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国经创新PPP课题组编
页数:392
出版社: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
ISBN:9787509568194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下,财政体制顺应经济发展不断改革和完善,从80年代的包干制到90年代的分税制,1994年分税制实施到当前确定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目标已经20年有余,我国政府财力得到大幅度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改善明显。然而,中国取得惊人的经济成绩背后是巨大的发展成本,如收入分配问题、就业问题、资源消耗粗放、环境质量下降、大气污染、生态失衡等,其中生态与环境成本是发展成本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当前,国民已基本解决温饱问题,大多数已经走向小康生活,对生活质量的追求越来越紧迫,生态与环境成为影响人们日常生活质量的最大影响因素,因环境与生态问题而投诉的案件呈现飞速上升趋势,尽管在2011年财政部针对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制定了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机制,但由于规模太小无法形成显著的影响力,我国目前尚未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全范围的生态补偿与环境保护体系,生态与环境问题频发,引发广大国民关注。
本书特色
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下,财政体制顺应经济发展不断改革和完善,从80年代的包干制到90年代的分税制,1994年分税制实施到当前确定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目标已经20年有余,我国政府财力得到大幅度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改善明显。然而,中国取得惊人的经济成绩背后是巨大的发展成本,如收入分配问题、就业问题、资源消耗粗放、环境质量下降、大气污染、生态失衡等,其中生态与环境成本是发展成本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当前,国民已基本解决温饱问题,大多数已经走向小康生活,对生活质量的追求越来越紧迫,生态与环境成为影响人们日常生活质量的最影响因素,因环境与生态问题而投诉的案件呈现飞速上升趋势,尽管在2011年财政部针对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制定了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机制,但由于规模太小无法形成显著的影响力,我国目前尚未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全范围的生态补偿与环境保护体系,生态与环境问题频发,引发广大国民关注。
目录
第一节 PPP模式的内涵及模式分类
一、PPP模式的内涵
二、PPP模式的分类
第二节 我国发展PPP模式的必要性
一、满足城镇化建设的投资需求
二、弥补基础设施的财政投入不足
三、有助于消减政府债务
四、解决管理效率低的问题
五、有利于解决“重建设、轻管理”现象
第三节 我国发展PPP模式的可行性
一、理论上的可行性
二、实践上的可行性
第四节 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制度供给的五大正面效应
一、PPP的正面效应之一:政府视角
二、PPP的正面效应之二:公众视角
三、PPP的正面效应之三:企业视角
四、PPP的正面效应之四:改革视角
五、PPP的正面效应之五:法制视角
第二章 PPP模式国内外发展历程研究
第一节 国外发展历程
一、在欧洲的发展
二、在美洲的发展
三、在大洋洲的发展
四、在亚洲的发展
五、在非洲的发展
第二节 国内发展历程
一、从不同的目标阶段划分
二、以发展趋势的阶段划分
第三章 全面解析PPP功能,科学定位谋求发展
第一节 推动政府与市场合作
一、合作动力
二、合作机理
三、剖析中国现状
第二节 夯实依法治国基础
第三节 拓展投融资渠道
第四节 打造国际资源配置中心
一、以加入GPA为战略契机
二、以会展为战略抓手
第五节 铸造全面支撑产业发展服务平台
第四章 我国发展PPP模式的战略选择及法制化建设
第一节 我国发展PPP模式的战略选择
一、PPP模式选择
二、PPP模式的行业选择
第二节 我国发展PPP模式的法制化建设
一、主要国家PPP模式法制化状况
……
第五章 PPP综合服务平台技术架构
第六章 以平台数据为基础成立PPP产业引导基金和扩大市场融资渠道的研究
第七章 我国推行发展PPP模式需要的政策支持
第八章 政府职能部门利用PPP综合服务平台参与PPP项目管理的意义和应用
第九章 中国加入GPA谈判背景下政府采购和PPP模式研究
第十章 利用外资参与国内PPP项目建设问题研究
第十一章 推行PPP模式审计监管问题研究
第十二章 PPP项目领域分类问题研究
第十三章 PPP案例研究
附件:PPP综合服务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