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赵鑫铖著
页数:201
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
ISBN:9787514185317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拓展一般增长模型,引入自然资源变量,使度量自然资源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变为可能。借鉴Romer(2001)的增长阻力(growth drag)分析框架,本研究设定一个参照经济——自然资源与劳动力以相同的速度增长。与现实经济中自然资源一般小于劳动力增长速度的情况比照,模型定义了自然资源对经济增长制约程度的度量指标——增长阻力。运用中国1978—2009年的数据,本研究讨论了自然资源对中国经济的增长阻力及各省经济的增长阻力。
作者简介
赵鑫铖(1982-),男,白族,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经济学博士,主要从事宏观经济运行与经济增长研究。近年来在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27篇,主持罔家社会科学基金、云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日、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课题8项。2013年入选云南大学第四批“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
本书特色
本书拓展一般增长模型,引入自然资源变量,使度量自然资源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变为可能。借鉴Romer(2001)的增长阻力(growth drag)分析框架,本研究设定一个参照经济——自然资源与劳动力以相同的速度增长。与现实经济中自然资源一般小于劳动力增长速度的情况比照,模型定义了自然资源对经济增长制约程度的度量指标——增长阻力。运用中国1978—2009年的数据,本研究讨论了自然资源对中国经济的增长阻力及各省经济的增长阻力。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二、选题的研究意义
第二节 概念界定及研究目标
一、概念界定
二、研究目标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一、基本思路和方法
二、研究内容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第一节 自然资源对经济增长制约作用的理论分析
一、自然资源与经济增长理论
二、国内关于是否自然资源约束的研究
三、自然资源约束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模型构建
第二节 自然资源对经济增长制约的实证研究
一、自然资源对经济增长阻力的界定
二、增长阻力测算模型及结果比较
三、文献评价
四、总结
第三章 自然资源在经济增长中作用的理论演进
第一节 自然资源对经济增长作用的理论演进
一、从马尔萨斯到罗马俱乐部
二、李嘉图模型
三、自然资源约束与现代经济增长理论
第二节 马尔萨斯模型
一、基本模型
二、稳态分析
三、技术进步对稳态的影响
四、马尔萨斯的人口控制论
五、马尔萨斯模型的局限性
第三节 李嘉图一马尔萨斯模型
一、生产者行为
二、消费者行为
三、人口和资源的动态
四、人口与资源的动态模拟及其参数的校准
第四章 自然资源对经济增长阻力的理论框架.
第一节 增长的限制I:含稀缺自然资源的索洛模型(CD生产函数)
一、模型假设
二、平衡增长路径的存在性
三、自然资源对经济增长的制约作用
四、增长阻力的定义及度量
第二节 增长的限制Ⅱ:含稀缺自然资源的索洛模型(CES生产函数)
一、模型假设
二、生产函数的对数线性化处理
三、增长阻力的度量
第三节 增长的限制Ⅲ:含多种稀缺自然资源的索洛模型
一、模型假设
二、经济增长平衡路径
三、增长阻力的定义及度量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自然资源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
第一节 中国的自然资源概况
一、我国土地资源现状
二、我国水资源现状
三、我国能源现状
第二节 自然资源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
一、关于经济增长核算理论研究的遗漏
二、扩展的增长核算理论
三、实证模型的设定和数据来源
四、各要素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分析
五、结论及启示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自然资源对中国经济增长的阻力分析
第一节 自然资源对中国经济增长的阻力分析
一、引言
二、实证模型设定及数据
三、实证分析
四、结果分析
五、基于自然资源约束的中国经济增长前景预测
第二节 能源对中国经济及三次产业的增长阻力分析
一、引言
二、文献回顾
三、模型构建
四、实证分析
五、能源对中国及三次产业的增长阻力分析
六、结论及政策建议
