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郑炜
页数:164
出版社: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
ISBN:9787530153574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农历中表示季节变动的二十四个特定节令,是中国古代先民们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 古代中国是典型的农耕文明,靠天吃饭的传统决定了人们要密切关注季节的转换与气候的变化,顺天应时是保证衣食富足的关键。因此,作为古代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成果和智慧的结晶的二十四节气,在中国历史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它既是历代官府颁布的时间准绳,也是指导农业生产的指南针,同时还是日常生活中人们预知气候变化的晴雨表。因其重要价值,二十四节气被国际气象界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了人类非物质文化遗存代表作名录。
作者简介
本书由郑炜和欧莉编著。郑炜毕业于南开大学,编辑出版专业学士,中国古典文学专业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古典文学与文化,现供职于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主要从事汉语及中华文化类图书及电子音像产品的出版工作,策划编辑有《博览中国》《中国文化欣赏》《中国商务文化》等出版物,其中《博览中国》分别荣获第五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音像电子游戏出版物提名奖”
本书特色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农历中表示季节变动的二十四个特定节令,是中国古代先民们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
古代中国是典型的农耕文明,靠天吃饭的传统决定了人们要密切关注季节的转换与气候的变化,顺天应时是保证衣食富足的关键。因此,作为古代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成果和智慧的结晶的二十四节气,在中国历史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它既是历代官府颁布的时间准绳,也是指导农业生产的指南针,同时还是日常生活中人们预知气候变化的晴雨表。因其重要价值,二十四节气被国际气象界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了人类非物质文化遗存代表作名录。
目录
立 春——1 雨 水——7 惊 蛰——13 春 分——21 清 明——27 谷 雨——33
立 夏——39 小 满——45 芒 种——51 夏 至——57 小 暑——63 大 暑——69
立 秋——75 处 暑——81 白 露——89 秋 分——95 寒 露——101 霜 降——107
立 冬——113 小 雪——117 大 雪——123 冬 至——129 小 寒——135 大 寒——1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