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陆贾治道研究

封面

作者:徐平华著

页数:15,205页

出版社:中山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

ISBN:9787306062147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是从治道视角系统研究陆贾治道专著, 主要包括六部分: 治道作者概况、治道属性辨析、治道合法性依据、治道主要内容、治道的汉代影响、治道的当代启示。

作者简介

徐平华,男,1971年生,湖南耒阳人,广州美术学院教授,广东省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中国式设计管理”的创立者。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管理哲学、思想政治教育、中国式设计管理。获“中国管理哲学与设计管理关系研究”(10YJC760084)在内的省部各类课题十余项,在《伦理学研究》、《美术与设计》等各类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六十余篇。

本书特色

本书是最本从治道视角系统研究陆贾治道专著,主要包括六部分:一是作者概况,包括其人、其书、其学,认为贯穿三者的主线即治道;二是治道属性辨析:以儒家“道德导致无为”为主干、道家“自然无为”、法家“法术势无为”为补充,以统纳致用为旨归,故其主体属性还是儒家;三是治道合法性依据:天乃治道合法性本源、民乃治道合法性旨归、史乃治道合法性佐证,故“天·民·史”乃治道合法性的三维向度;四是治道主要内容:“圣贤为杖”的治道保障、“仁义为本”的治道基础、“无为为用”的治道模式;五是治道的汉代影响:“有启文、景、萧、曹之治者”、是儒学制度化的先声、是儒学意识形态化的先声;六是治道的当代启示:有启践行科学发展观、有启构建和谐社会、有启创新设计管理。

目录

导论
一、研究综述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意义
第一章 治道作者概况
第一节 其人
一、两次出使南越,平定南疆,为汉王朝休养生息创造良好条件
二、进谏高祖改变统治策略,实现从逆取到顺守转变
三、为诛吕安刘预筹方策
第二节 其书
一、陆贾作品的数量和存世
二、陆贾作品的版本
三、《新语》的成书时间
四、《新语》的真伪问题
第三节 其学
一、文学思想
二、史学思想
三、哲学思想
第二章 治道属性辨析
第一节 儒家“道德导向无为”为主干
一、“无为”的渊源:儒家的仁义,而非黄老道家的道
二、“无为”的属性:主要是儒家的“道德导向无为”,并非黄老道家的“自然无为”
三、“无为”的目标:与儒家的大同理想相似,而不同于黄老道家的治理模式
第二节 道家“自然无为”和法家“法术势无为”为补充
一、以道家“自然无为”为补充
二、以法家“法术势无为”为补充
第三节 “统纳致用”为旨归
一、统纳儒道法,形成“履道为基、仁义为本、循法为辅、无为为用”的术化致用的“无为”理论体系
二、统纳“无为”与有为,形成具体术化致用的“无为”操作体系
三、由道到事,形成致用的“无为”政策体系
第三章 治道合法性的依据
第一节 天:治道合法性的本源
一、天是万物本源
二、天是人性本源
三、天是治道本源
四、天是“仁义”与“无为”的本源
第二节 民:治道合法性的旨归
一、要重德轻刑
二、要不扰民
三、要不“轻师尚威”
四、要不与民争利
五、要“不兴无事之功”
第三节 史:治道合法性的佐证
一、以史佐证“仁义为本”的合法性是陆贾以史佐治的重要体现
二、以史论证“无为为用”的合理性是陆贾以史佐治的另一重要体现
三、以史佐证“圣贤为杖”的治道保障是陆贾以史佐治又一重要体现
第四章 治道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 “圣贤为杖”的治道保障
一、崇圣:治道的首要保障
二、杖贤:治道的另一个保障
第二节 “仁义为本”的治道基础
一、“仁义”是治道的基础
二、“仁义”是治道乃至王权合法性的依据和基础
三、“仁义”治道基础神圣化的论证
四、“仁义为本”的治道基础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价值
第三节 “无为为用”的治道途径
一、落实“无为为用”的条件
二、“无为为用”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价值
第五章 治道的汉代影响
第一节 “有启文景萧曹之治者”
一、陆贾促进了儒学与王权磨合、融合
二、陆贾有启汉代乡里制度建设
第二节 汉代儒学制度化的先声
一、儒学制度化——儒学与王权结盟的方式
二、儒学制度化的方式
三、儒学制度化的途径
第三节 汉代儒学意识形态化的先声
一、陆贾:汉代尝试建构儒学形而上宇宙支持系统、寻求天然合理终极依据的第一人
二、陆贾:汉代尝试“独尊儒术”、统一思想的第一人
三、陆贾:汉代尝试促使儒学与王权磨合,并对汉初政治产生深远影响的第一人
第六章 治道的当代启示
第一节 有启践行科学发展观
一、“天人合策”传统治道本体论有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二、“得之于民”传统治道目标论有启“以人为本”的发展观
三、“统变贵和”治道方法论有启如何践行科学发展观
第二节 有启构建和谐社会
一、“设计异化”:构建和谐社会亟待解决的难题
二、“以人为本”:导致“设计异化”的误区
三、“以仁为本”:解决“设计异化”的出路
第三节 有启创新当代设计管理
一、“统物通变”的设计管理移位
二、“仁义为本”的设计管理理念
三、“无为为用”的设计管理模式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陆贾治道研究》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8450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