第七章 自然资源对区域经济的增长阻力分析
第一节 能源对中国东部、中部、西部经济增长阻力的对比研究
一、引言
二、理论模型——能源的引入
三、实证分析
四、能源对东部、中部、西部的经济增长阻力分析
五、结论
第二节 能源对中国省份经济增长阻力的分析
一、引言
二、模型及数据来源
三、实证分析
四、结论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及建议
第一节 本书的主要结论
一、自然资源对我国经济增长有较大的贡献
二、自然资源对中国经济的增长阻力分析
三、能源的增长阻力在地区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
四、能源的增长阻力在三次产业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
五、自然资源的增长阻力产生的原因
第二节 政策建议
一、大力促进技术进步
二、自然资源的产权制度创新
三、产业结构调整
四、提高资本利用效率
五、建立健全自然资源高效利用机制
六、建立并完善国家战略资源能源储备体系
第三节 研究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二、选题的研究意义
第二节 概念界定及研究目标
一、概念界定
二、研究目标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一、基本思路和方法
二、研究内容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第一节 自然资源对经济增长制约作用的理论分析
一、自然资源与经济增长理论
二、国内关于是否自然资源约束的研究
三、自然资源约束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模型构建
第二节 自然资源对经济增长制约的实证研究
一、自然资源对经济增长阻力的界定
二、增长阻力测算模型及结果比较
三、文献评价
四、总结
第三章 自然资源在经济增长中作用的理论演进
第一节 自然资源对经济增长作用的理论演进
一、从马尔萨斯到罗马俱乐部
二、李嘉图模型
三、自然资源约束与现代经济增长理论
第二节 马尔萨斯模型
一、基本模型
二、稳态分析
三、技术进步对稳态的影响
四、马尔萨斯的人口控制论
五、马尔萨斯模型的局限性
第三节 李嘉图一马尔萨斯模型
一、生产者行为
二、消费者行为
三、人口和资源的动态
四、人口与资源的动态模拟及其参数的校准
第四章 自然资源对经济增长阻力的理论框架.
第一节 增长的限制I:含稀缺自然资源的索洛模型(CD生产函数)
一、模型假设
二、平衡增长路径的存在性
三、自然资源对经济增长的制约作用
四、增长阻力的定义及度量
第二节 增长的限制Ⅱ:含稀缺自然资源的索洛模型(CES生产函数)
一、模型假设
二、生产函数的对数线性化处理
三、增长阻力的度量
第三节 增长的限制Ⅲ:含多种稀缺自然资源的索洛模型
一、模型假设
二、经济增长平衡路径
三、增长阻力的定义及度量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自然资源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
第一节 中国的自然资源概况
一、我国土地资源现状
二、我国水资源现状
三、我国能源现状
第二节 自然资源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
一、关于经济增长核算理论研究的遗漏
二、扩展的增长核算理论
三、实证模型的设定和数据来源
四、各要素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分析
五、结论及启示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自然资源对中国经济增长的阻力分析
第一节 自然资源对中国经济增长的阻力分析
一、引言
二、实证模型设定及数据
三、实证分析
四、结果分析
五、基于自然资源约束的中国经济增长前景预测
第二节 能源对中国经济及三次产业的增长阻力分析
一、引言
二、文献回顾
三、模型构建
四、实证分析
五、能源对中国及三次产业的增长阻力分析
六、结论及政策建议
第七章 自然资源对区域经济的增长阻力分析
第一节 能源对中国东部、中部、西部经济增长阻力的对比研究
一、引言
二、理论模型——能源的引入
三、实证分析
四、能源对东部、中部、西部的经济增长阻力分析
五、结论
第二节 能源对中国省份经济增长阻力的分析
一、引言
二、模型及数据来源
三、实证分析
四、结论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及建议
第一节 本书的主要结论
一、自然资源对我国经济增长有较大的贡献
二、自然资源对中国经济的增长阻力分析
三、能源的增长阻力在地区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
四、能源的增长阻力在三次产业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
五、自然资源的增长阻力产生的原因
第二节 政策建议
一、大力促进技术进步
二、自然资源的产权制度创新
三、产业结构调整
四、提高资本利用效率
五、建立健全自然资源高效利用机制
六、建立并完善国家战略资源能源储备体系
第三节 研究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