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监督约束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影响研究

封面

作者:孙德芝著

页数:256页

出版社: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

ISBN:9787509577776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文主要采用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首先,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回顾,总结出本文的研究方向;其次,根据内部控制评价的理论与实务的发展演变,结合内部控制评价与监督等相关基本理论,并对2012年我国内部控制评价的实施现状进行系统总结与描述,发现我国上市公司在内部控制理解设计力、贯彻执行力以及监督评价力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基于此,本文又以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的需求动因及影响因素为基础,分析出监督约束是影响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评价实施的最关键因素之一,再结合我国企业实际及监督约束主体,运用契约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和公共利益理论等基础理论深入分析了内外部监督约束对内部控制评价质量的影响动机及机理;再次,以我国资本市场上2011年至2014年开始强制实施内部控制评价及其信息披露数据为观测样本,通过建立相关模型验证内外部监督主体与内部控制评价质量以及其经济后果间的关系。最后,在总结理论分析和实证结果的基础上,提出本文的研究结论和相关政策建议。

作者简介

孙德芝,高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管理学博士,现为湖北工业大学教师,湖北省发改委特聘财务专家。主要研究方向是公司治理、内部控制,多年从事审计、财务管理、会计等方面理论教学,有着多年企业财务及会计师事务所实践经历,曾参与国家社科和湖北省级内部控制建设课题,也参加过企业内部控制建设,以及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制度的编制工作。

本书特色

本文主要采用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首先,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回顾,总结出本文的研究方向;其次,根据内部控制评价的理论与实务的发展演变,结合内部控制评价与监督等相关基本理论,并对2012年我国内部控制评价的实施现状进行系统总结与描述,发现我国上市公司在内部控制理解设计力、贯彻执行力以及监督评价力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基于此,本文又以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的需求动因及影响因素为基础,分析出监督约束是影响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评价实施的最关键因素之一,再结合我国企业实际及监督约束主体,运用契约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和公共利益理论等基础理论深入分析了内外部监督约束对内部控制评价质量的影响动机及机理;再次,以我国资本市场上2011年至2014年开始强制实施内部控制评价及其信息披露数据为观测样本,通过建立相关模型验证内外部监督主体与内部控制评价质量以及其经济后果间的关系。最后,在总结理论分析和实证结果的基础上,提出本文的研究结论和相关政策建议。

目录

导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四、研究内容与框架
五、相关概念的界定
六、主要创新
第一章 内部控制监督与有效性评价的历史演变与发展现状
第一节 内部控制监督的发展
第二节 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的历史演变
第三节 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报告的披露现状
第二章 监督约束与内部控制有效性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契约论
第二节委托代理理论
第三节 利益相关者理论
第四节政府管制理论
第三章 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体系
第一节 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目标及内容
第二节 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标准
第三节 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程序和方法
第四节 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指标设计
第四章 监督约束与内部控制有效性的理论分析
第一节 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的需求动因和影响因素分析
第二节 内部控制评价监督约束模式
第三节 监督主体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影响机理分析
第五章 内部监督与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问题提出
第二节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第三节 研究设计
第四节 实证结果分析
第五节 实证结论
第六章 外部监督与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问题提出
第二节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第三节 研究设计
第四节 实证结果分析
第五节 实证结论
第七章 内外监督、内部控制有效性及其经济后果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问题提出
第二节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第三节 研究设计
第四节 实证结果分析
第五节 实证结论
第八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政策建议
第三节 研究局限与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监督约束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影响研究》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8468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