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郑觐文
页数:551
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
ISBN:9787229121891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鄭覲文不僅是一位民族器樂演奏家、音樂教育家、音樂活動家,也是一位民族樂器製作家。他對古代音樂的探索,對民族樂器的改革,以及對演奏人才的培養,都作出了重要貢獻,對大型民族樂隊的組建,也進行了有益的探索。作者多年来在古琴领域学习研究与实践,集众家之长,并融会多种流派,收集、整理了大量传统琴曲,对推进古琴的学术研究,传播古琴文化,提高琴人的素质,引导古琴的发展,起到极为积极的作用。该书的出版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和史料价值。
作者简介
郑觐文(1872年—1935年),字光裕,江苏省江阴县人,自幼父母双亡,由老保姆抚养成人。幼年爱好音乐,擅长江南丝竹,后从师学习琵琶、古琴,技艺大有进步。在古琴名家唐敬洵先生的精心培育下,琴艺高超,讲究韵味。他弹奏的《秋鸿》、《平沙落雁》、《水仙操》、《胡笳十八拍》、《梅花三弄》等名曲,古朴典雅,苍劲有力,技艺精湛,感人至深。后率先发起组织“琴瑟乐社”,吸收不少琴家入会,互相交流,不久就在此基础上酝酿成立了大同乐会。在我国现代民族音乐史上,郑觐文应占有一席重要的地位。郑觐文不仅是一位民族器乐演奏家、音乐教育家、音乐活动家,也是一位民族乐器制作家。他对古代音乐的探索,对民族乐器的改革,以及对演奏人才的培养,都作出了重要贡献,对大型民族乐队的组建,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本书特色
★16开布面精装,重庆出版社出版
★郑觐文于制造仿古乐器、改良民族乐器、组建民族乐队,以及编著乐理书籍诸方面都取得了成绩
★对研究中国音乐史,及民乐改良与发展等方面,具有重大的意义
★对推进古琴的学术研究,传播古琴文化,引导古琴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编者对不详细的史料与错误,予以校订,并细注出处
《郑觐文集》收录了郑觐文的著作《中国音乐史》、《雅乐新编》、《箫笛新谱》,郑觐文的文论和演讲稿,以及人们对郑觐文和大同乐会的评论。研究郑觐文的著作可以了解他的音乐思想、音乐理论和实践的建树。《中国音乐史》所涉及的古代音乐史料范围广泛,而史料的出处多不详细,且错误较多,作者一一予以校订,并细注出处,《雅乐新编》和《箫笛新谱》也都写了述评,以方便读者的阅读。
目录
中國音樂史二五
雅樂新編 附《雅樂新編》述評二九七
簫笛新譜 附《簫笛新譜》評析三五三
鄭覲文文論四二五
西溪放生新聲 周慶雲詩 鄭覲文譜曲 〔琴歌〕四二六
鄭立三《音樂通古》敘四三○
大同樂會之樂理論文四三○
樂之五德四三一
樂之三道四三二
樂序周會宣言四三四
鄭覲文在大同樂會演說制樂四三六
國樂正規四三九
大同樂會夜祭二音樂家〔劉天華、王集鴻〕四四○
辟中國無文化可言之讕言四四二
附 錄四四五
鄭覲文年譜四四六
鄭覲文評論四六一
节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