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田汉的一生

封面

作者:谭仲池

页数:375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

ISBN:9787020137008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田汉的一生》是长篇非虚构文学作品,共七章二十一节,记述了革命戏剧家田汉一生不凡的经历。作品饱含激情,既展现了传主独特的风采及业绩,同时展现了一代进步文化人的典型形象。具体人物和其身处的背景——社会变化的大时代,相融相促,构成《田汉的一生》非常有益的现实教育意义以及文学价值。

作者简介

谭仲池,湖南浏阳人,1949年12月生,大学文化。曾任空军7491部队教员、浏阳县县长、潇湘电影制片厂厂长、娄底地区常务副专员、省政府副秘书长、长沙市市长、省作协副主席、省文联主席、省政协副主席等职。系中国作协、中国书协会员,国家一级作家、中国电影学会副会长、中国诗歌学会理事。曾在国防科大、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大任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
迄今为止,共出版长篇小说、电影文学、评论、散文、诗歌、歌词等专集32部,创作电影12部。其中长篇小说《打捞光明》《曾经沧海》,散文长卷《风雨人生路》,散文集《心灵的天堂》,长诗《东方的太阳》,诗集《敬礼,以生命的名义》《祖国,我深爱着你》在读者中有较大的影响。作词的歌曲《阳光乐章》获2003年度国家电视音乐“星光金奖”、作词歌曲《你是一棵树》获中宣部第十届“五个一工程奖”,编剧电影《袁隆平》获中国电影第十三届华表奖、中宣部第十一届“五个一工程奖”,电影《湘南起义》《青春雷锋》被推荐为向党的十八大献礼重点影片,电影《受降前夕》被推荐为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重点影片,音乐剧《生命恋歌》(又名《袁隆平》)为2016年国家艺术基金扶持剧目。并有书法、绘画作品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艺术报》《艺术》等报刊发表。

本书特色

★田汉,不仅是戏剧界的先驱者,同时是文化界的先驱者。他是我们中国人应该夸耀的一个存在……他的一生一定是无穷永远。
——郭沫若

★田汉同志走过来的道路是曲折坎坷的,但是他对国家民族、对文学艺术所作出的贡献却是灿如金玉不可磨灭的。
田汉是现代的关汉卿,我私下把他叫做中国的“戏剧魂”。
——夏衍

