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冯斌
页数:191页
出版社: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
ISBN:9787562540403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以聚煤理论为指导, 以构造-岩浆控煤研究为核心, 以区域构造与煤田构造研究相结合, 力图查明构造-岩浆活动对煤层赋存状况的影响, 探讨聚煤期后构造-岩浆活动对煤田、煤系、煤层、煤岩、煤厚、瓦斯的影响和改造作用。
目录
1 绪论
1.1 永夏煤田概况
1.1.1 永夏煤田范围
1.1.2 自然地理概况
1.2 勘查研究现状
1.3 开发利用现状
1.3.1 矿权设置
1.3.2 矿山勘查开发利用现状
1.4 技术路线与方法
1.1 永夏煤田概况
1.1.1 永夏煤田范围
1.1.2 自然地理概况
1.2 勘查研究现状
1.3 开发利用现状
1.3.1 矿权设置
1.3.2 矿山勘查开发利用现状
1.4 技术路线与方法
2 地层
2.1 新太古界(Ar3)
2.2 下古生界(Pz1)
2.2.1 寒武系(∈)
2.2.2 奥陶系(O)
2.3 上古生界(Pz2)
2.3.1 上石炭统(C2)
2.3.2 二叠系(P)
2.3.3 煤系地层的沉积环境演化
2.4 中生界、新生界(Mz、Cz)
2.4.1 中生界(Mz)
2.4.2 新生界(Cz)
3 构造-岩浆岩特征
3.1 区域地质背景
3.1.1 区域构造演化特征
3.1.2 区域重、磁特征
3.1.3 区域构造单元划分
3.1.4 区域构造特征
3.2 永夏煤田构造特征
3.2.1 褶皱构造
3.2.2 断裂构造
3.2.3 二维地震对断裂构造的制约
3.3 岩浆岩
3.3.1 岩石特征
3.3.2 岩浆岩地球化学特征示踪
3.3.3 岩浆岩二维地震识别
4 煤层
4.1 含煤性
4.1.1 二煤组
4.1.2 三煤组
4.2 可采煤层
4.2.1 二2煤层
4.2.2 三2煤层
4.2.3 三3煤层
4.2.4 三4煤层
4.2.5 其他煤层
4.2.6 五2煤层
4.3 煤岩层对比
4.3.1 煤层对比
4.3.2 含煤地层对比
5 煤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