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中日著作权法比较

封面

作者:胡云红著

页数:274

出版社:人民法院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

ISBN:9787510919305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中日两国一衣带水,同洲同文,彼此之间的法律文化交流源远流长。本文通过回顾日本著作权法的产生和变迁历史的基础上,分析了日本著作权法对我国著作权法的影响。介绍了网络环境下中日两国著作权法对数字化技术带来的挑战的应对措施。分析和比较了中日著作权法中信息网络传播权、人格权、表演者的商品化权以及二次使用费制度的相关规定,结合现实案例,阐述了我国著作权法中相关规定的不足和完善措施。在介绍日本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的基础上,对我国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的现状进行了分析调查,并对未来的立法完善提出了见解。

作者简介

胡云红,女,民革党员,国家法官学院副教授,最高人民法院中国应用法学研究所和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联合培养博士后,日本横滨国立大学法学博士,河北经贸大学经济法学硕士,河北师范大学英语语言文学硕士。研究方向为知识产权法学、合同法、司法制度。先后在《横滨国际社会科学研究》《河北法学》《知识产权》《法律适用》等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主持和参与数项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主要代表作有《表演者权比较研究一以中日著作权法为中心》(日文)、《陪审制度比较与实证研究》。

目录

第一章 日本著作权法对我国著作权法的影响
第一节 日本明治时期著作权法律制度的产生与变迁
一、日本著作权的萌芽
二、日本出版行业的近代化与著作权保护
三、日本《著作权法》的制定
第二节 日本旧《著作权法》对我国清末、民国时期著作权法的影响
一、《大清著作权律》产生的社会背景
二、日本旧《著作权法》对《大清著作权律》的影响
三、北洋政府时期的著作权法
四、1928年《中华民国著作权法》
第三节 日本现代著作权法的制定及对我国的影响
一、日本现代著作权法产生的背景
二、战后至1970年日本国内与著作权法修订相关大事记
三、日本新《著作权法》制定过程中涉及的主要问题
四、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著作权保护的历程
第二章 中日著作权法对数字化技术与网络环境的应对
第一节 数字化技术与网络传输对著作权制度影响和挑战
一、网络环境下侵权行为的特点
二、网络环境下著作权制度面临的课题
第二节 日本著作权法对数字化技术与网络环境的应对
一、数字化技术与网络对日本著作权保护的冲击
二、日本政府应对数字化技术的基本方针
三、日本国内应对数字化技术的探讨与立法
四、日本民间产业团体对网络著作权保护的推动
第三节 我国著作权法律制度对数字化技术与网络环境的应对
一、《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的主要内容
二、《互联网著作权行政保护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的主要内容
三、《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主要内容
四、《著作权法修订草案》(以下简称《草案》)的主要内容(80)
五、《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侵害信息网络传播权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的主要内容(81)
六、《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利用信息网络侵害人身权益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二)》)的主要内容(85)
第三章 信息网络传播权研究
第一节 信息网络传播权的界定
一、国际条约中关于信息网络传播权的界定
二、日本《著作权法》中的信息网络传播权
三、我国著作权法中的信息网络传播权
四、我国2001年著作权法中有关信息网络传播权与向公众传播权规定的不足与解决策略
第二节 网络环境下侵权行为的认定
一、我国著作权法律法规中网络侵权行为的认定
二、日本《著作权法》中网络侵权行为的认定
第三节 网络环境下的侵权责任
一、信息网络传播权侵权责任主体
二、日本《著作权法》中的侵权责任
第四章 网络环境下著作人格权保护制度研究
第一节 人格权的发展及其在著作权法中的地位
一、著作人格权与一般人格权
二、网络环境中侵害著作人格权现状
第二节 日本《著作权法》中的人格权保护
一、作者著作人格权的权利内容
二、表演者的著作人格权
第三节 我国著作权法中人格权的保护
一、我国著作权法中对作者人格权的保护
二、我国著作权法中表演者人格权的保护
三、我国著作权法中人格权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
第五章 网络环境下著作权的权利限制
第一节 权利限制的判断标准
一、《伯尔尼公约》中的规定
二、WCT中的规定
三、《罗马公约》中的规定
四、WPPT中的规定
第二节 日本《著作权法》中权利限制的判断标准与内容
一、对人格权的限制
二、对著作财产权的限制
第三节 我国现行著作权法中的权利限制与不足
一、我国现行著作权法中的规定
二、我国著作权法中对权利限制的完善
第四节 网络环境下权利限制判断标准的变迁
一、谷歌搜索引擎纠纷
二、“模仿嘲讽(parody)”与合理使用
三、博客中的权利限制问题
第六章 著作权法中的商品化权研究
第一节 商品化权概述
一、商品化权的对象
二、日本《著作权法》中的“艺术形象”
三、商品化权保护的国际动向
四、关于商品形象化权保护的其他问题
第二节 表演者商品化权研究
一、表演者的界定
二、表演者形象商品化权保护的完善
第七章 二次使用费制度研究
第一节 二次使用费制度概述
一、设立二次使用费制度的意义
二、国际公约中的二次使用费制度
第二节 日本《著作权法》中的二次使用费制度
第三节 我国著作权法中二次使用费制度的设立
一、我国著作权法中未设立二次使用费制度的原因
二、我国著作权法中二次使用费制度的构建
第八章 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研究
第一节 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概述
一、国外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的发展情况
二、欧洲国家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特点
三、美国和加拿大相关情况
四、集体管理国际组织
第二节 日本的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
一、各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的职能
二、《著作权等管理事业法》的主要内容
第三节 我国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及实施现状
一、我国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设立的重要意义
二、我国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概述
三、著作权集体管理的性质
四、对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活动的监督
五、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的活动客体
六、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的内容
七、建立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的意义
八、现行的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结语
参考文献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中日著作权法比较》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8371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