★田汉的一生就是一部话剧发展史。他在中国话剧史上,是一位具有开拓性的剧作家和中国话剧诗化现实主义艺术传统的缔造者。
——曹禺

目录

自序
引子

第一章 湘江边的少年戏迷
第一节 雏燕欲飞
第二节 惜别乡关
第三节 雪吟芳心
第四节 梅雨朦胧

第二章 蔷薇绽放灵光
第一节 苦涩蔷薇
第二节 霹雳惊魂
第三节 风动南国

第三章 遥望天边的晓色
第一节 铁肩道义
第二节 浴火涅檠
第三节 心如磐石
第四节 沉默之战

第四章 再从焦土建湖南
第一节 挺立废墟
第二节 戏场战场
第三节 艰难前行

第五章 血火风云铸戏魂
第一节 激情如炬
第二节 放歌京华
第三节 情溢艺海

第六章 登临时代艺术高峰
第一节 峰巅观日
第二节 心灵颤音
第三节 人民之子

第七章 梅尽仍留香如故
第一节 凄美爱情
第二节 清俭家风
第三节 生命悲歌

尾声

后记

附录一:在田汉同志追悼会上的悼词
附录二:重点参考书目和文论
附录三:田汉年表简编

节选

  《田汉的一生》:  湘江从远古走来,总是以它不息的追寻,豪迈地书写着属于它自己雄奇而风雅的生命乐章。沐浴着唐时明月的清辉,杜甫泛舟湘江作诗吟道:“湖南清绝地,万古一长嗟。”而当岁月之风扬起湘江的涌浪,一次又一次拍向江岸的峭壁石岩,三湘大地深蕴的精神文化血脉便源源不断地滋养出一代又一代的英雄儿女。田汉就是其中一个在20世纪中叶把国运与民心、民族大义与担当融人灵魂并且坚韧前行殉道的时代之子、人民之子、大地之子。  第一节雏燕欲飞  历史是从江河开始书写的,水与天地与自然与人类气息相通,血脉相连,生命相依。江河之水赋予人类生活的物性、灵性、理性、生性和心性,是千古永续的生命血脉和文明渊缕。  清光绪二十四年二月二十日(公元1898年3月12日),田汉生于距湘江不到40里的湖南长沙县花果园田家塅茅坪村,原名田寿昌,乳名和儿。父亲田禹卿,起先务农,后在外做厨师,34岁就死于肺结核病。全靠母亲易克勤支撑这个贫寒的家庭。田汉自己曾回忆说:“我家住在东乡锦绣镇田家塅茅坪。原是集族而居。田姓人家甚多,所以叫田家塅。后来许多家没落了,田地也卖掉了,有的搬走了,现在田家圾姓田的不多了。”长沙有个地方习惯叫法,把山区丘陵地带叫作冲里,而把平原低洼地区叫作圾里。田家塅是田姓人家居住集中的村落。它是一片坐落于山岭之间的平坦之地。很早的时候,这个地方杳无人烟、荒草萋萋、古木参天,只有两条河在这里静静地流淌,到了唐朝中后期,长沙陶瓷的兴起和农业的发展,这里的人们以种稻为生,逐渐形成了“鱼米之乡”。碧绿的稻田错落有致排列于塅中,一架架竹制筒车耸立河岸。山峦坡边桑树泛绿。夕阳西下,家家冒起了做晚饭的炊烟,在苍茫的暮色里深抹着乡村的美丽图画。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演进,文化教育的发展,五业的俱兴,山乡的变迁,这片土地变得神奇富足。到了近代便呈现出山清水秀,田园如格,乡风淳朴,人杰地灵,五谷丰盈,瓜果飘香的欣荣景象。尤其是人才的辈出,蔚为壮观。方圆不到40平方公里,在中国近代史上就诞生成长了叱咤风云的如黄兴、徐特立、李维汉、任弼时、杨昌济、许光达、张百熙、廖洙沙、杨开慧、缪伯英等著名人物。田汉出生的这一年,正是中国近代史上有名的“戊戌变法”之年,那个甘愿流血以唤醒国人冲破罗网的血性勇士,矢志变法救国图强的思想先遣者就是邻县浏阳的谭嗣同。尽管9月28日在北京菜市口就义的谭嗣同当时尚不为这个不到半岁的和儿知晓,然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为改变中国命运慷慨赴死的呐喊,却成了穿越时空的霹雳,之后的岁月里,在少年的寿昌心中久久回响。更为有趣的是,距寿昌家不到20里的长沙县凉塘的黄兴,这年刚好26岁,便进入武昌西湖书院读书。书院监督黄绍箕把黄兴作为第一名推荐给张之洞,让黄兴去日本考察学务。尔后黄兴便有缘成为和孙中山一起推翻清朝封建专制的开国元勋。很显然,黄兴报效祖国的“笃实”“无我”的思想境界和百折不挠的忠勇精神,后来也影响着田汉在革命征途上披荆斩棘、一往直前。  我伫立在浏阳河流过长沙县进入湘江的交汇岸边,试图从湘江和浏阳河波浪的回鸣声中,读出这片土地的神秘人文密码,让自己的灵魂能抵达湘江的内心世界,找到黄兴、任弼时、徐特立、田汉等时代英雄成为国家栋梁之材的答案。此刻,我突然想起了,我任长沙市市长时,在《长沙通史》前言中有一段关于长沙县远古文化发现的描述:“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长沙在不断地积淀其丰富的文化内涵。从长沙县南托大塘遗址发掘的距今7000多年的新石器时代的陶罐残片上我们看到,那些在太阳照耀下的高冠长尾鸟,就极生动地折射出长沙先民原始的审美意识和奇特的想象力。”溯源思古,在大约距今15-20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长浏盆地的湘江两岸就有了人类的活动……  ……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田汉的一生》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8488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