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老子臆解

封面

作者:徐梵澄

页数:248

出版社:崇文书局

出版日期:2018

ISBN:9787540348304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老子臆解》成稿于1985年初,是年3月中华书局取走手稿,1988年3月出版繁体横排单行本,人名、地名下加专名线,书名下标以波浪线。此书缘于先生1978年底归国后,闻有马王堆出土《老子》帛书本,遂亟求而读之,继而就平生所学而解之。2006年收入《徐梵澄文集》首卷中,是为简体本也。此两版本,《老子》各章皆接排,且目录中不出章标题。今参考前两版本,出版繁体横排单行本,不加任何下划线,各章都另起页且上目录。

作者简介

徐梵澄(1909—2000)
年轻时游学于鲁迅门下,一生践行先生的“精神事业”;

1929年至1932年,留学德国柏林大学、海德堡大学;

回国后寄寓上海,受鲁迅之嘱系统地翻译尼采著作;

1945年赴印度,先后任教于泰戈尔国际大学和室利阿罗频多学院;
徐梵澄(1909—2000) 年轻时游学于鲁迅门下,一生践行先生的“精神事业”;1929年至1932年,留学德国柏林大学、海德堡大学;回国后寄寓上海,受鲁迅之嘱系统地翻译尼采著作;1945年赴印度,先后任教于泰戈尔国际大学和室利阿罗频多学院;1978年底回国,就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 先生精通多种古今语言,贯通中、西、印三大文化,在诗歌、书画、文艺评论上造诣精深,学术贡献主要有四: 一、中国之最早最具规模地翻译尼采著作,如《尼采自传》《苏鲁支语录》等; 二、系统地翻译印度韦檀多一系古今经典,如《薄伽梵歌》《五十奥义书》等; 三、以英文完整地介绍中国传统学术精华,如《孔学古微》《唯识菁华》等; 四、以精神哲学的进路重新诠释吾华经典,如《陆王学述》《老子臆解》等。

相关资料

著名学者刘小枫为《老子臆解》专门写过书评《圣人的虚静》,其中有言:兼及中西印三大文明学术的中国学人屈指可数,有的不过浮泛涉猎、蜻蜓点水。梵澄在每一领域都涉猎颇深,不属此列;何况先生劳作累累,有目共睹,绝非某些传说中的大师。 鲁迅有许多学生(虽然他从来没有带过研究生),迄今还不断有人争当他的学生。梵澄算得上货真价实的鲁迅弟子,却偏偏不喜欢张扬与鲁迅的师生情。笔者孤陋寡闻,知道梵澄时,还不晓得他是鲁迅的私淑,只晓得他曾经翻译过尼采(笔者在八十年代初就读过他四十年代发表的译文)。84年笔者在北京买到《五十奥义书》、随后又得《神圣人生论》,大为吃惊──先生活着、竟然还翻译这样的书、而且部头如此之大! 《老子臆解》由校诂文字和“臆解”义理两部分构成,以后者为主。与其说《老子臆解》是《老子》校释方面的新成就,不如说是一个值得认真阅读的哲学事件。 “古之道术”的要核是否就是梵澄后来标举的“一系精神哲学”的源头?或者说,与晚出的《陆王学述》相关,《老子臆解》是否意在揭示中国传统“一系精神哲学”的要核?倘若如此,《老子臆解》的意义就更难以估量了。

本书特色

每章撮其大意说之。疑难处释之,其原自明白无需解释者,略之。析理参以《周易》及先秦古说,不废《庄子》;偶见颇同西洋哲学者,标出之,意在点染以时代精神;无所发挥,盖非论老子哲学也。隶事,多取《春秋传》,间有取后世者,皆历史大事。音义多本之《尔雅》《诗序》《说文》等,以古字义解古文义,亦时有涣然冰释,怡然理顺者。要之,求以至简洁浅显之文字,解明书中之义理,恰如其分,适可而‍止。

目录


版本
道缝
道一
道二
道三
道四
道五
道六
道七
道八
道九
道十
道十一
道十二
道十三
道十四
道十五
道十六
道十七
道十八
道十九
道二十
道二十一
道二十二
道二十三
道二十四
道二十五
道二十六
道二十七
道二十八
道二十九
道三十
道三十一
道三十二
道三十三
道三十四
道三十五
道三十六
道三十七
德缝
德一
德二
德三
德四
德五之一
德五之二
德六之一
德六之二
德七
德八之一
德八之二
德九
德十
德十一
德十二
德十三
德十四
德十五
德十六
德十七
德十八
德十九
德二十
德二十一
德二十二
德二十三
德二十四
德二十五
德二十六
德二十七
德二十八
德二十九
德三十
德三十一
德三十二
德三十三
德三十四
德三十五
德三十六
德三十七
德三十八
德三十九
德四十
再版後记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老子臆解》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8398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