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历史大潮话陈云

封面

作者:迟爱萍著

页数:449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

ISBN:9787010184524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陈云革命生涯70余年,参与过许多党和国家的重大决策,多次在历史发展的关键时刻发挥重要作用。尤其是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新时期,陈云多次在国民经济处于困境中,谋划良策,引导国家走出困境,是公认的中共党内对中国经济史有着重要影响的人物。 为立体式展现陈云在波澜壮阔的中国历史舞台上的实践活动、理论与政策、智慧与谋略、风范与品格、勇气与意志等等,以此资政育人,本书从宏观选择5个专题,总论陈云的历史地位,对陈云的历史功绩进行总的认识和评价;又从微观选择15个专题,分论陈云在党史和国史一些重大决策与事件中的活动、思想、精神品质和历史作用。这20个专题基本囊括了陈云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三个历史时期,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作的历史性贡献,以此坚定人民对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中国梦”的决心和信心。 同时,考虑到陈云在财经工作与经济建设方面对中国现代经济史发展的作用,又以论述陈云领导经济工作的智慧和方法作为全书尾声,以充分体现陈云对党和国家及人民最突出的贡献在经济建设方面的特点,结合新形势更好地学习其出色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作者简介

迟爱萍,1957年1月生,历史学博士,研究员。中国中共文献研究会陈云思想与生平研究会副会长,第八届全国青联委员。参加《任弼时年谱》《任弼时传》《陈云传》《陈云年谱》的撰写;担任《陈云年谱(修订本)》副主编,《陈云研究述评》主编,《陈云画传》执行主编,以及《陈云论党的建设》《陈云文选(一卷本)》《陈云手迹选》副主编等;独著“伟人之初”丛书《陈云》《新中国第一年的中财委研究》,合著“中华名人”丛书《陈云》《陈云在历史瞬间》,合作编撰《亲情话陈云》,出版《历史大潮话陈云》(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等著作;多次参加陈云纪念馆陈列大纲编撰,参与电视连续剧《陈云》、电视文献片《陈云的故事》的策划与审片。在中央文献研究室从事陈云研究二十余年,研究成果在全国学术界有一定影响。

本书特色

16开平装,人民出版社出版

本书是作者迟爱萍长期从事陈云生平与思想研究的成果

全书基本囊括了陈云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三个历史时期的贡献,及其在中国现代经济史发展困境中所起的关键作用

立体式展现陈云在波澜壮阔的中国历史舞台上的实践活动、理论与政策、智慧与谋略、风范与品格、勇气与意志等

陈云革命生涯70余年,参与过许多党和国家的重大决策,多次在历史发展的关键时刻发挥重要作用。尤其是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新时期,陈云多次在国民经济处于困境中,谋划良策,引导国家走出困境,是公认的中共党内对中国经济史有着重要影响的人物。 为立体式展现陈云在波澜壮阔的中国历史舞台上的实践活动、理论与政策、智慧与谋略、风范与品格、勇气与意志等等,以此资政育人,本书从宏观选择5个专题,总论陈云的历史地位,对陈云的历史功绩进行总的认识和评价;又从微观选择15个专题,分论陈云在党史和国史一些重大决策与事件中的活动、思想、精神品质和历史作用。这20个专题基本囊括了陈云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三个历史时期,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作的历史性贡献,以此坚定人民对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中国梦”的决心和信心。 同时,考虑到陈云在财经工作与经济建设方面对中国现代经济史发展的作用,又以论述陈云领导经济工作的智慧和方法作为全书尾声,以充分体现陈云对党和国家及人民突出的贡献在经济建设方面的特点,结合新形势更好地学习其出色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目录


总论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
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重要开创者和奠基人
三、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作出卓越贡献
四、中国共产党杰出的党建工作领导者和理论家
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理论与实践的探索者和倡导者之一
专论
六、青少年时代成长内因
七、在红军长征中的独特作用
八、中共驻新疆第一任党代表
九、七年中央组织部部长的辉煌政绩
十、领导西北财办卓有成效地开展工作
十一、主持中国共产党首次全国性财经工作会议
十二、领导中财委确立人民币制度
十三、推动新中国第一笔国债的发行
十四、策划指导绘制新中国建设蓝图的系列专业会议
十五、指导中财委拟订和实施恢复城乡交流政策
十六、主持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编制和执行
十七、运用国家资本主义的智慧和成功实践
十八、七千人大会前后的工作方法与政治智慧
十九、对我国对外开放工作的探索和推进作出重要贡献
二十、对经济特区创立与发展的战略指导
尾声:值得认真学习的精神遗产

节选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历史大潮话陈云》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8400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