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财政学-(第四版)

封面

作者:邓子基主编

页数:323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

ISBN:9787300254241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自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的重要论断和要求“建立现代财政制度”以来,有关公共产品、财政决策、财政支出、非税收入、商品税、政府预算、财政体制等方面随着改革实践进程的深化发生了很大变化。第四版教材基于此,进行了全面系统的修订,力图更好地反映财政学理论和实践的动态变化。

作者简介

邓子基,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经济学家、财政学家、教育家,我国财政学界主流学派“国家分配论”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出版著作、译著、教材60多本(含合著),发表论文400多篇。现兼任英国剑桥国际传记中心副总裁、美国国际传记协会副总裁、中国财政学会顾问、中国国际税收研究会顾问和《决策与信息》杂志总顾问等职务。 曾到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日本、新加坡、香港等10多个国家或地区有关大学讲学、交流或出席国际学术会议。 荣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福建省有突出贡献专家”“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章”“厦门市劳动模范”等国家和省部级奖励及称号40多项。其名字被列入《世界500名人传》(英)、《国际500名有重大影响人物传》(美)等50多项国内外名人传记、词典之中;荣获“国际荣誉勋章”、“世界500名人勋章”(英)和“终生杰出成就荣誉勋章”(美)等。邓子基,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经济学家、财政学家、教育家,我国财政学界主流学派“国家分配论”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出版著作、译著、教材60多本(含合著),发表论文400多篇。现兼任英国剑桥国际传记中心副总裁、美国国际传记协会副总裁、中国财政学会顾问、中国国际税收研究会顾问和《决策与信息》杂志总顾问等职务。 曾到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日本、新加坡、香港等10多个国家或地区有关大学讲学、交流或出席国际学术会议。 荣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福建省有突出贡献专家”“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章”“厦门市劳动模范”等国家和省部级奖励及称号40多项。其名字被列入《世界500名人传》(英)、《国际500名有重大影响人物传》(美)等50多项国内外名人传记、词典之中;荣获“国际荣誉勋章”、“世界500名人勋章”(英)和“终生杰出成就荣誉勋章”(美)等。
陈工,教授、博士生导师。毕业于厦门大学,经济学博士,曾先后赴加拿大达尔豪西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英国莱斯特大学管理中心、英国赫尔大学做高级访问学者。现任厦门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福建省人文社科研究基地公共财政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大学中国公共财政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主要社会兼职有:中国财政学会理事、全国高校财政学教学研究会理事、外国财政专业研究委员会委员、福建省经济学会理事、厦门市财政学会副会长等。 主要研究方向:财政理论与政策、财政管理与制度、国有资产管理、税收理论与实务、公共经济与管理。在教学上,陈工教授作为主持人之一的“财政学专业多层次人才培养与课程体系创新”和“财政学”两个项目:一个获得了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另一个获得了国家级精品课程。陈工教授被评为厦门大学名师,并于2009年获得宝钢优秀教师奖。

本书特色

自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的重要论断和要求“建立现代财政制度”以来,有关公共产品、财政决策、财政支出、非税收入、商品税、政府预算、财政体制等方面随着改革实践进程的深化发生了很大变化。第四版教材基于此,进行了全面系统的修订,力图更好地反映财政学理论和实践的动态变化。
本次所做的修订工作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继承传统,优化内容。本版对旧版中经过教学实践检验认为是正确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继续保留,同时删除过时的和不再适用的内容。
2.简化理论,突出实用。在保留前三章财政学必要的基本理论外,其余各章都尽可能减少纯理论的阐述,相应地突出和增加对我国财政现实的介绍,并通过案例等方式尽可能使其通俗易懂,从而增强了教材的实用性。
3.动态更新,反映实践。本版在更新中力求反映财政收入、财政支出和财政管理各方面的最进展。例如,更新了“营改增”等税制改革、新预算法出台等方面内容,同时更新了各章案例和各年度数据,增强了教材的实践性。

目录

第一篇 财政基本理论
第一章 财政及其本质
第一节 现代经济中的财政
第二节 财政的起源与发展
第三节 财政的本质
第四节 财政的双重属性
第二章 公共财政与国有资本财政
第一节 公共财政
第二节 国有资本财政
第三节 双重结构财政
第三章 公共产品与公共选择
第一节 公共产品的特性
第二节 公共产品的提供
第三节 公共决策与公共选择
第四节 财政决策主体的行为
第五节 政府失灵及其矫正
第二篇 财政支出
第四章 财政支出概论
第一节 财政支出的分类
第二节 财政支出的规模
第三节 财政支出成本—效益分析
第五章 购买性支出
第一节 行政管理支出
第二节 国防支出
第三节 文教科卫支出
第四节 农业支出
第五节 基础设施与基础产业支出
第六章 转移性支出
第一节 社会保障支出
第二节 财政补贴
第三节 税收支出
第三篇 财政收入
第七章 财政收入概述
第一节 财政收入的形式
第二节 税收的基本概念
第八章 税收理论
第一节 税收原则
第二节 税收负担与税负转嫁
第三节 最优税收理论
第九章 商品税
第一节 商品税概述
第二节 增值税
第三节 消费税
第十章 所得税
第一节 所得税概述
第二节 个人所得税
第三节 企业所得税
第四节 社会保险税
第十一章 其他税收
第一节 财产税概述
第二节 房地产税
第三节 遗产税和赠与税
第四节 资源税
第五节 环境税
第十二章 国有经济收入
第一节 国有资产收入的形式
第二节 国有企业利润分配制度
第三节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第十三章 政府非税收入
第一节 政府非税收入概述
第二节 行政事业性收费
第三节 政府性基金
第四节 其他政府非税收入
第五节 我国非税收入现状和改革方向
第四篇 财政管理和财政宏观调控
第十四章 政府预算
第一节 政府预算概述
第二节 政府预算的编制、执行与决算
第三节 我国部门预算的编制
第十五章 财政体制
第一节 财政体制的内容和类型
第二节 政府间职责分工
第三节 政府间财政收支划分
第四节 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
第五节 我国的财政体制
第十六章 财政赤字与公债
第一节 财政平衡与财政赤字
第二节 公债制度
第三节 公债理论
参考文献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财政学-(第四版)》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8475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