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生命浸润课程体系的实践与研究-下

封面

作者:徐向东

页数:419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

ISBN:9787303228973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书稿结合北京师范大学亚太实验学校近十年在学校课程体系构建方面的实践与研究,系统梳理学校课程体系设置,探寻符合学校办学理念、育人目标、学生核心素养的课程开发策略和原则,提出了”生命浸润”课程体系构建及推进的思路与方法。下册包括:5.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学校课程;6.活动课程、衔接课程和国际课程;7.课程资源建设、多学科融合、主题实践活动和校园文化;8.课程管理和评价、教师成果和学生成果。本成果是北京师范大学亚太实验学校建校二十五周年课程研究成果,也是北京市课程自主创新“遨游计划”项目试验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研究和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徐向东,北京师范大学亚太实验学校书记、校长,北京市德育先进工作者,北京市优秀教师;曾获北京市第三届、第四届基础教育成果奖,西城区基础教育成果特等奖;曾参与主编北师大版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教科书《语文》,出版《中小学课堂教学策略指导》《语文阅读多水平资源》《小学数学能力拓展》《美丽的生命》《快乐成长》等多部著作。从教近三十年,努力践行“让教育成为生命关怀的事业,让学校成为学生自主成长的乐园”的教育理想,构建“生命浸润”课程体系,确立了“教育浸润生命,为幸福与高尚的人生奠基”的办学理念。

本书特色

书稿结合北京师范大学亚太实验学校近十年在学校课程体系构建方面的实践与研究,系统梳理学校课程体系设置,探寻符合学校办学理念、育人目标、学生核心素养的课程开发策略和原则,提出了”生命浸润”课程体系构建及推进的思路与方法。下册包括:5.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学校课程;6.活动课程、衔接课程和国际课程;7.课程资源建设、多学科融合、主题实践活动和校园文化;8.课程管理和评价、教师成果和学生成果。本成果是北京师范大学亚太实验学校建校二十五周年课程研究成果,也是北京市课程自主创新“遨游计划”项目试验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研究和参考价值。

目录

第二篇 学校特色课程的设计与实践
第五章 九年一贯的学校特色衔接课程建设
第一节 发挥九年一贯办学优势,促进小初一体协同发展
第二节 学校小初衔接课程的建设与开发
第三节 学校幼小衔接课程的建设与落实
第六章 学校生命教育家校协作特色课程建设
第一节 中小学生命教育家校协作方式的研究
第二节 生命教育家校协作实施的方式和实例
第七章 学校兴趣活动课程建设
第一节 学校兴趣活动课程体系
第二节 学校兴趣活动课程的管理
第八章 学校国际课程体系的设计与实施
第一节 学校九年一贯的国际课程选修体系建设
第二节 学校九年一贯的国际课程选修实施计划

第三篇 学校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第九章 中小学多点分散式图书馆资源建设与学科群教学融合的
实践与思考
第十章 学校特色课程选修班的实践探索
第一节 学校遨游项目班
第二节 学校金帆合唱课程选修班
第三节 学校幼小衔接特色课程班
第十一章 学校特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应用
第一节 青青陌上养生桑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
第二节 蚕桑文化多学科融合实践课程的开展
第十二章 学校校园文化及其隐性课程资源建设
第一节 做扎根的教育,以“树文化”浸润生命
第二节 视觉传达:以校园为载体,对环境美育的综合探索

第四篇 学校课程建设的管理与成效
第十三章 学校课程建设和课堂实践的管理与规划
第一节 学校课堂教学标准与规则
第二节 学校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制度
第三节 学校课程建设三年发展规划(2017-2019年)
第十四章 学校课程建设的特色、成果和效果
第一节 学校课程建设的特色及成果
第二节 学校课程建设的效果
第十五章 学校课程建设的教师成果
第一节 课程标准下语文素养的培养与课程资源的开发
第二节 重视学习评价促进有效学习
第三节 培养好习惯优化作业设计为“乐学”续航
第四节 数学课程注重渗透与培育数学素养
第五节 小组积分制助力良好行为习惯与学习习惯的养成
第六节 美术课程建设中课内外资源整合的实践探索
第十六章 学校课程建设的学生成果
第一节 学生成果之文学创作
第二节 学生成果之剧本编演
第三节 学生成果之科学探究
第四节 学牛成果之课程故事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生命浸润课程体系的实践与研究-下》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8344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