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禅宗音乐美学著述研究

封面

作者:皮朝纲

页数:572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

ISBN:9787010184616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皮朝纲著的这本《禅宗音乐美学著述研究》是一部本填补空白的学术基础研究。禅门中人关于音乐的论述,至今尚未引起学术界的关注,都未被学界引入相关论著之中。禅宗音乐美学思想是禅宗美学思想、中国汉传佛教音乐美学思想、中国古代音乐美学思想的组成部分,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华美学精神的一个组成部分,但至今,对它的文献发掘、整理,还未起步,对它进行理论研究,还十分薄弱。因此,开展禅宗音乐美学著述的发掘、整理、研究,就有重要的文献价值和学术意义。这不仅能为创建“禅宗音乐美学”这门学科,做好最基础的文献发掘整理工作,并且能拓宽禅宗美学思想研究的领域,扩大中国汉传佛教音乐美学思想研究的范围,充实中国音乐美学史研究的内容,为建立中国美学文献学提供经验,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美学体系、建构中国化美学话语体系,提供可资借鉴的思想资源。全书分上下两编,上编为理论阐释,下编为文献汇编。

作者简介

皮朝纲,1934年10月生,四川南川县(现为重庆市南川区)人。1954年于四川师范学院(四川师范大学前身)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留校,曾任系党总支副书记、校党委办公室主任、副校长等职。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美学教授,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博士生导师,四川省美学学会名誉会长。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出版著作10余部。主要有:《中国古典美学探索》、《中国美学沉思录》、《中国古典美学思辨录》、《中国古代文艺美学概要》、《禅宗美学史稿》、《禅宗美学思想的嬗变轨迹》、《丹青妙香叩禅心:禅宗画学著述研究》、《墨海禅迹听新声:禅宗书学著述解读》、《游戏翰墨见本心:禅宗书画美学著述选释》、《中国禅宗书画美学思想史纲》、《禅宗的美学》(合著)、《审美心理学导引》(合著)、《中国古代审美心理学论纲》(合著)、《中国美学体系论》(主编,合著)、《审美与生存——中国传统美学的人生意蕴及其现代意义》(主编,合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历代美学文库明代卷》(主编,合著)。其论著曾获省、部级优秀科研成果奖七项(荣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优秀学术著作优秀奖1项)、优秀教学成果奖1项(二等奖)。获曾宪梓教育基金奖。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本书特色

这是一部本填补空白的学术基础研究。禅门中人关于音乐的论述,至今尚未引起学术界的关注,都未被学界引入相关论著之中。禅宗音乐美学思想是禅宗美学思想、中国汉传佛教音乐美学思想、中国古代音乐美学思想的组成部分,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华美学精神的一个组成部分,但至今,对它的文献发掘、整理,还未起步,对它进行理论研究,还十分薄弱。因此,开展禅宗音乐美学著述的发掘、整理、研究,就有重要的文献价值和学术意义。这不仅能为创建“禅宗音乐美学”这门学科,做好最基础的文献发掘整理工作,并且能拓宽禅宗美学思想研究的领域,扩大中国汉传佛教音乐美学思想研究的范围,充实中国音乐美学史研究的内容,为建立中国美学文献学提供经验,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美学体系、建构中国化美学话语体系,提供可资借鉴的思想资源。全书分上下两编,上编为理论阐释,下编为文献汇编。

目录

上编
中国美学文献学学科建设视域下的禅宗音乐美学著述诠释
引 言
第一章“以音声为佛事”:禅门音乐审美化生存方式
一 “以音声为教体”:禅宗文化的重要特性
(一)“以音声为佛事”,是“高扬向上宗乘,大作无边佛事”,获
“超劫成佛之功”的重要法门
(二)“以音声为佛事”是“即事显理”,“警昏怠,肃教令,导幽
滞,而和神人”的重要场所和渠道
(三)“以音声为佛事”具有巨大功能,源于它的“梵音清雅,令
人乐闻”,“音声微妙,称适人心”,有很强的审美感召力
二禅道万千法门,“音声佛事”处于优先地位
(一)“世间所有一切事法”,“莫不皆从音声演出”
(二)“十方俱击鼓,十处一时闻”
三创“清规”,建“仪轨”:禅宗音乐生活制度化
(一)“兴礼乐,定宗纲”,“礼以立中道,乐以导性情”

(Z-)“朝暮课诵”:禅宗基本生活与音乐审美活动
第二章“村歌社舞释迦禅”:禅宗音乐审美世俗化
一佛曲的俗化与传播
(一)禅师用俗曲“唱道”与“授徒”
(二)“法乐自娱”与俗曲“度尽迷云”
二“耍笑讴歌是佛法”,“酒肆歌楼,是佛境界”
(一)“耍笑讴歌作佛事”,“耍笑与讴歌,愈听声愈好”
(二)“或歌或舞,头头尽是吾家事,处处全彰妙总持”
(三)“小艳情词、绵州巴歌,皆足使学者销意中之积滞,出眼
内之金尘”
(四)“歌楼舞榭,箫鼓齐鸣,尽是触著磕著透露风光底时节”
三“村歌社舞,共话无生”、“樵歌牧语,句句吐佛祖心髓”
(一)“看取村歌社舞”以“识祖意西来”
(二)“村歌社舞释迦禅”
(三)“村歌社舞,此是新年头底佛法”
第三章以乐喻禅:禅宗音乐美学的独特风貌
一“以琴理喻禅”:以乐喻禅命题的提出
(一)“以琴理喻禅”
(二)“以琴说法”
(三)“合琴与禅为一致”
二“妙音”与“妙指”
(一)“修行六度”,修持“楞严大定”
(二)“衲僧分上”用功夫
(三)“善用其心”,清除“妄想颠倒”
(四)求“诸大佛祖,曲垂方便”
(五)不能“执之失度”,只能“放之自然”
(六)“非妙音妙指能发”
三“参禅如调弦之法”
(一)“受戒参禅,如调弦相似,缓急得中,则思过半矣”
(二)参禅用心如弹琴,“心若调适乃可得道”
四“丝不如竹,竹不如肉”与“竹不如丝,丝不如肉”
(一)“丝不如竹,竹不如肉”
(二)“竹不如丝,丝不如肉”
……
第四章
诗乐联姻呈禅心:颂古展示公案禅意的音乐审美视角
第五章
禅苑绽新葩:禅宗音乐美学的理论探讨
下编
禅宗音乐美学著述撷要
后记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禅宗音乐美学著述研究》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8466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