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宋晓玲著 著
页数:255
出版社:中国金融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4
ISBN:9787522025254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网盘下载地址:下载中国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采取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分析方法, 从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机理、发展效应、量化测评、影响因素、监管规则等不同层面, 研究我国数字普惠金融发展问题。研究发现: 数字技术与普惠金融有机融合, 将凸显“长尾效应”、扩大“鲶鱼效应”、弱化“马太效应”, 既能促进普惠金融发展, 又将提升社会整体的福利水平。数字普惠金融的减贫效应与消费促进效应, 有利于提升经济发展水平和降低贫富差距。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主要受经济发展状况、数字化水平、政府监管力度、社会信用状况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作者简介
宋晓玲 北京语言大学商学院院长、经济研究院院长(兼),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经济学博士。全国高校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创新联盟“新商科专委会”常务理事,“一带一路”新商科标准建设联盟创始委员。研究方向为数字经济与金融科技、国际金融、区域国别经济理论。曾出版专著3部,在Eoonomic Analysisand Policy,Humanities and SocialScienoes Communications,(管理世界》《世界经济研究》等国内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子课题等 10 余项,获河南省社科优秀成果奖二等奖、河南省教育厅社科忧秀成果奖一等奖等奖项 10 余硕。
目录
目录第一章 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概述 1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1 第二节 数字普惠金融的相关概念及含义 2 第三节 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历程 3 第四节 发展数字普惠金融的意义和作用 4 第五节 数字普惠金融的特点变化和发展趋势 7第二章 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现状与问题 11 第一节 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现状 11 第二节 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8第三章 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外部环境与内在动因 45 第一节 数字普惠金融的国际规则 45 第二节 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宏观环境: PEST 分析 54 第三节 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内在动因: 基于不同规模的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机构分析 61目录第一章 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概述 1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1 第二节 数字普惠金融的相关概念及含义 2 第三节 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历程 3 第四节 发展数字普惠金融的意义和作用 4 第五节 数字普惠金融的特点变化和发展趋势 7第二章 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现状与问题 11 第一节 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现状 11 第二节 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8第三章 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外部环境与内在动因 45 第一节 数字普惠金融的国际规则 45 第二节 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宏观环境: PEST 分析 54 第三节 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内在动因: 基于不同规模的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机构分析 61第四章 数字普惠金融效应的理论与实证分析 67 第一节 数字技术促进普惠金融发展效应 67 第二节 数字普惠金融的经济增长效应 80 第三节 数字普惠金融的减贫效应 94 第四节 数字普惠金融的促进消费效应 109第五章 数字普惠金融指数: 国别与省际比较分析 121 第一节 国内数字普惠金融指数构建 121 第二节 世界数字普惠金融指数的构建 129 第三节 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国别比较 142第四节 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区域比较: “一带一路” 共建国家 144 第五节 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程度的省际比较: 31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145第六章 数字普惠金融国内外经验及借鉴 148 第一节 国际经典案例: 发达国家 148 第二节 国际经典案例: 发展中国家 155 第三节 国内经典案例: 银行业 159 第四节 国内经典案例: 互联网金融机构 167第七章 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影响因素: 理论与实证检验 171 第一节 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影响因素的相关理论 171 第二节 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影响因素的机理分析 174 第三节 数据来源与变量选取 177 第四节 数字普惠金融影响因素实证检验: 传统面板回归分析 178 第五节 数字普惠金融影响因素实证检验: 空间面板回归分析 186 第六节 结论与建议 195第八章 数字普惠金融监管: 国际经验与中国规则构建 197 第一节 中国数字普惠金融监管的现状与问题 197 第二节 数字普惠金融监管的国际经验 199 第三节 构建数字普惠金融监管的中国规则 211第九章 推进我国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政策建议 218 第一节 确立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战略与总体思路 218 第二节 重塑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路径 218 第三节 加强数字普惠金融制度建设与风险控制 220 第四节 打造多方协同联动的数字普惠金融生态圈 220 第五节 积极联动其他因素共促数字普惠金融发展 221 第六节 推进数字普惠金融国别与区域合作 223参考文献 224后 记 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