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龚勋一
页数:311
出版社:开明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
ISBN:9787513134873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是高尔基自传三部曲,堪称自传文学之典范。 三部作品细腻描绘了主人公阿廖沙从童年到青年痛苦、艰辛的成长历程,道尽了生活的磨难与挣扎,传递了希望与信念的力量,吹响了与命运抗争的号角,给人以强大的感染与振奋。 《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世界经典文学名著名家典译书系》是对这三部曲的汇结。
作者简介
马克西姆·高尔基(1868-1936),俄国著名作家,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奠基人,政治活动家,苏联文学的创始人。他出身贫困,幼年寄居在经营小染坊的外祖父家,十岁便开始独立谋生。他当过学徒和杂工,饱尝人间的苦难,底层社会成了他真正的大学。通过勤奋自学,高尔基于1892年发表处女作《马卡尔·楚德拉》,登上文坛。代表作品有《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海燕》等。
本书特色
《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包括高尔基著名的三部曲自传体小说——《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作者通过对自己童年、少年和青年时代生活和命运的描写,展现了俄国十月革命前一位进步青年的成长历程。
主人公阿廖沙(高尔基的小名)在父亲去世后,来到外祖父家,并在那里度过了自己的童年。随着母亲的去世、外祖父家道的中落,阿廖沙不得不走向人间,靠做学徒、给人家打工过活。正是在这段时间,阿廖沙接触了书籍,并从此沉浸在书的世界里。读书开阔了阿廖沙的眼界,怀着对理想的追求,阿廖沙只身来到喀山求学,在俄国革命的暗流涌动和一群进步人士的熏陶下,他的思想境界得到了提升,开始从最初的自发反抗黑暗社会的阶段,走向自觉反抗黑暗社会的阶段。阿廖沙这一世界经典文学形象,长久地、永不泯灭地留在人们心中,并始终激励着人们为美好的明天而奋斗。
目录
第一章 前往尼日尼
第二章 严厉的外祖父
第三章 “小茨冈”之死
第四章 失火
第五章 分家后的日子
第六章 不平静的生活
第七章 外祖母的上帝和外祖父的上帝
第八章 房客们
第九章 母亲回来了
第十章 我的父亲
第十一章 母亲再婚
第十二章 走向人间
第二部 在人间
第一章 到鞋店当学徒
第二章 回到外祖母家
第三章 在姨祖母家
第四章 船上的生活
第五章 回家
第六章 裁缝的妻子
第七章 走进书的世界
第八章 美丽的夫人
第九章 司炉雅科夫
第十章 在圣像作坊做学徒
第十一章 我的新工作
第十二章 走向大学
第三部 我的大学
第一章 来到喀山
第二章 杂货铺老板
第三章 思想的碰撞
第四章 当面包师傅
第五章 到乡下去
节选
《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世界经典文学名著名家典译书系》: 几个穿着黑衣服的乡下人和一个警察站在门口朝屋里望了望。那个警察气呼呼地喊道:“快点收拾!” 母亲吃力地站了起来,可没站稳,又仰面倒了下去。她双目紧闭,面孔铁青,像父亲那样龇着牙,用可怕的声音说:“快关上门,阿廖沙,滚出去!” 外祖母连忙把我推开,跑到门口喊道:“亲爱的街坊们,不要害怕,不要管她,看在基督的分上,请你们走开吧!这不是霍乱症,是生孩子。好人们,行行好吧!” 我跑到黑暗的角落里,躲在一个大箱子后面。从那里,我看到母亲在地上打着滚,痛苦地呻吟着,牙齿咬得格格地响。外祖母赶紧跑上前去稳住母亲,在她身边爬来爬去,不停地用一种喜悦的腔调安慰说:“愿圣母保佑!瓦里娅,你要挺住啊!” 她们在地上折腾了好半天,母亲有好几次坐起来又倒下了,外祖母则在旁边七手八脚地忙个不停。 突然,在黑暗中,我听见一个孩子的哭声! “噢,谢天谢地,是男孩!”外祖母开心地说。 说罢,外祖母点燃了蜡烛。我可能是在墙角睡着了,后来的事我什么也不记得了。 留在我印象中的第二个场景,是阴雨天,荒凉的公墓的一个角落。我站在滑溜溜的黏土小丘上,看着父亲的棺材被放进一个墓穴里。墓穴底部全是水,还有几只青蛙,其中有两只青蛙已爬到了棺材盖上。 在墓穴旁边,有我、外祖母、一个警察和一个手拿铁锹的乡下人。潮湿的雨点像细碎的玻璃珠子,不停地洒在大家身上。 “埋吧,埋吧!”警察下着命令。 外祖母痛哭起来,用头巾的一角捂着脸。乡下人立刻挥舞起铁锹,往坑里填土。土打在坑中的水里,发出“扑哧扑哧”的声音。趴在棺材盖上的青蛙急忙跳下来,开始往穴壁上爬,但土块马上就把它们打落到墓穴底部去了。 “走吧,阿廖沙!”外祖母走过来把手搭在我的肩膀上说。我扭动一下身子,摆脱了她的手。我不想走。 外祖母没有坚持,也默默地站在那儿,直到坟填平了,她还站在那儿一动不动。 过了一会儿,刮起了大风。外祖母牵起我的手,领着我穿过竖立着许许多多十字架的坟场,向远处的一座教堂走去。 “你为什么不哭?”当我们走出坟场的围墙时,外祖母问我。 “我不想哭。” “噢,不想哭那就不哭好了!”外祖母轻声对我说。 我很少哭,即使哭,也不是因为疼痛,而是由于受了委屈。而且每次哭的时候,父亲总是嘲笑我,母亲更是大声斥责我,所以我更加不愿意哭了。 后来,我们乘坐一辆小马车行驶在宽阔而泥泞的街道上,街道两旁都是深红色的房屋。我问外祖母:“那些青蛙能爬出来吗?” “爬不出来了,”外祖母回答,“愿上帝保佑它们!” 不论是父亲还是母亲,都没有像外祖母这样亲热、频繁地念叨着上帝,仿佛上帝是她的亲戚。 几天以后,外祖母、母亲和我一起上了一艘轮船。在船上,我那个刚生下没多久的弟弟死了。他身上包着白布,外面缠着红色的带子,静静地躺在船舱里的一张桌子上。 我坐在一堆包袱上,从小小的窗户向外望,外面泛着泡沫的浊水向后退着,溅起来的水花不时地打在窗户上,吓得我跳了起来。 “噢,别怕!”外祖母边说边用双手轻轻地把我抱了起来,然后又把我放回包袱上。 河面上升起潮湿的大雾,灰蒙蒙的。远方偶尔呈现出黑黝黝的土地,不一会儿又消失在浓雾和河水里了。 周围的一切都在颤动,唯有母亲纹丝不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