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夏传才
页数:273页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
ISBN:9787563361687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全面吸纳众家之研究成果,综合评述十三部经典的来龙去脉、旨趣意涵,又不断吸收入新资料,是了解“十三经”的基本入门书。
作者简介
夏传才,1924年生于安徽毫县。40年代的诗人,50年代从事古典文学研究。河北师大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诗经学会会长。主要学术著作有《诗经研究史概要》、《诗经语言艺术》、《思无邪斋诗经论稿》、《论语趣谈》、《诗词入门:格律、作法、鉴赏》、《思无邪斋文抄》、《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名篇今译》(上下篇)、《曹操集注》、《曹丕集校注》等,并主编多种教材和丛书。另有旧体诗集《七十前集》等。
目录
前言
第一讲 经和经学
第一节 什么是“经”
第二节 孔子与六经
第三节 从六经到十三经
第四节 经学研究的对象和范围
第五节 经学主要流派的发展——汉学系各派
第六节 经学主要流派的发展——宋学系各派
第七节 经学主要流派的发展——新汉学系各派
第二讲 《周易》
第一节 《易经》
第二节 《易传》
第三节 《周易》的解说和研究
第三讲 《尚书》
第一节 《尚书》的时代和体例
第二节 今文《尚书》、古文《尚书》和伪古文《尚书》
第三节 《虞书》和《夏书》
第四节 《商书》
第五节 《周书》
第六节 《尚书》的训诂、版本和义理研究
第四讲 《诗经》
第一节 诗三百篇产生的时代和地域
第二节 三百篇的采集、应用和编订
第三节 六义
第四节 三家《诗》、《毛诗》和《毛诗序》
第五节 《颂》——西周的颂歌
第六节 《雅》——贵族的诗篇
第七节 《国风》——民间的歌辞
第八节 《诗经》的语言艺术
第九节 《诗经》的注疏和研究
第五讲 三《礼》
第一节 《周礼》
第二节 《仪礼》
第三节 《礼记》
第六讲 《春秋》三传
第一节 《春秋》经
第二节 《左传》
第三节 《公羊传》
第四节 《谷梁传》
第七讲 《论语》
第一节 孔子和孔门弟子
第二节 今、古文《论语》和注本
第三节 《论语》论仁
第四节 《论语》论礼
第五节 《论语》论中庸
第六节 《论语》论政治
第七节 《论语》论教育
第八节 孔子研究应注意的问题
第八讲 《孝经》
第一节 作者和写作时代及版本
第二节 十八章内容大要
第三节 《孝经》的批判
第九讲 《尔雅》
第一节 作者、成书时代和篇数
第二节 《尔雅》的分类和内容
第三节 《尔雅》的体例和训诂方法
第四节 《尔雅》的价值和使用
第五节 《尔雅》的注疏和“群雅”
第十讲 《孟子》
第一节 孟子其人其书
第二节 孟子的政治思想
第三节 孟子的哲学思想
第四节 孟子的教育思想
第五节 孟子的文艺思想
第六节 《孟子》的注疏和研究
第一讲 经和经学
第一节 什么是“经”
第二节 孔子与六经
第三节 从六经到十三经
第四节 经学研究的对象和范围
第五节 经学主要流派的发展——汉学系各派
第六节 经学主要流派的发展——宋学系各派
第七节 经学主要流派的发展——新汉学系各派
第二讲 《周易》
第一节 《易经》
第二节 《易传》
第三节 《周易》的解说和研究
第三讲 《尚书》
第一节 《尚书》的时代和体例
第二节 今文《尚书》、古文《尚书》和伪古文《尚书》
第三节 《虞书》和《夏书》
第四节 《商书》
第五节 《周书》
第六节 《尚书》的训诂、版本和义理研究
第四讲 《诗经》
第一节 诗三百篇产生的时代和地域
第二节 三百篇的采集、应用和编订
第三节 六义
第四节 三家《诗》、《毛诗》和《毛诗序》
第五节 《颂》——西周的颂歌
第六节 《雅》——贵族的诗篇
第七节 《国风》——民间的歌辞
第八节 《诗经》的语言艺术
第九节 《诗经》的注疏和研究
第五讲 三《礼》
第一节 《周礼》
第二节 《仪礼》
第三节 《礼记》
第六讲 《春秋》三传
第一节 《春秋》经
第二节 《左传》
第三节 《公羊传》
第四节 《谷梁传》
第七讲 《论语》
第一节 孔子和孔门弟子
第二节 今、古文《论语》和注本
第三节 《论语》论仁
第四节 《论语》论礼
第五节 《论语》论中庸
第六节 《论语》论政治
第七节 《论语》论教育
第八节 孔子研究应注意的问题
第八讲 《孝经》
第一节 作者和写作时代及版本
第二节 十八章内容大要
第三节 《孝经》的批判
第九讲 《尔雅》
第一节 作者、成书时代和篇数
第二节 《尔雅》的分类和内容
第三节 《尔雅》的体例和训诂方法
第四节 《尔雅》的价值和使用
第五节 《尔雅》的注疏和“群雅”
第十讲 《孟子》
第一节 孟子其人其书
第二节 孟子的政治思想
第三节 孟子的哲学思想
第四节 孟子的教育思想
第五节 孟子的文艺思想
第六节 《孟子》的注疏和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