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杨育彬著
页数:432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
ISBN:9787030550125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杨育彬曾任河南省文物局副局长,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又是全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考古学课规划组(学科评审组)成员,中国考古学会理事,中国殷商文化学会理事,国家文物局田野考古领队培训班考核委员,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被评为文化部优秀专家,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政府津贴。主持或参加过郑州商城、侯马晋都新田、新郑郑韩故城、三门峡战国及汉唐墓地、平顶山周代应国墓地、焦作府城村商代城址等多项大型遗址的考古发掘工作。出版学术专著25部,发表考古报告、论文和其他专业文章200余篇。多次获得国家和省级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入选20世纪中国知名考古学家名录。本书是他对自己考古生涯的回顾和总结。
作者简介
杨育彬,1961年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毕业。曾任河南省文物局副局长,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又是全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考古学科规划组(学科评审组)成员,中国考古学会理事,中国殷商文化学会理事,国家文物局田野考古领队培训班考核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被评为全国文物博物馆系统先进个人,文化部优秀专家,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政府津贴。主持或参加过郑州商城、侯马晋都新田、新郑郑韩故城、上蔡宋代雕砖壁画墓、三门峡战国及汉唐墓地、平顶山周代应国墓地、焦作府城村商代城址、黄河小浪底水库区等多项大型遗址的考古发掘工作。出版学术专著20余部,发表考古报告、论文和其他专业文章200余篇。曾获得国家优秀图书奖和多项省级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入选20世纪中国知名考古学家名录。其长篇学术成就传文收录在《20世纪中国知名科学家学术成就概览·考古学卷》一书中。
本书特色
杨育彬曾任河南省文物局副局长,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又是全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考古学课规划组(学科评审组)成员,中国考古学会理事,中国殷商文化学会理事,国家文物局田野考古领队培训班考核委员,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被评为文化部优秀专家,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政府津贴。主持或参加过郑州商城、侯马晋都新田、新郑郑韩故城、三门峡战国及汉唐墓地、平顶山周代应国墓地、焦作府城村商代城址等多项大型遗址的考古发掘工作。出版学术专著25部,发表考古报告、论文和其他专业文章200余篇。多次获得国家和省级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入选20世纪中国知名考古学家名录。本书是他对自己考古生涯的回顾和总结。
目录
岁月忆 最忆是童年
大迁徙
临汝上小学
古都汴梁散记
开封解放之后
一纸小学毕业证书
中学铺就人生路
“十一”和“六一”
学习片断
抗美援朝运动
生活拾零
悠悠师生情
走进高中校门
丰富的课外活动
殷殷高考梦
未名湖畔学考古
初到燕园
国庆游行
学习钩沉
“反右派”斗争
“大跃进”年代
多彩的考古实习
科研编书
生活摭拾
毕业前的记忆
回顾历史 传承经典
步入社会
全省碑刻调查
初进偃师和荥阳
侯马考古大会战
郑韩故城探秘
踏遍青山人未老
考古三门峡
清理上蔡宋墓
渑池仰韶村“朝圣”
“文化大革命”点滴
郑州商城60年
探索夏文化的里程碑
角色的转换
历史的轮回
夏商文化学术研讨会
晋文化学术研讨会
参加夏商周断代工程随想录
古代文明起源学术研讨会
几度喜相逢
参加中外文化和学术交流片断
与三位海外学者的交往
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的考古发掘
考古探寻之一——消失的古应国
考古探寻之二——商周雍邑觅踪
河南出土陶瓷展在香港
参加海峡两岸古玉学会议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和基金项目评审的回忆
参加中国考古学会的活动
参加河南省文物考古学会的活动
笔者的第一部学术专著——《郑州商城初探》
笔者在岗时获奖的学术专著
满目青山夕照明
退休之后的日子
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20世纪河南十项重大考古发现暨十项重要考古发现
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
全国最具中华文明意义的百项考古大发现
令人敬畏的黄帝文化
《郑州大河村·序》及其他
退休之后的几部学术专著
《20世纪中国知名科学家学术成就概览·考古学卷》出版前后
杨育彬学术成就传文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道德讲堂”第一讲
再回首——从河南文物工作队到河南文物考古研究院
杨育彬发表论著细目
杨育彬学术活动年表
附录
高兴看世界 欢乐万里行
杨育彬其他活动照片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