用多艰,因而需要财税法学教材顺势应变,及时更新。为此,本书在介绍较为稳定的财税原理和财税法理论的同时,力求体现我国财税法制度的最新变化,以全面反映我国财税法制度建设的最新进展。
本书特色
财税法学是以财税法为研究对象的新兴法学学科。由于财税法关乎国计与民生,直接影响各类主体的利益与行为,对于保障收入分配的公平、宏观调控的效率、社会经济的稳定均举足轻重,因而各国莫不重视财税法的理论研究和制度建设,从而极大地推动了财税法学的发展。
财税法学是高等院校法学、经济学、管理学等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由于财税法的调整涉及每个人,涉及国家和社会的方方面面,因而每个公民无论是基于对自己、对社会还是对国家的权利与义务的考虑,都有必要学一些财税法学知识。
财税法学方面的教材并不鲜见,但各类教材在内容、体例的安排上不尽相同。本书在篇章结构上首先分为上、下两篇,其中,上篇财政法部分共六章,下篇税法部分共十二章,这样的比例关系同财政法与税法在理论研究和制度建设的实际,同财税法课程通常的教学时数安排等都是一致的。此外,考虑到财税法学的特殊性,两大部分基本的认知线索,都是经济原理一法学理论法律制度,即各部分先介绍相关的经济学原理,如财政原理、税收原理;在此基础上,再介绍法学的基本理论,如财政法总论、税法总论;最后,基于相关的经济学原理和法学理论,分别介绍相关的法律制度。上述安排,对于读者在认识上层层深入,更为系统地掌握财税法的理论与制度,也许更有裨益。
相对于其他法律制度,财税法制度更加纷繁,研习不便,因而需要财税法学教材去粗取精,取舍整合。为此,本书在财政法律制度方面,主要介绍预算法律制度、国债法律制度、政府采购法律制度和转移支付法律制度;在税收法律制度方面,主要介绍税收体制法律制度、税收征纳实体法律制度、税收征纳程序法律制度,以及与此相关的税收争讼法律制度,以体现制度与原理之间以及各类制度之间的内在关联。
相对于其他法律制度,财税法制度更加易变,学用多艰,因而需要财税法学教材顺势应变,及时更新。为此,本书在介绍较为稳定的财税原理和财税法理论的同时,力求体现我国财税法制度的最新变化,以全面反映我国财税法制度建设的最新进展。
目录
第一章财政原理3
第一节财政的概念与特征3
第二节财政的体系与职能6
第三节财政存在的必要性11
第四节财政思想与财政原则16
第五节财政政策与财政立法2l
第二章财政法总论26
第一节财政法的概念和职能26
第二节财政法的地位与体系31
第三节财政法的宗旨和原则39
第四节财政主体与财政行为45
第五节财政权义与财政责任5l
第六节财政法的历史与现状57
第三章预算法律制度61
第一节预算法概述61
第二节预算权的分配65
第三节预算收支范围69
第四节预算编审制度77
第五节预算执行制度83
第六节决算法律制度89
第七节预算监督制度92
第八节预算法律责任97
第四章国债法律制度103
第一节国债法概述103
第二节国债职能的法律化109
第三节国债的分类与结构113
第四节国债的发还与管理118
第五章政府采购法律制度125
第一节政府采购法律制度概述125
第二节我国的政府采购制度129
第六章转移支付法律制度139
第一节转移支付法概述139
第二节转移支付法的基本内容144
下篇税法部分
第七章税收原理153
第一节税收的概念和特征153
第二节税收的依据和职能156
第三节税收的分类和结构163
第四节税收的原则和政策170
第八章税法总论179
第一节税法的概念和特征179
第二节税法的地位和体系182
第三节税法的宗旨和原则185
第四节税法的渊源和效力189
五节税法上的课税要素193
第六节税法的历史和现状200
九章税权理论与体制204
第一节税权的多维解析204
第二节税权的分配模式208
第三节税权分配的原则213
.第四节我国的税收体制218
什章征纳权义的理论223
第一节征税主体的权义223
第二节纳税主体的权义225
第三节纳税义务的要旨227
第四节法律责任的定处234
tx 一章商品税法律制度237
第一节商品税制度概述237
第二节增值税法律制度242
第三节消费税法律制度256
第四节营业税法律制度264
第五节关税法律制度272
第十二章所得税法律制度289
第一节所得税法律制度概述289
第二节企业所得税制度通例294
第三节我国企业所得税制度300
第四节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314
第十三章财产税法律制度325
第一节财产税制度概述325
第二节资源税法律制度328
第三节房产税法律制度331
第四节土地税法律制度334
第五节契税法律制度342
第六节车船税法律制度345
第七节印花税法律制度351
第十四章税收管理制度355
第一节税收征管制度概述355
第二节税务登记管理制度357
第三节账簿凭证管理制度364
第四节纳税申报管理制度366
第五节涉税发票管理制度368
第六节海关监督管理制度373
第十五章税款征收制度379
第一节税款征收基本制度379
第二节税款征收特别制度388
第三节税款征收保障制度394
第四节税款征收辅助制度410
第十六章违反相关制度的法律责任416
第一节违反税收征管制度的法律责任416
第二节违反发票管理制度的法律责任422
第三节违反税务代理制度的法律责任425
第四节违反海关税收制度的法律责任426
第十七章税收复议理论与制度431
第一节税收复议理论431
第二节税务复议制度433
第三节海关复议制度442
第十八章税收诉讼理论与制度450
第一节税收诉讼理论450
第二节税收诉讼制度454
参考书目46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