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中国行政区划通史:十六国北朝卷

封面

作者:周振鹤主编;牟发松,毋有江,魏俊杰著

页数:2册(17,13,1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

ISBN:9787309129687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周振鹤主编:《中国行政区划通史》(精装十三卷、十八册)

国家 “十二五”规划重点图书 国家出版基金项目
中国最部大型行政区划变迁通史
穷尽史料 精心考证 规模宏大 体系完备
全书简介

本书研究自先秦至民国时期的中国行政区划变迁史。这一研究不仅是传统的关于历时政区沿革的考证(纵向),而且对同一年代各政区并存的面貌作出复原(横向),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相关的复原以详细至逐年为尺度。全书在总论外,分为十三卷,依次是先秦卷、秦汉卷、三国两晋南朝卷、十六国北朝卷、隋代卷、唐代卷、五代十国卷、宋西夏卷、辽金卷、元代卷、明代卷、清代卷及中华民国卷。
在掌握传世与出土历史文献的基础上,本书充分吸收前人的研究成果,力求最可能地反映历史真实。全书以重建政区变迁序列、复原政区变迁面貌为主要内容,而由于历史时期中国行政区划的变化很大,在正式政区以外又有准政区的形式存在,加之政区层级、幅员及边界在不同时期的变迁程度不一,因此各卷又独立成书,其考证过程和编写结构有各自的侧重点。
本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最部学术意义上的行政区划变迁通史。各卷作者在相关领域有长期的学术积累,全书的写作也倾注了十余年之功,希望能成为中国行政区划变迁史研究的重要参考著作。

本书特色

十六国北朝卷
牟发松 毋有江 魏俊杰 著 
  本卷从社会政治进程与政区演变关系的角度切入,依据相关正史、别史、地理总志、文集、墓志、考古发掘成果等资料,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对十六国北朝行政区划的演变过程进行了详尽考证和系统重建。内容既包括诸政治实体州郡县的设置与变动历程,也包括领民酋长、护军、军镇、行台等带有特殊政治意涵的政区置废情况,展示了这些特殊政区与州郡县制度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
全卷共分三编,在考证政区设置过程的基础上,对其变化趋势及特点亦做出归纳总结。
上编以淝水之战(383年)为界分前后两个时段,对十六国时期诸政治实体的疆域变动,行政区划的设置、分布及其沿革情况进行系统阐述,从行政区划演变的角度展示了十六国时期社会政治进程的图景。
中编为北魏疆域与行政区划的演变与设置,以北魏末年为基准考证了州郡县政区的沿革,反映了北魏与十六国、北朝这两个时代在政区设置上承前启后的历史关联。十六国北朝卷
牟发松
毋有江 魏俊杰 著 本卷从社会政治进程与政区演变关系的角度切入,依据相关正史、别史、地理总志、文集、墓志、考古发掘成果等资料,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对十六国北朝行政区划的演变过程进行了详尽考证和系统重建。内容既包括诸政治实体州郡县的设置与变动历程,也包括领民酋长、护军、军镇、行台等带有特殊政治意涵的政区置废情况,展示了这些特殊政区与州郡县制度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
全卷共分三编,在考证政区设置过程的基础上,对其变化趋势及特点亦做出归纳总结。
上编以淝水之战(383年)为界分前后两个时段,对十六国时期诸政治实体的疆域变动,行政区划的设置、分布及其沿革情况进行系统阐述,从行政区划演变的角度展示了十六国时期社会政治进程的图景。
中编为北魏疆域与行政区划的演变与设置,以北魏末年为基准考证了州郡县政区的沿革,反映了北魏与十六国、北朝这两个时代在政区设置上承前启后的历史关联。
下编叙述东魏北齐、西魏北周的疆域变动,行政区划的设置、分布及其沿革,以《魏书•地形志》和《隋书•地理志》为参照,对东魏北齐、西魏北周的州郡县置废情况予以详尽考证。
附编对十六国诸政治实体治下的领民酋长、护军、军镇,以及北朝时期的特殊行政建置——行台,做了详细的研究,从另一个侧面表达了本卷作者对这一时期行政区划演变过程的理解与把握。
本卷附有多幅图表,以更直观地展示十六国、北朝政区设置的概貌,以及政区演变的特点与变化趋势。

目录

十六国北朝诸政治实体兴衰示意图表

导论

上编 十六国行政区划

绪言

第一章 淝水之战前(304—383)十六国诸政权的疆域与

政区演变(上)

第一节 汉赵

第二节 后赵(附段国、冉魏)

第三节 成汉(附谯蜀)

第二章 淝水之战前(304—383)十六国诸政权的疆域与

政区演变(下)

第一节 前凉

第二节 前燕

第三节 前秦

第三章 淝水之战后(383—439)十六国诸政权的疆域与

政区演变(上)

第一节 后燕(附西燕、翟魏)

第二节 南燕

第三节 北燕

第四章 淝水之战后(383—439)十六国诸政权的疆域与

政区演变(中)

第一节 后秦

第二节 西秦

第三节 夏(附仇池)

第五章 淝水之战后(383—439)十六国诸政权的疆域与

政区演变(下)

第一节 后凉

第二节 南凉

第三节 西凉

第四节 北凉

中编 北魏行政区划

绪言

第一章 北魏疆域与政区演变的基本脉络

第一节 道武帝时期(396—409)疆域演变与政区设置概况

第二节 明元帝时期(409—423)疆域演变与政区设置概况

第三节 太武帝时期(424—452)疆域演变与政区设置概况

第四节 文成帝时期(452—465)疆域演变与政区设置概况

第五节 献文帝时期(466—471)疆域演变与政区设置概况

第六节 孝文帝迁洛以前(471—493)疆域演变与政区设置概况

第七节 孝文帝迁洛以后(493—499)疆域演变与政区设置概况

第八节 宣武帝时期(500—515)疆域演变与政区设置概况

第九节 北魏末年(516—534)疆域演变与政区设置概况

第二章 恒州(北魏前期的司州)及相关州领郡沿革

第一节 恒州(北魏前期的司州)州郡县沿革

第二节 云、朔、燕、蔚、显诸州领属郡县

第三章 并、肆、汾、唐(晋)、建、南汾诸州领郡沿革

第一节 并州领郡沿革

第四章 河北诸州领郡沿革

第五章 河南诸州领郡沿革

第六章 关西诸州领郡沿革

下编 东魏北齐、西魏北周行政区划

附编 十六国北朝特殊政区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中国行政区划通史:十六国北朝卷》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8310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